我們與歷史共存亡
一樓獻與為歷史作出貢獻的人們,獻與為人類通信事業(yè)嘔心瀝血的C友~~
--------------------------------最好的與最壞的創(chuàng)造了歷史,平庸之輩則繁衍了種族-----------------------
11月5日是陽歷一年中的第309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56天。
大事記:
1605年——英國天主教教徒蓋伊·?怂沟热藴蕚湔ǖ粲鴩鴷髲B的「火藥陰謀」被發(fā)現(xiàn)。
1688年——荷蘭執(zhí)政威廉率領軍隊登陸英國,起兵反對他的岳父、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光榮革命爆發(fā)。
1838年——中美洲聯(lián)邦解體,洪都拉斯宣布獨立。
1872年——美國女權主義者蘇珊·安東尼帶領婦女參加總統(tǒng)選舉的投票,事后因為婦女沒有選舉權而被捕。
1908年——保加利亞獨立。
1924年——中華民國直系軍閥馮玉祥將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驅逐出皇宮紫禁城。
1940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第三度當選美國總統(tǒng),成為唯一任期超過兩屆的美國總統(tǒng)。
1948年——太原戰(zhàn)役開始。
1954年——中國治淮的主要工程佛子嶺水庫竣工。
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宣告成立。
1976年——和諧式客機飛抵香港啟德機場。
1979年——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宣布美國是「大撒但」。
1991年——超級臺風吹襲菲律賓。
1993年——香港屯門新市鎮(zhèn)在臺風艾拉吹襲過后出現(xiàn)嚴重水侵,食水中斷供應。
2007年——中國嫦娥一號人造衛(wèi)星進入環(huán)月軌道,成為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wèi)星。
出生:
1854年——保羅·薩巴捷,法國化學家,19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逝于1941年)
1895年——鄒韜奮,中國記者、政治家。 (逝于1944年)
1904年——傅抱石,中國畫家。 (逝于1965年)
1913年——費雯·麗,英國演員。 (逝于1967年)
1935年——柏葛,前英國平地賽騎師。
1941年——富野由悠季,日本動畫監(jiān)督。
1941年——Art Garfunkel,美國男歌手。
1948年——威廉·丹尼爾·菲利普斯,美國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63年——讓-皮埃爾·帕潘,法國前足球運動員。
1971年——梁漢文,香港演員及歌手。
1974年——柏素,克羅地亞前足球運動員。
1980年——梅斯達,德國足球運動員。
1982年——韓智敏,大韓民國女演員。
1985年——田中圣,日本歌手、演員。
1985年——可嵐,香港女歌手。
1985年——JR,臺灣主持人、歌手、演員。
1986年——BoA,韓國女歌手。
逝世:
1879年——麥克斯韋,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生于1831年)
1909年——張之洞,晚清政治人物。 (生于1837年)
1916年——顯克微支,波蘭作家,獲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 (生于1846年)
1930年——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蘭化學家,病理學家,獲192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生于1858年)
2000年——胡繩,中國哲學家、歷史學家
2006年——陳定南,臺灣政治人物,前法務部長、立法委員。 (生于1943年)
2007年──尼爾斯·利德霍爾姆,瑞典足球運動員及教練。
2007年——林山田,臺灣刑法學者。
擴展 閱 讀
FutherReading
1905年11月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殘暴屠殺猶太人
[attach]110265[/attach]
俄國反猶太暴行的數(shù)千名受害者中的一小部分
1905年11月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結束長達一年之久的反對他的統(tǒng)治的抗議活動,曾發(fā)表宣言答應擴大他的臣民的政治權利。可是時隔幾天,卻又發(fā)生了以反對猶太人為主要目標的新的暴力行為,1000多名猶太人在俄國的敖德薩被打死。這次屠殺是反對軍官和政府官員們煽動農民干的。因為他們認為去年的抗議浪潮得到了猶太人的支持。美國猶太人領袖呼吁對劫余的猶太人進行援助,他們已經籌集起7萬美元。
1906年11月5日法國開辦第一家生產飛機的工廠
1906年11月,加布里埃爾和查爾斯-沃森兄弟宣布法國開辦第一家生產飛機的工廠。他們報告說他們裝有50馬力、8缸發(fā)動機的雙翼飛機試飛成功。據沃森兄弟說這次飛行證明這一新型工業(yè)企業(yè)成功的可能性。
建在法國的比蘭考特的沃森兄弟飛機制造廠生產力量十分單薄。確切地說,只有2名工人。一名原是造船工人,另一名是桌椅匠。他們專心致志地幫助兄弟倆造雙翼飛機。沃森兄弟正在把他們的飛機賣給其他廠主,這些工廠加以修改以達到他們各自的要求。
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
[attach]110266[/attach]
京政變后,北京政府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件,1924年11月5日將溥儀趕出皇宮
1924年11月5日下午4時,大清帝國最后一位皇帝愛新覺羅- 溥儀離開了紫禁城,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平民。
11月3日,國民軍將原故宮景山之守衛(wèi)部隊繳械,調北苑聽候改編,引起清室極大惶恐,便暗中與外界聯(lián)系,以謀對策。鹿鐘麟知悉此事,立即報與馮玉祥、黃郛,并指出:驅逐溥儀,須從速進行,否則遲恐生變。黃郛乃連夜召開緊急閣議,將優(yōu)待清室條件加以修改并討論通過,同時籌組清室善后委員會,以處理溥儀出宮后的一切事宜。
修改后的清室優(yōu)待條件是:
“今大清皇帝欲貫徹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違反民國之各種規(guī)章制度仍存于今日,特將清室優(yōu)待條件修正如左:
一、大清宣統(tǒng)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與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權利。
二、自本條件修改后,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家用五十萬元,并特支出二百萬元開辦北京貧民工廠,盡先收容旗籍貧民。
三、清室按照原優(yōu)待條件,即日移出禁宮,以后得自由選擇居住,但民國政府仍負保護責任。
四、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wèi)兵妥為保護。
五、其一切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為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當歸民國政府所有。”
緊急閣議將清室優(yōu)待條件修改通過后,即決定由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鐘麟、警察總監(jiān)張壁,會同社會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宮執(zhí)行。5日晨,鹿、張、李會商執(zhí)行步驟。張說:“這是一件大事,需要帶多少軍警?”鹿答:“軍警各二十名就夠了。”計議即定,先將故宮外軍警布置妥當,并將電話線割斷后,即率軍警各20名入神武門。每通過一門,就分置軍警監(jiān)視其值崗衛(wèi)兵,不許走動。鹿、張、李徑趨溥儀住所。值清室正開“御前”會議,由內務府大臣紹英出迎,鹿等即出示國務院通過的修改優(yōu)待條件,并告知來意,請其轉達溥儀立即遷出宮外。紹英雖驚慌失措,仍故意鎮(zhèn)靜,并指李煜瀛說:“你不是故相李鴻藻的公子嗎?何忍出此?”李笑而不答。又指鹿鐘麟說:“你不是故相鹿傳霖的一家嗎?為什么這樣逼迫我們?”鹿“你要知道,我們來此執(zhí)行國務院的命令,是為了民國,同時也是為了清室,如果不是我們,那就休想這樣從容了!苯B英又說:“我大清入關以來,寬宏為政,沒有對不起百姓的事,況優(yōu)待條件尚在,怎么能夠這樣辦呢? ”鹿說:“你這是替清室說話。可是,滿清入關以后的‘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老百姓是永遠忘不了的。況且張勛復辟,顛覆民國,優(yōu)待條件早為肖室所毀棄。當時全國軍民一致要求嚴懲復辟禍首,到現(xiàn)在還是一個懸案。最近攝政內閣成立,各方又紛紛提出懲辦復辟禍首的要求,群情憤激,就要直接采取不利于清室的行動,現(xiàn)在宮內外已布滿軍敬,其勢洶洶,就要動手,如果不是我們勸阻他們稍停片刻,現(xiàn)在就出了亂子了!
紹英不得已,乃人告溥儀,但往返數(shù)次,仍希有所轉圜。鹿見事不能速決,遂大聲對隨從人員說:“告訴外邊,事情還在商量,先不是開炮放火,再延長20分鐘!变邇x聞言大驚,立即答應出宮。隨即交出印璽,收拾私物,在鹿、李、張的監(jiān)視保護下,一同離開紫禁城,到后海甘水橋舊醇王府邸居住。宮中太監(jiān)及宮女均任其自由遷出宮外,散于民間。從今日起,大清皇帝不再存在了。
清皇室搬出故宮后,故宮文物的保護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其后幾日,曾有數(shù)輛大駝車在故宮門前裝運箱匣,嚴密,人們猜測箱中藏有珍寶。
[attach]110267[/attach]
被逐出紫禁城的溥儀逃往天津,與日本軍方來往密切。溥儀
(左2)、婉容(左1)、日本駐天津軍司令官小泉六一(右2)合影
[attach]110268[/attach]
鹿鐘麟(左2)進宮與清室代表紹英、寶熙等交涉,限令20分鐘之
內溥儀在《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件》上簽字,并交出玉璽,退出宮禁
1930年11月5日蔣介石對蘇區(qū)發(fā)動第一次“圍剿”
[attach]110269[/attach]
正在向中央蘇區(qū)發(fā)動第一次軍事“圍剿”的國民黨軍隊
1930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萬兵力,以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為總司令,師長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采取 “分進合擊,長驅直入”的作戰(zhàn)方針,向中央蘇區(qū)進行第一次“ 圍剿”。11月1日,毛澤東、朱德簽發(fā)了紅軍第一方面軍命令,規(guī)定:紅三軍團為中路軍于5日渡江;紅一軍團的第四、第十二軍為右路軍于6日渡江;第三軍為左路軍,在贛江西岸擾敵,與第二十軍及中路軍取得聯(lián)系,牽制敵人進攻吉安;第二十軍在吉水、永豐、新淦一帶工作;總部擬于5日在峽江城渡河,位置于峽江城對岸通新淦之大道旁,以后則隨紅三軍團行動。紅一方面軍約4萬人,主力轉移到贛江以東的新注、吉水、永豐、樂安、宜黃、崇仁等地。5日,國軍向袁水流域推進,繼向贛江東岸逼進,尋求紅軍主力決戰(zhàn),26日,紅軍主力全部退到東固、南壟、龍岡地區(qū)。不日,又秘密轉移到黃陂、小布地區(qū),隱蔽待機。
[attach]110270[/attach]
被紅軍俘虜?shù)膰顸h軍隊第18師師長張輝瓚
1986年11月5日我國第一臺核子秤研制成功
1986年11月初,黑龍江省科學院技術物理研究所在國內研制成功的核子稱量系統(tǒng)(簡稱核子秤),新近通過了鑒定。核子秤是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它是采用核技術原理,加上現(xiàn)代微型計算機控制而制成的一種對各種型式輸送機上固體散狀物料進行連續(xù)動態(tài)稱重的設備,可廣泛用于工礦、糧食、港口等部門。
1987年11月5日南非當局釋放著名黑人領袖姆貝基
1987年11月5,南非司法部長庫切宣布,南非當局當天釋放了被監(jiān)禁達23年之久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領導人戈萬-姆貝基和其他4名政治犯。
現(xiàn)年77歲的姆貝基是于1964年在約翰內斯堡附近被警察逮捕的。姆貝基同仍被關在監(jiān)獄里的納爾遜-曼德拉和華爾特-西蘇魯一樣是南非著名的黑人領袖。
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5日在盧薩卡發(fā)表聲明說,姆貝基的獲釋是南非人民長期艱苦斗爭的一件大事,是南非和國際社會民主力量的勝利。
美國國務院當天說,美國歡迎南非無條件釋放一位南非黑人領導人和4位其他黑人政治犯的決定。
國務院發(fā)言人雷德曼將南非當局此舉稱作是“一個積極的舉動”。他指出:“這一行動僅限于5人,而包括納爾遜-曼德拉在內的更多的人仍在監(jiān)禁之中。”
他呼吁所有各方利用這一時機,創(chuàng)造一種導致南非政治問題和平解決的對話氣氛。
1993年11月5日我國第一臺586微機誕生
1993年11月初,最先推出國內第一臺486微機的聯(lián)想集團,舉的聯(lián)想集團第16屆技術交流演示會,會上,又推出我國第一臺586微機。這標志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微機技術領先的國家。
586微機是目時世界上最高性能的微機,1993年6月首臺問世。聯(lián)想586微機與386、486微機完全兼容,但功能比486提高了3倍左右,可以與工作站或超小型機相比。
1994年11月5日美核聚變功率首次突破千萬瓦
1994年11月5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利用“托克馬克”核聚變試驗反應堆一次運行產生1070萬瓦功率,打破了同一反應堆這年5月30日創(chuàng)造的920萬瓦受控核聚變反應功率世界紀錄。
該實驗室主任羅納德-戴維森稱,在1秒鐘時間內,由氘和氚等離子體混合燃料產生的瞬間功率首次突破1000萬瓦大關,標志著核聚變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本帖最后由 仔良 于 2009-11-5 06:2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