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BSC 移動通信論壇
搜索
登錄注冊
網絡優(yōu)化工程師招聘專欄 4G/LTE通信工程師最新職位列表 通信實習生/應屆生招聘職位

  • 閱讀:1266
  • 回復:0
避免VCD式傾覆:國產手機機會在哪里?
mao_mao
論壇副管
鎵嬫満鍙風爜宸查獙璇? style=


 發(fā)短消息    關注Ta 

C友·鐵桿勛章   管理·勤奮勛章   C友·進步勛章   管理·優(yōu)秀勛章   C友·貢獻勛章   “灌水之王”   紀念勛章·七周年   管理·標兵勛章   活動·積極勛章   財富勛章·財運連連   財富勛章·大富豪   財富勛章·小財主   專家·終級勛章   財富勛章·神秘富豪   C友·登錄達人   紀念勛章·五周年   財富勛章·富可敵國   財富勛章·財神   財富勛章·富甲一方   財富勛章·鉆石王老五   活動·第二屆通信技術杯   紀念勛章·六周年   活動·攝影達人   紀念勛章·八周年   紀念勛章·九周年   紀念勛章·十周年   C友·技術大神  
積分 428896
帖子 85070
威望 5390306 個
禮品券 5423 個
專家指數 3546
注冊 2009-4-24
專業(yè)方向  移動通信
回答問題數 0
回答被采納數 0
回答采納率 0%
 
發(fā)表于 2015-10-09 16:14:40  只看樓主 
2015年10月09日14:29中國信息產業(yè)網 我有話說(20人參與) 收藏本文

  蔡恩澤
  時下,國產手機的狀況像是一堆美麗的泡沫。全球手機出貨量十強企業(yè),七成是中國廠商。2014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達18.9億部,中國共計生產手機16億部,占全球產量的85%。國產手機看似市場龐大,但手機利潤的真正“食肉者”為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國產手機只是這場饕餮盛宴的“陪客”。
  美麗的泡沫
  一度,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的風頭蓋過蘋果、三星,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說法。而造手機又似乎成了中國企業(yè)的標配,在手機光環(huán)的誘惑之下,互聯(lián)網企業(yè)紛紛由“軟”變“硬”,跨界造手機。許多制造企業(yè)也涉足手機制造,特別是一些明星企業(yè),生怕不造手機而掉了身價。比如格力造手機,如今看來更多是想證明董大姐無所不能,是與小米雷軍對賭翻臉后的負氣之舉。不但明星企業(yè)搶著做手機,娛樂界明星也來湊熱鬧,崔健的“藍色骨頭”、韓庚的“庚Phone”、汪峰的“100怒放”、芙蓉姐姐的“青橙N1”,你方唱罷我登場,每一款手機后面都有一位明星的面孔。
  眼下,手機制造的門檻日益降低,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山寨智能手機風生水起就是印證。在中國,只要沒有過于高端的核心技術,手機廠商都能有神通像變魔術一樣造出來。
  門檻較低之外,手機更新?lián)Q代的頻率很高,超前抓住時機賭一把,也并非無利可圖。根據市場預測,2018年全球將有65億手機用戶,其中高達70%的增量將來自新興市場,中國是個龐大的新興市場,消費者對手機這個智能終端的需求量遠未飽和,這無疑是三教九流涉足手機產業(yè)的誘惑力。
  不過,商業(yè)行為的終極目標是利潤,這么多國產手機粉墨登場,最終有多少利潤呢?且看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奪得了全球智能手機92%的利潤,比去年的65%增長了27個百分點。三星盡管被市場唱衰,但畢竟還是手機江湖老二,盈利仍占行業(yè)總利潤的15%。屈指一算,全球除蘋果、三星之外數以千計的手機廠商分剩下的一點利潤,中國國產手機能獲得多少真金白銀呢?
  平心而論,國產手機與三星等國外品牌在工藝方面并無多少差距,但國產手機整體品牌形象處于低端,價格賣不上去。長期以來,國產手機又是沿襲家電的競爭老路,動輒打起驚心動魄的價格戰(zhàn)。眼下智能手機價格被拉低至499元、399元,雖然消費者正中下懷,得漁翁之利,但企業(yè)利潤薄如刀片,日子很不好過。
  值得關注的是,國產手機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操作系統(tǒng),也就是沒有核心競爭力,實質上都是代工廠。雖說貼上自己的標簽,但相當一部分利潤要奉獻給三大操作系統(tǒng)iOS、Android、WP的東家蘋果、谷歌、微軟以及其他專利大鱷,自己所剩無幾。
  歷史是一面鏡子
  這讓人不禁想起當年VCD從繁華走向沒落的悲哀。當年影碟機一問世,其豐厚的利潤便引得眾多企業(yè)垂涎欲滴。1999年,由于市場過度膨脹,全國一下子冒出上千個VCD生產廠家,產能嚴重過剩,又被國外DVD產品擠壓,導致影碟機市場迅速萎縮,好多影碟機廠家還未生產就已準備“后事”,最后連愛多這樣的央視廣告標王也被逐出影碟機市場,生產第一臺影碟機的國內廠家萬燕公司則因沒有及時申請專利而最終淹沒于同行業(yè)的激烈競爭中。
  歷史是一面鏡子。今天的國產手機與當年的VCD何其相似,只不過才出現(xiàn)危機端倪,應當警醒。
  當下,國產手機面臨三道障礙:
  首先是專利缺失,國產手機大部分無專利,需要向專利大亨繳納“買路錢”,一不小心就會吃專利官司。如小米近年來專利官司纏身,印度或許是除中國外小米最重要的市場,但是競爭對手憑借專利大棒阻遏其搶灘印度市場,向印度法院狀告小米侵犯其8項專利。在2014年12月11日的裁決中,德里高等法院判決在印度市場禁售小米手機,要求印度海關停止小米各類設備的進口工作。沒有屬于自己的專利,再輝煌,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其次是入口誤區(qū),智能手機是承載互聯(lián)網入口的平臺,搶占入口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造手機的主要動機,有了智能手機這塊地盤,互聯(lián)網企業(yè)就可以把自己的網址放到瀏覽器首頁,把自己的App放到桌面首屏,讓消費者一打開手機,第一時間就看到手機廠商想讓消費者看到的東西。所以互聯(lián)網企業(yè)賣手機競相降價,先將手機賣出去,有的甚至白送一部手機,然后再從手機入口中細水長流地賺取利潤。但是,搶占入口,就意味著要先燒錢才能奪得用戶,企業(yè)為了減少制造成本,偷工減料在所難免,致使用戶體驗認知度差,入口競爭導致手機品牌信譽度下降,陷入了誤區(qū)。
  最后是生態(tài)失衡,智能手機構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手機制造商、軟件開發(fā)商、內容提供商、網絡運營商、渠道銷售商、后臺維護商,哪一路神仙都不能偷懶,否則生態(tài)就會失衡。手機只是提供一個平臺,生態(tài)體系的構建,不能一家吃獨食,要靠大家共贏。而國產手機市場恰恰是一個大雜燴,各懷心思,有的只是湊湊熱鬧,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并無大局觀念,因而整個生態(tài)也就趨向失衡。有識之士認為,進入生態(tài)時代,智能手機單純拼硬件、拼配置會遇到瓶頸,只有打通手機的整個價值鏈,與價值鏈的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構建一個平衡的生態(tài)體系才有未來。
  還有機會
  現(xiàn)在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波紅利已經終結,占得先機的行業(yè)先鋒“跑馬圈地”也已鳴金收兵,華為、中興、小米、魅族等品牌防線早已構筑好。下一步如何延續(xù)輝煌?對眾多手機制造商而言,如何彎道超車,奮起直追,也是一個問題。國產手機還能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
  機會就在避免同質化競爭中。同質化的競爭嚴重威脅國產手機的生存,大同小異的配置,沒有個性化亮點,也沒有特殊的消費區(qū)間,大伙綁在一塊就這么耗著,這肯定行不通。國產手機必須彰顯特別魅力,與眾不同,物有所值,才能俘獲一定消費群體的芳心,占據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機會也在技術創(chuàng)新中。國產手機應學華為,2014年華為投入研發(fā)的資金高達408億元,占當年總收入的14.2%。目前華為已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8825件,甚至包括蘋果公司也要向華為交納專利授權費,極大地鞏固了華為的實力地位,也為中國技術爭得了機會。
  機會還在注重用戶體驗中。要根據市場需求,設計出符合用戶需求的手機,如造型好看、輕薄、手感好、速度快、功耗低、使用流暢、安全性高。要解決用戶的使用痛點,比如功能過剩、待機時間短的問題,若能在電池上有重大突破,也許可以一招鮮吃遍天。
  當下,國產手機所處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和技術積淀遠優(yōu)于當年的VCD,完全有機會避免VCD式的傾覆。是末日的輝煌,還是新生的燦爛?現(xiàn)在就看國產手機業(yè)界自己的努力了。
  版權所有 人民郵電報社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對本帖內容的看法? 我要點評

     
    [充值威望,立即自動到帳] [VIP貴賓權限+威望套餐] 另有大量優(yōu)惠贈送活動,請光臨充值中心
    充值擁有大量的威望和最高的下載權限,下載站內資料無憂

    快速回復主題    
    標題
    內容
     上傳資料請點左側【添加附件】

    當前時區(qū) GMT+8, 現(xiàn)在時間是 2025-02-02 20:35:53
    渝ICP備11001752號  Copyright @ 2006-2016 mscbsc.com  本站統(tǒng)一服務郵箱:mscbsc@163.com

    Processed in 0.5659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聯(lián)系我們 - 移動通信網 - 移動通信論壇 - 通信招聘網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