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寶亮 北京報道
“電信詐騙”路徑調查
信息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政府應對社會發(fā)展新問題的能力必須跟上,然而從近幾年電信詐騙案件的不斷發(fā)酵可以看出,監(jiān)管的應變和解決缺位已久。不管是銀行端還是電信企業(yè),從目前本報記者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各個部門各自為政,沒有統(tǒng)一的可以協(xié)調管理的部門,也缺乏一定的機制。而在最高的立法層面上,目前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規(guī)范十分零散,而且規(guī)范所處的效力位階普遍較低。立法進程緩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該法牽涉的影響面太廣,涉及到太多利益的博弈。如果不及時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可能會對電商平臺、互聯(lián)網及大數(shù)據產業(yè)長遠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
導讀
通過400電話實施的詐騙主要針對信用卡,詐騙分子可以清楚地報出受害人的卡號、身份證信息,均以“提升信用卡額度”進行詐騙。而詐騙短信詐騙則以“密碼認證”、“積分兌換”等名義詐騙儲蓄卡。
“徐玉玉事件”依然在督促著監(jiān)管機構加強對于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9月12日,央行聯(lián)合工信部、公安部、工商總局、銀監(jiān)會、網信辦發(fā)布《關于開展聯(lián)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信息專項行動的通知》,開展聯(lián)合整治非法買賣銀行卡信息專項行動。
根據央行公布數(shù)據,截至2015年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fā)卡量達到54.42億張,交易金額669.82萬億元;銀行卡欺詐率為1.99BP(每萬元中發(fā)生的欺詐金額占比),欺詐損失率為0.13BP。以此計算,我國2015年銀行卡欺詐金額總計1392.6億元,銀行卡欺詐損失率余額87億元。
相對而言,全球銀行卡欺詐率為7.76BP,歐美地區(qū)則高達14.19BP,中國銀行卡安全高于國際水準。不過,多位安全行業(yè)專家告訴記者:“中國消費者受到的損失,可能遠高于國外。在美國,銀行業(yè)的法律監(jiān)管、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出現(xiàn)詐騙造成用戶損失的,幾乎一律是銀行賠付損失!
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規(guī)定,消費者發(fā)現(xiàn)盜刷之后,如果盜刷之后的2日內報告銀行,消費者最多承擔50美元損失,2個工作日之后報告,消費者最多承擔500美元損失。大部分情況下,銀行對判定為盜刷的交易實施全額賠付。但在國內,盜刷受害者獲得銀行賠付的可能性較低。
國內知名第三方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統(tǒng)計,2013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一年時間內,聚投訴平臺上累計接到銀行卡盜刷投訴2070件,785件獲得解決,解決率37.9%。其中,2016年1月至7月,累計盜刷投訴1131件,342件獲得解決,解決率30.2%。
需要指出,四大行中,僅建設銀行解決率超過平均值,達到35.71%,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投訴解決率分別為27.91%、27.45%、30%。其中,工商銀行累計投訴量971件,占總投訴量46.9%。
記者統(tǒng)計分析聚投訴平臺上2016年6月至今210條工商銀行盜刷投訴的案例,發(fā)現(xiàn)所有的盜刷可以分為三類不同的渠道,每類渠道,都已經形成成熟的盜刷體系。
改號軟件詐騙難防
相似度最高的,是一類4006695588電話、95588短信詐騙。
通過400電話實施的詐騙主要針對信用卡,詐騙分子可以清楚地報出受害人的卡號、身份證信息,均以“提升信用卡額度”進行詐騙!拔疑衔鐒倓偢ば95588電話溝通過提升額度的事,下午就接到了400電話”,曹先生、姚先生的受害經歷驚人的一致,“而且,詐騙電話的操作流程跟工行幾乎一致,我一點懷疑都沒有。”按照通話提示中,在手機案件上輸入密碼、驗證碼之后,信用卡隨即被盜刷。
而95588短信詐騙則以“密碼認證”、“積分兌換”等名義進行詐騙。消費者手機將95588默認為工商銀行發(fā)來的短信,并且與其他工行短信整理在一個欄目中,但詐騙短信中帶有95588guo.cc、95588syw.cc、95588ey.cc、icbcxss.com、icbcrdd.com等詐騙鏈接,在受害人點擊鏈接輸入信息之后,銀行卡被盜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接觸的受害者均被開通工行e支付,然后通過迅付科技旗下的環(huán)迅支付,在一個名為動心數(shù)碼港的游戲商城消費,購買手機充值卡。
動心數(shù)碼港是湖南桐星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網站,后者注冊于2013年7月。與網易、完美等主流游戲商城不同,動心數(shù)碼港雖然名為游戲商城,但主營業(yè)務是銷售手機充值卡卡密。
動心數(shù)碼港官網顯示,首頁導航欄推薦的三大類產品中,游戲卡密、蘋果手游產品的銷量均為0,而話費充值一欄,銷量最高的移動100元充值卡,銷量已經達到48.1萬,一周前,該銷量為47萬。此外,聯(lián)通、電信的50、100元充值卡均已達到10萬銷量。
需要指出,此類卡密售價高于面值5%,100元充值卡售價為105元、50面值售價52.5。而同樣的產品在淘寶、運營商商城售價均低于或等于面值。不過,運營商商城需要實名認證登錄,而淘寶商城每次限購一張。相對而言,動心數(shù)碼港,更符合盜刷者“便捷”、“大量交易”的訴求,而且,手機充值卡有倒賣、給QQ充值、購物等多種變現(xiàn)方式。
“只有盜刷的人,才來這里買充值卡”,來自山東的劉先生在8月21日被盜刷4935元,詐騙分子通過環(huán)迅支付在該商城一次購買了47張105元的充值卡。
2016年6月至今,聚投訴平臺上此類被盜刷用戶共計28名,被盜刷金額超過37萬,更多的用戶被盜刷了多個4937.5元,“一次購買95張52.5元的充值卡”。一個在2014年2月創(chuàng)建成立的、扳倒某騙子的QQ群,目前已經匯集了164名受害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tǒng)計動心數(shù)碼港上所有銷售的充值卡,其金額已經超過1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此類盜刷案例并不局限于動心數(shù)碼港。桐星元旗下還注冊有名為“眾游網”的游戲商城,湖南安華創(chuàng)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731ka、湖南省快游通網絡游戲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直游商城、迅游網,此4個網站與動心數(shù)碼港運營模式雷同,且均在聚投訴平臺上被投訴盜刷,環(huán)迅支付、聯(lián)動優(yōu)勢、快錢支付為其提供支付通道。三家公司均注冊在湖南長沙,并不確定其是否存在關聯(lián)關系。
目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尚未接觸到此類盜刷獲得賠付的案例。
理財、保險金融機構游獵
雖然同為盜刷,但另一類盜刷渠道的受害者基本都獲得了賠付。
210個工行盜刷投訴中,有88位受害者財產經由中國銀聯(lián)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下稱“廣東銀聯(lián)”)轉移,中國銀聯(lián)廣東分公司與工行的對公賬戶也因為大量出現(xiàn)在盜刷案例中被視為“騙子賬戶”。
88個案例中,有30多筆交易系經由廣東銀聯(lián)轉移到中金金融、興業(yè)銀行旗下錢大掌柜、平安保險、上海諾亞金、合眾人壽、安徽天成等金融機構。被盜刷金額從幾十元至數(shù)萬元不等,而且,轉賬過程中,接近50%的用戶均未收到短信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種方式被盜刷的消費者,經投訴后均獲得賠付。
來自云南麗江的吳先生不久前被盜刷3.6萬元,其資金由廣東銀聯(lián)轉移至平安保險,目前已經退回賬戶。
吳先生告訴記者:“我也是被騙了,陌陌首頁上有一個貸款廣告,這個廣告是詐騙的!弊稍冑J款公司之后,吳先生按照要求在工行存款36000元,并打印流水證明截圖發(fā)送給對方。
“然后我們就電話溝通業(yè)務,其間對方說‘有個業(yè)務驗證碼,發(fā)給我核對一下’,我當時并沒有懷疑!痹趻鞌嚯娫挕案杏X不對”之后,吳先生咨詢工行,發(fā)現(xiàn)3.6萬元已經被轉走。在隨后的報警、投訴、查詢交易明細的過程中,吳先生通過資金流向找到平安保險!暗桨脖kU說我在他們那里沒有保險業(yè)務,后來在聚投訴平臺投訴之后,平安保險又幫我核實了信息,查詢到我的資金在平安人壽的客戶儲備金之中,已經凍結。后來就退回給我!蹦壳,吳先生仍不明白“為什么錢到了平安人壽的賬戶中”。
同樣被陌陌首頁貸款廣告詐騙的還有沈陽的楊女士,后者被詐騙、轉走2.4萬元。記者就此類大量投訴咨詢廣東銀聯(lián),目前尚未得到后者回復。
神秘力量盜刷
同時,涉及銀聯(lián)的另外50多個盜刷投訴,均已得到賠付。記者從投訴材料中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最終資金流向多種多樣,包括在iTunes、華為商城、攜程、京東、YY商城、轉賬等多類業(yè)務,甚至很多受害人因為與銀行、公安部門、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涉時間過長始終未能獲得詳細的交易清單,無法查詢資金最終流向。
而令人詫異的是,受害人均表示“從未泄露過密碼、驗證碼信息”,甚至“從未開通過網銀、沒有辦過網購、沒綁定過第三方支付的工資卡”也會遭遇盜刷。
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盜刷均屬此類情形。
除了銀聯(lián)之外,支付寶、京東旗下網銀在線、微信財付通、中國電信翼支付、蘇寧易付寶、易寶支付等數(shù)十個第三方支付平臺均被盜刷者作為洗錢通道,然后在京東商城、游戲商城、攜程網、同程網、蘋果iTunes等平臺購買游戲點卡、游戲道具等大量虛擬產品。
甚至,多位受害者的銀行卡被綁定了十多個第三方平臺。兩位受害人表示:“即便已經向第三方支付要求凍結銀行卡、在銀行掛失之后,仍然發(fā)現(xiàn)有盜刷繼續(xù)發(fā)生!
無法判斷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盜刷,但第三方平臺責任明顯。
2016年8月22日,江蘇省公安廳通報了一起“第三方支付平臺為詐騙團伙洗錢案”,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38名,連帶破案3519起,摧毀用于結算的“第四方”支付平臺3個,打掉為詐騙團伙非法提供接口并幫助處理投訴的第三方支付公司1個,查明非法接口32個,涉案金額2042.9萬元。不過第三方支付公司名字并未披露。
此前,公安部于8月11日宣布將18家“漏洞屢屢被犯罪團伙用于轉移贓款、套現(xiàn)獲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列為重點監(jiān)管和整改對象。而18家公司的名字目前尚未曝光。
(編輯: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