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初,有幸第一時間體驗了精靈4,主動避障功能印象深刻。在之后的7個月時間里,但凡有朋友咨詢無人機購買方面的問題,得到的答案都只有一個。
對于這類問題總有何不食肉糜的味道,就像身為一枚偽果粉總是建議身邊人購買64GB的iPhone(現在是128GB了)。套用一句老司機的話:“加錢上卡宴啊!”。
加錢上卡宴
不過從9月28日大疆發(fā)布緊湊型無人機Mavic Pro開始,這條一步到位的購買建議終于才顯得不那么牽強。所以在國內發(fā)布會那天,我們說:《大疆Mavic Pro:可能是首款一言不合就下單的無人機》。
Mavic試飛直播回顧請看:《國內首次無人機“雙飛”》
Mavic折疊形態(tài):只有一瓶礦泉水
Mavic折疊后的尺寸僅有83*83*198mm,大概就是一瓶礦泉水的體積。這其中3830毫安時的智能電池就已經占據了不少空間,所以供大疆結構工程師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十分有限。
與iPhone 7大小比較
根據大疆官網的透視圖來看,飛控主板基本集中在電池倉下方。相比精靈4四面主板的內部構造,Mavic的集成度明顯更高難度也更大。再加上折疊旋翼需要走線,以及GPS天線、圖傳信號天線等射頻電路部分,這里只想為大將結構工程師點個贊。
不過緊湊機身同時也帶來散熱方面的煩惱,在Mavic底部大疆采用了柵欄結構的一體化鎂合金散熱底殼,飛行一段時間后實測溫度大概在30度左右。
底部散熱柵欄結構
旋翼方面Mavic的設計也很巧妙,前臂采用與機身平行的橫向折疊方式,后臂則是縱向的旋轉收納。槳葉本身也可以分成兩段同方向歸置,底部支架也被集成在了機臂中,真是一點空間也不浪費。
FlightAutonomy: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Mavic實現避障以及精準懸停都要依靠FlightAutonomy,五目視覺+GPS+超聲波這些傳感器共同構成了Mavic的感知系統(tǒng)。在精確感知到外部環(huán)境之后,大疆工程師還要讓Mavic去實時構建三維空間。
Mavic傳感器矩陣
包括智能跟隨等功能也是需要在開啟避障的條件下使用,這其實就是依靠主攝像頭實現的視覺跟隨技術。有了這個功能你可以排出專業(yè)飛手都很難把控的跟隨畫面。
在飛控IMU方面,Mavic采用了和精靈4一樣的獨立懸掛以及傳感器冗余,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值得信賴。
三軸云臺相機:濃縮了也還是精華
對于消費級無人機來說,航拍可能是最能凸顯產品優(yōu)勢的功能,對于航拍了說增穩(wěn)云臺就顯得異常重要。因為無人機在飛行中,除了大的飛行顛簸之外,高度電機所帶來高頻震動對于拍攝來說是致命的。老司機都知道果凍紋是怎么回事吧,所以增穩(wěn)云臺幾乎可以說是無人機鏡頭必備配置。
可能是體積最小的無人機三軸云臺
通常形態(tài)的無人機云臺都是懸掛在機身之外的,但是對于Mavic來說如果這樣做顯然不符合產品邏輯。大疆結構工程師在機身頭部為云臺相機留出了“一大塊空間”,Mavic所搭載的三軸云臺是目前尺寸最小的無人機機械云臺。
值得一提的是,這枚云臺的Roll軸還可以90度旋轉,拍出垂直畫面。相機采用精靈4同級別1/2.3英寸感光元件,支持4K@30fps、1080P@96fps視頻拍攝,1200萬像素、8秒長曝光照片。
其實對于航拍來說,無人機+三軸云臺就好比一架可以在空中隨意移動的“三腳架”。從上帝視角拍攝,有了能夠隨身攜帶的Maivc,這也許會成為你外出旅行的新樂趣。
飛行性能 :像是穿了蟻人戰(zhàn)服
根據大疆的官方數據,Mavic最大飛行時間可達27分鐘,運動模式下最大速度可達18米每秒。這一成績幾乎跟精靈4一樣,但卻是在一個礦泉水瓶的體積內完成的。
這就好像漫威電影《蟻人》中的戰(zhàn)服一樣,體積縮小了但是能量依舊。
Ant-man suit
在新浪數碼的實際試飛體驗中,Mavic的表現可以用靈動來描述。無論是推桿加速還是放桿剎車,Mavic都展現出足夠的靈敏度。不過在抗風能力方面沒有精靈4那么穩(wěn),畢竟槳葉長度與機身結構還是為折疊做了犧牲。
OcuSync高清圖傳:直播不止7公里
Mavic的圖傳可達7公里,但是老實說新浪數碼并不敢飛出視線距離那么遠(這個距離基本上有去無回)。厲害的是在此基礎上,大疆還做到了1080P分辨率的高清圖傳。不過這只是在近距離無干擾的情況下,遠距離的話還是會切換到720P。
7公里基本有去無回
在大疆的一部官方宣傳片中,兩名火山研究院用Mavic向遠在千里之外的小學生直播了某座火山的活動畫面。相比傳統(tǒng)教育幻燈片或是視頻資料的形式,直播帶給孩子們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是無可比擬的。
所以從無人機直播的維度看,Mavic的圖傳可能遠不止7公里的距離。
總結:無人機以人為本
如果說之前的精靈4還有體積空間上的顧慮,那么Mavic幾乎“沒有弱點”。我們一直在討論下一波消費電子產品的熱潮在哪兒?現在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給出了一個看上去更為靠譜的答案。
無敵的便攜性
從精靈4到Mavic,無人機完成了類似“從單反到微單”的進步。但是套用“科技以人為本”這句老話,如何發(fā)掘無人機的潛能還是要靠愛好者們的想象力。這也是Mavic以及其他無人機的存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