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各大國產(chǎn)廠商進一步的高歌猛進, 2016年的智能手機市場雖然依舊受到同質化困擾,卻依舊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上漲勢頭,根據(j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表明,今年我國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了5.60億部,同比增長8%;其中國產(chǎn)手機品牌出貨量達到了4.98億部,占據(jù)整體出貨量的88.9%;2016年在中國市場上市新機型總量達到了1446款,國產(chǎn)品牌占據(jù)95.5%,達到1381款。
這些新產(chǎn)品相較以往,在尺寸、做工、規(guī)格和功能上都有了顯著進步,他們繼續(xù)壓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本就剩余不多的發(fā)展空間。那么在已經(jīng)來到的2017年,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趨勢又會在哪里,新機型又將迎來怎么樣的變化?
漲價是大勢所趨 性價比玩法不再
在2017年元旦,魅族悄悄調整了魅藍Note5在官網(wǎng)的售價,3GB RAM+ 16GB ROM和3GB RAM +32GB ROM版本提價100元。但其實,偷偷漲價的可不僅僅是魅族,2016年不少品牌在系列產(chǎn)品的上市之初,就抬高了售價。

以華為為例,P9的國內售價為2988元,但上一代P8定價僅為2888元起;與電信合作推出的麥芒5則比上代上漲了300元;一直悶聲發(fā)財?shù)腛PPO所推出的OPPO R9系列起始售價為2799元,但去年同期的R7僅為2499元;而一直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5也將發(fā)燒級配置的價格訂到了2699元,紅米Pro更是史無前例的來到了主線產(chǎn)品的價格區(qū)間。

可別以為這只是廠商漲價的個例,在IDC的統(tǒng)計中,中國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從2013年的207美元上漲至257美元,這其中并非是用戶的購買結構發(fā)生調整,而是手機均價有了明顯的上漲。而這背后,不僅有中國手機市場由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從而導致資本流入減少的因素,更與人民幣貶值導致上游物料成本飛漲有關。
供應鏈吃緊、物料上漲、渠道變窄、斗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jīng)不再適合談論性價比,飛速上漲的成本難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這無疑也將成為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的趨勢。

小屏化探索停滯 AMOLED大勢所趨
雖然蘋果在2016年3月推出iPhone SE企圖探索小尺寸市場,諸如ZUK Z2這樣的設備也仍然在推出小尺寸設備,但多年來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已經(jīng)有了大幅度的增長,5.2-5.5英寸產(chǎn)品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主流,人類的雙手和雙眼習慣于這樣的變化,各類5.0英寸以下的設備紛紛遭遇了銷量滑鐵盧。事實上業(yè)界普遍認為,大多數(shù)用戶一旦習慣了大尺寸顯示屏,就很難再回到更小尺寸。

于是乎因為前車之鑒,在2017年,市場無疑會停滯對于小屏幕智能手機的投入。并且隨著屏占比的進一步提升和曲面屏幕的運用,廠商們或許還將繼續(xù)向上探索屏幕尺寸,舉個例子來說,三星Galaxy Note7配備了一塊5.7英寸顯示屏,但得益于雙曲面屏幕,它的整機寬度僅為73.9mm,遠低于配備5.5英寸顯示屏的iPhone 7 Plus。
在2016年底推出的vivo Xplay6和17年初推出的榮耀Magic上,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這樣的趨勢,無疑會有越來越多的高端產(chǎn)品會借鑒這一點。

而在屏幕材質方面,IPS與AMOLED之爭也將走向終章,除了自產(chǎn)面板的LG和結果未知的iPhone外(下一代iPhone可能也會啟用OLED屏幕),幾乎其余廠商都清一色會在高端產(chǎn)品上采用AMOLED材質,與其說AMOLED鮮艷的觀感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倒不如市場已經(jīng)喚醒用戶對于廣色域屏幕的需求。不過這并不意味著LCD屏幕會走向滅亡,畢竟IPS為首的LCD屏幕所剩下良品率的優(yōu)勢,能夠服務更多成本有限的千元產(chǎn)品。

同樣會有所升級的還有屏幕分辨率,如果說礙于性能和耗電的考量,QHD分辨率在2015年得到了啟蒙,2016年逐步普及,那么在智能手機硬件進一步提升的2017年,QHD分辨率將真正占據(jù)主流,甚至在2500-3000級別的產(chǎn)品中,我們也將看到它的身影。而出于對VR的需求,4K分辨率將會成為旗艦手機們新一輪追求的目標。

在2016年,不管是Android還是iPhone,依舊展現(xiàn)出對于金屬機身的喜愛,唯有三星依舊在旗艦中采用雙面玻璃組合。但在2017年,這種趨勢或許將會發(fā)生改變,諸如小米Mix、小米Note2以及榮耀Magic已經(jīng)開始借鑒雙面玻璃面板的設計,有消息稱下一代iPhone或許也將回歸雙面玻璃,無疑一體化金屬外殼已經(jīng)成了昨日黃花,雙面玻璃又將重回高端市場的懷抱。

拋棄小像素 高像素大畫幅是雙攝像頭外的另一個趨勢
2016年智能手機的拍照有兩大趨勢,其一是拋棄以往瘋狂追求像素的做法,以低像素換取更大的單像素感光面積;其二是采用雙攝像頭,引入了背景虛化等新的玩法。而在2017年,廠商無疑將會進一步將這亮點發(fā)揚光大。

首先,廠商或不再以1200w像素作為基準,進一步提升的感光元件尺寸在保證進光量的同時,將會帶來新一輪的像素提升,比如,三星就很有可能將會在Galaxy S8中啟用全新1/1.7英寸感光元件,它將在同等進光量下帶來2400w像素。而索尼也將進一步下放2000w像素以上的感光元件,今年我們又將在中端看到的像素的比拼。
其次,上游廠商也將帶來更多廉價雙攝像頭方案,比如在CES上,華為就帶來了榮耀6x,這是一款定位千元級別的雙攝像頭產(chǎn)品。在新的一年里,這樣技術的下探無疑更會明顯,不僅僅是千元機,未來在百元機上,我們也將看到雙攝像頭的蹤影。除此之外,前置攝像頭也絕不僅僅會停留在后置面板上,vivo X9的前置雙攝僅僅是個開始,可以預見,在2017年中,OPPO、華為、美圖手機都將推出類似前置雙攝像頭產(chǎn)品,美顏和閃光燈不再是這類手機的標配,前置雙攝像頭才是。

性能繼續(xù)過剩?But who care about that?
高通驍龍835已經(jīng)在CES2017嶄露頭角,三星也帶來了Exynos 8895的具體信息,華為更是早在去年年底就先人一步帶來了麒麟960處理器,這些處理器無疑將會在2017年繼續(xù)為中高端手機帶去卓越的運算速率、功耗表現(xiàn)、圖性能力以及網(wǎng)絡連接速度。是的,沒有錯,2017年的智能手機性能不出意外會繼續(xù)過剩,但相信沒有人介意自己的手機越來越強。

考慮到當前OPPO與vivo已經(jīng)在主流產(chǎn)品中啟用了6GB RAM,因此在2017年中,大多數(shù)中端產(chǎn)品都會將6GB RAM作為標配,以此應對多任務的需求。而以此為基礎,2GB RAM或許真的會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千元級主流產(chǎn)品將會以3GB\4GB RAM作為配備。對于旗艦而言,華碩已經(jīng)在CES2017上讓我們看到了8GB RAM的可能性,很難說其他廠商不會跟進。

同樣會有長足進步的還有儲存空間,在2016年,雖然大多數(shù)Android旗艦都以iPhone為準繩,在基礎版中提供了32GB ROM,但不少千元機上仍舊配備有16GB ROM。可以預見,隨著儲存介質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消滅16GB ROM的步伐會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快,當前64GB ROM已經(jīng)成為了中端產(chǎn)品標配,32GB ROM也將普遍成為千元機的標配。
在續(xù)航方面,我們認為2017年的產(chǎn)品幾乎會延續(xù)2016年的表現(xiàn),畢竟在電池技術徹底革新前,加大電池容量仍然是延長續(xù)航的唯一準繩。不過其中仍有一些變化,那就是更快的快速充電技術,在榮耀Magic上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全新5V/8A的大電流快充方案,而有消息稱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在2017年,40W快充將會成為廠商們的標配,基于USB Type-C接口,大電流充電會進一步縮短用戶的充電時間,這或許也能從另一方面延長手機續(xù)航。
創(chuàng)新與機遇并重的2017
2016年終的IDC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以華為、OPPO、vivo為代表的前五大廠商已經(jīng)占據(jù)了市場三分之二的份額,他們必定會在2017年展開更為激烈的廝殺。而市場也將漸漸明白,追求品牌溢價以及產(chǎn)品價值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畢竟有了高定價和高毛利的保證,廠商才能具備上游供應鏈抉擇的話語權,從而推出更多具備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他們才是形成突破的機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