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整個2016年,手機市場涌現出一大批新技術,它們有的僅僅曇花一現,有的卻成為行業(yè)的焦點,這些新技術的推出也讓手機市場迎來了更大的發(fā)展機遇。而在2016年伊始,包括本站在內的眾多大型門戶網站對2016年可能普及的新技術做了一個展望與分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做個匯總,看看在IT媒體眼中可能會火的新技術究竟是成為潮流,還是已經消失在人們的眼中。

快速充電技術
現狀:隨著成本的下降,快充已經獲得大范圍的普及
目前千元機基本擁有快充
雖然2016年并不是快速充電技術出現的元年,但是2016年卻是快充技術得到大范圍普及的一年。隨著高通、聯發(fā)科等上游芯片商的大力支持以及華為、OPPO等手機品牌擁有自主技術的快充推出,快速充電技術在安全性以及成本兩個方面都已經相當成熟。這也為快充進入主流價位的產品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可以看到目前價格在1200元以上的產品基本都有擁有快充技術。
無線快速充電技術
現狀:仍存在技術壁壘,僅有少數旗艦級別的產品搭載
無線快充仍不主流
無線快充技術可以說是上面快速充電技術的延伸,在上一年的展望中包括我們網站在內多家網站對這一技術都報以極大的期望。但整一年下來,我們并沒有看到相關產品的大規(guī)模發(fā)布,目前市場上搭載該技術的僅僅只有三星的旗艦產品。小編認為目前無線快充技術的主要問題除了技術實現的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成本控制的問題。相比快充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習慣,無線快充的應用仍舊存在較大的技術壁壘;同時,當前無線快充的成本相較于快充也要昂貴很多,這也造成了無限快充普及的難度很大。
可折疊屏幕
現狀:整體設計難度大,目前應用范圍不廣
技術雖好,但卻無人采用
在2015年底,三星、LG等多家液晶品牌宣布旗下可折疊屏幕正式發(fā)布,這讓我們看到搭載折疊屏幕的手機變得可能。但整個2016年下來,讓我們備受期待的折疊屏幕卻逐漸銷聲匿跡,甚至連實現的產品都沒有。小編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折疊屏幕在目前的應用范圍并不明朗,并且可折疊屏幕對手機的外觀設計、體積以及可靠性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讓折疊屏幕的位置變得尷尬。
曲面屏幕
現狀:突然在年末火了,目前已在多款旗艦手機中應用
搭載曲面屏的vivo Xplay系列產品
與可折疊屏幕相比,曲面屏卻趕上了2016年的尾班車,在2016年末多款搭載曲面屏的產品誕生也讓曲面屏開始正正進入尋常老百姓的眼中。對于曲面屏為何突然在年末火一波的原因,小編認為這與三星note7脫不開關系(手動滑稽)。對此小編特地查了一下,在沒有三星note7的前提下,三星S7 edge并不能完全消化曲面屏的產量,而其他手機品牌對于曲面屏也有濃厚的興趣,為曲面屏年末的火爆場面奠定基礎。
4G+網絡,Volte高清語音
現狀:目前4G+已在移動/電信兩個運營商大范圍普及,而Volte暫時只有移動
目前中國移動的4G網絡最完善
說到4G+網絡以及Volte高清語音通話這兩項技術,在硬件方面隨著芯片商的適配,目前絕大部分的手機已經支持者兩項技術;而在上游接口方面,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已經基本完成這兩項技術的布局;中國電信在已經基本完成4G+的布局,開始轉向Volte的發(fā)展;中國聯通在4G+以及Volte兩項技術方面仍然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模塊化設計
現狀:有產品推出,但市場熱情并不高
模塊化概念并不叫座
模塊化設計是2016年初提出的一個新方向,在2016年MWC上LG G5的模塊化設計讓整個手機市場為之側目,但在G5之后,市面上鮮有模塊化手機發(fā)布,目前市面上只有LG、MOTO在模塊化的道路上前行。小編認為,模塊化設計對于目前手機市場而言是一個比較前衛(wèi)的話題,在工業(yè)水平尚未改革的今天,要實現真正的模塊化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Type-C接口
現狀:簡單易用,目前已經獲得大范圍普及
Type-C擁有優(yōu)秀的電器性能
作為一種全新的接口,Type-C無疑是成功的,其擁有更多電路設計以及更優(yōu)秀的電器性能,可以讓手機擁有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同時,其正反盲插的特征極大的降低了手機品牌的維護成本以及用戶的學習成本,擁有相當優(yōu)秀的用戶端體驗。以上這些因素最終讓Type-C接口在2016年飽受贊譽,并且得到全面的普及。
光學防抖
現狀:成本問題無法控制,仍舊不溫不火
“老兵”仍舊不溫不火
光學防抖作為新技術里面的“老兵”,早在諾基亞時代其性能就已經得到用戶極大的評價。但這項技術直到今天仍然處于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主要的原因就是體積以及成本的問題,由于光學防抖組件的體積仍然無法做太多的妥協(xié),想插入目前追求輕薄的手機市場無疑紙上談兵。而較高的成本也降低了它的競爭力。
3D-Touch(壓感屏技術)
現狀:多種因素影響,目前仍較好不叫座

3D-Touch壓感屏幕是由蘋果主導的一項全新的交互技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品牌,每次蘋果推出新技術都會有無數廠商跟風,但壓感屏技術卻是一反常態(tài)。除了蘋果之外,目前手機市場對于壓感屏仍舊處于觀察的階段,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壓感屏技術需要軟件端適配才可以使用,在安卓碎片化嚴重的今天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在觸摸操作仍然主流的今天,壓感屏僅僅是作為觸屏的補充,而不是改革,這也讓手機品牌提不起興趣去做。
小結:
在我們IT媒體的眼中,智能手機是目前所有消費電子設備里面技術改革幅度最大,行業(yè)風向變化最快的消費級電子設備。從我們2016年展望的新技術現狀來看,一些在我們編輯眼中或許能火起來的新技術在手機品牌以及消費者的眼中存在的價值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手機市場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展望2017年,隨著行業(yè)的成熟,手機品牌對新技術的把控將會更加謹慎,這也讓新技術的普及變得困難,但小伙伴們無需擔心,總會有一些手機品牌敢于把這些技術展現給大家,敬請期待吧!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