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指紋識別是被廣泛接受的方式
新浪手機訊 7月4日上午消息,國外媒體彭博社今日發(fā)表文章稱,蘋果公司正在嘗試用3D面部識別來取代目前的實體指紋識別裝置;另外,新iPhone的屏幕會有新技術加入,人工智能方面也將有獨立的芯片支持。
屏下指紋不行 3D面部識別上?
知名的蘋果公司產(chǎn)品分析師郭明錤昨天給出了關于iPhone 8的十大預測,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認為,因為技術障礙,iPhone 8不會在屏幕下方裝上Touch ID指紋識別裝置。
那用什么方式?新觀點認為,是3D面部識別。
這并不是3D面部識別第一次被提到,早在今年2月,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就發(fā)表言論,認為今年秋季發(fā)布的一款 iPhone將配備前置3D激光掃描模塊,加入全新面部識別功能,并且新的掃描裝置會給新iPhone增加10-15美元的成本。
目前,屏下指紋在技術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上周高通和vivo就在上海MWC展會展示了一款原型機,但這種技術似乎離真正商用量產(chǎn)遙遠。
目前的新說法是蘋果在嘗試面部識別解鎖方式,內(nèi)置一款全新3D傳感器,可以通過掃描用戶的臉實現(xiàn)解鎖登錄,支付驗證,或啟動安全軟件,但目前,這技術也還在開發(fā)階段。
但從之前的手指輕輕一碰,到“刷臉”,使用體驗會有很大不同,比如用Apple Pay付款,或手機放在桌上的時候,怎么把臉伸過去是個問題。目前尚不知道蘋果是如何解決的。
目前手機行業(yè)的主流解鎖方式依然是指紋識別,這種方式并非蘋果首創(chuàng),但按壓式指紋卻是自iPhone 5s才開始改進體驗并被廣泛接受;四年過去,蘋果用什么方式改革自己曾普及的技術非常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芯片
另外,彭博社的報道中還提到了一顆芯片,用于預處理圖像識別,文本預測和其他人工智能任務。
這個概念到相對容易理解。此前,蘋果曾經(jīng)專門做了一顆M開頭的協(xié)處理器,檢測iPhone的運動。它不負責主要運算,只有在特定狀態(tài)下啟動,用于持續(xù)測量來自加速感應器、指南針、陀螺儀和氣壓計的數(shù)據(jù),例如iPhone的抬手亮屏功能就通過它實現(xiàn)的。
協(xié)處理器可以分擔A系列主芯片的工作量,更高效節(jié)能的實現(xiàn)特定目的。
如果蘋果在下一款iPhone發(fā)布的時候,介紹一顆用于AI的協(xié)處理器,倒是一點也奇怪。
另外一點是關于屏幕的,據(jù)說新iPhone會引入類似10.5寸iPad Pro的可變刷新率功能(詳細解釋可見這里),提升屏幕刷新率,讓它有更好的表現(xiàn)。
。〞怨猓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wǎng)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wǎng)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wǎng)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