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愛范兒
在中國,智能手機的戰(zhàn)爭從來就沒消停過。
從打著互聯(lián)網旗號的性價比之戰(zhàn),到一塊鋼板藝術之旅的工藝比拼,再到聲勢浩大的明星站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火藥味似乎遠比美國、日本、韓國等其他地區(qū)的手機市場要更加刺鼻。
(圖自:US News & World Report)
不過,2017 年,在事關銷量的全面屏戰(zhàn)爭開打之前,一場悄無聲息,沒有流血,沒有傷亡的手機水印戰(zhàn)爭卻在暗地里吹響了號角。
仿佛一夜之間,這些國產手機廠商響應了號召,紛紛加入了這場以社交平臺為搶占點,以用戶為志愿軍,以博取眼球為目的的戰(zhàn)爭之中。
從華為 P9 到百家爭鳴,一切都似曾相識
2016 年 4 月,當余承東帶著徠卡 CEO Oliver Kaltner 在英國倫敦發(fā)布華為 P9 時,或許沒有人會預料到,這樣一款與徠卡合作、帶有雙攝、定價為 3188 元的手機,能夠在全球出貨量突破 1000 多萬臺。
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個標注在華為 P9 樣張左下角的 “Leica Dual Camera”會成為微博、微信朋友圈里隨處可見的‘免費廣告牌’。
(圖自:Digi Community)
一時之間,華為 P9 除了被 Henry Cavill 和 Scarlett Johansson 這兩位好萊塢大腕宣傳得幾乎人盡皆知之外,“Leica Dual Camera”這個水印也是深入人心。對于用戶而言,徠卡水印這種能夠讓自己拍的照片與“德味”有如此緊密聯(lián)系的功能,也讓不少華為 P9 的用戶愿意嘗試在社交平臺曬這些帶有“Leica Dual Camera”水印的照片。
似乎對于他們來說,在 iPhone 爛大街的年代,沒什么能比得上這樣一個標注徠卡并彰顯格調的曬朋友圈方式。
盡管華為 P9 是第一款拍照帶水印的手機,不過它可能算不上是導火線。真正引發(fā)這場水印戰(zhàn)爭的,或許是今年上半年爆發(fā)的國產雙攝手機。包括小米、OPPO、vivo、努比亞、一加,甚至是即將發(fā)布的魅族 Pro 7 都紛紛加入了這場以雙攝為主題的市場爭奪戰(zhàn)之中,也同時燃起了這場手機拍照水印的戰(zhàn)火。
放眼 2017 年上半年的手機市場,無論是以華為 P10、小米 6、OPPO R11 等為代表的國內巨頭旗艦,亦或是以努比亞 Z17、一加 5 以及魅族 Pro 7 等為代表的小眾年輕品牌。他們大多都在加入了雙攝的同時,為手機增添了水印功能。
關注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回復關鍵詞‘P10’、‘6’,分別獲取華為 P10 和小米 6 的測評。
畢竟比起那動輒幾百萬、幾千萬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比起兩、三個月?lián)Q一次明星代言人,水印這種以社交平臺為搶占點,以用戶為志愿軍,以博取眼球為目的的營銷,其成本幾乎就像免費一樣。
但這樣的情況,似乎也在以前發(fā)生過……
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幾年前,在 iPhone 4 發(fā)布后,部分校園里也曾經出現(xiàn)過類似“Leica Dual Camera”水印般轟動的事情,那便是手機 QQ 里的 iPhone 在線。
在那個以諾基亞 Sybiam 智能機當?shù)赖哪甏,三四線城市里的 iPhone 可不像現(xiàn)在這樣隨處可見,要是打開 QQ 看到哪個好友的昵稱下面有一排字寫著 iPhone 在線,那么他可能就是你身邊隱藏的土豪朋友,而這種低調炫耀的方式也曾經是校園里不少人渴望追趕的熱潮。
而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iPhone 在線這種產物也被微博的小尾巴代替,諸如小米、華為、OPPO、vivo 等數(shù)個品牌幾百款機型也乘著這股風潮,推出了各種特有的微博小尾巴。
說起來,此時的手機水印仿佛彼時的 iPhone 在線和微博小尾巴。
關注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回復關鍵詞‘水印’,獲取一個能給圖片添加文字,制作獨特水印的神器。
加水印的初衷,更多是為了產品和品牌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其中的緣由,愛范兒(微信:ifanr)采訪了目前幾個配備了照片水印的手機廠商,看看他們是如何看待手機拍照水印的這個現(xiàn)象。
這些廠商,是出于那些初衷而加入了手機水印的呢?
在這方面一加表示,水印不僅是一個品牌露出,還有一種用戶的文化認同,以及提供一個用戶自定義的空間。它們在搭載雙攝的一加 5 上加入了全新設計的雙攝水印,并支持用戶更改署名,以便在提供更自由的更個性化的水印功能。
至于 vivo 和努比亞,它們的初衷都比較相似。加水印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它們認為其產品的拍照效果非常好,加入水印能夠滿足了一部分消費者對其產品拍照效果的炫耀,另一個是水印可以對產品起到推廣和宣傳的作用。
廠商們是如何看待水印這件事?
或許對華為來說,加入水印的初衷可能很簡單——為了強調“徠卡”的血統(tǒng)。但這一無心之舉似乎卻反過來推動了大眾對水印的認可:試想一下,誰不想讓自己的照片印上“德味”的徠卡雙頭標呢?而徠卡在照片上的露出,又反過來提升了華為 P9 的關注度。
這一簡單的設計,卻像滾雪球一樣,把大眾對手機攝像的期待,從最開始拍得清楚推向了照得漂亮。到了 2017 年,隨著雙攝的流行,各大廠商都開始把宣傳的焦點放在了成像質量這一比較主觀的指標之上。
在 vivo 看來,水印這種東西存在了很久,從非常古老的膠片機、到數(shù)碼相機,再到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它認為水印一直伴隨著影像發(fā)展,這必然是契合了某種消費者訴求的,有的人為了炫耀,有的人為了彰顯個性,有的人卻純粹為了記錄。
vivo 表示:
作為一個把消費者導向作為重要產品研發(fā)指導的公司,我們第一時間洞察到了消費者對照片水印的需求,從我們后期的反饋來看,我們的雙攝水印在消費者實際使用過程中打開率是非常不錯的。
對此,vivo 和一加都有相同的觀點,他們認為手機水印還有處于推廣方面的考慮,一來強化雙攝這一顯性拍照功能點的感知,二來,讓拍攝的樣片都能打上品牌的 Logo,也能起到產品品牌的推廣作用。
而努比亞卻有不同的看法,它認為現(xiàn)在手機攝影水平的不斷提升,如果用手機拍攝出高質量的照片,會令他對產品有一定的認可,在這基礎上,為照片提供水印功能,不僅有助于用戶彰顯個性,同時也能培養(yǎng)用戶對于品牌的認同。
盡管我們不知道其他廠商對于水印的看法,不過或許,就正如努比亞所說的那樣,每個手機廠商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與產品能被更多人所了解。而這當中最節(jié)約成本、最直接的途徑之一,恐怕就是通過照片水印了吧。
這些水印,除了展現(xiàn)廠商們對自家成像質量的自信以外,更蘊含著他們希望能夠借此形成自家的粉絲文化這一野心。
但它們或許沒想到,未來的水印可能就像現(xiàn)在的微博,又有誰會在意那個來自 iPhone 7 還是來自 iPhone 6s 的小尾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