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5日07:54 愛活網(wǎng) 收藏本文
移動支付的普及令智能手機逐步取代了錢包的作用,行走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只攜帶一部手機也能平安的的過上一天。然而對于我們這種尚未擁有代步車的小白領而言,口袋里卻還要留出公交卡的一席之地,上下班通勤的路途中,公交地鐵仍然是首選的出行方式。
因此,依托于NFC技術的手機公交卡功能無疑將是改變這樣的局面,當前在不少三星、華為以及小米手機上,我們已經(jīng)能夠體驗到用手機刷地鐵公交的便利,小米今天就宣布,正式在小米手機6中加入深圳通功能,至此,小米的公交卡服務已經(jīng)覆蓋有深圳、北京、吉林、嶺南、上海、武漢、蘇州等城市。
刷地鐵還是很方便的……
相較眾Android設備對于NFC功能的挖掘,早在iPhone6時期就已經(jīng)擁抱NFC的蘋果卻顯得異常冷靜。那么,我們距離iPhone刷公交地鐵,究竟還有多遠?
早在2006年,諾基亞就曾經(jīng)推出了支持NFC功能的6131手機,不過當時NFC技術才剛初出茅廬,諾基亞僅僅將它作為一種為藍牙連接的適配方式,并沒有拓展出更多的功能,而在后續(xù)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三星、索尼、HTC雖然也推出了不少搭載NFC模塊的智能手機,但這些產(chǎn)品并沒有跳脫出諾基亞“劃定”的適用范圍。
諾基亞時代的NFC
直到2013年,中國移動率先在北京推出了基于NFC功能的NFC-SIM卡,刷手機乘坐公交、地鐵,以及小額購物,這些都可以輕松實現(xiàn)。不過由于NFC-SIM需要開通中國移動手機錢包業(yè)務,并且對終端種類有所限制,因此并沒有真正成為主流。
NFC-SIM
從2013年開始,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手機支付方式逐漸崛起,廠商開始摒棄早期單向NFC模塊,比如三星Galaxy S系列以及小米手機5都開始在手機內(nèi)加入全功能NFC模塊,這意味著手機本身已經(jīng)為實現(xiàn)公交卡功能做好了硬件準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雖然智能手機無法透過NFC功能直接實現(xiàn)公交卡功能,但卻可以通過NFC接觸讀取公交卡信息,并直接使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軟件對其進行充值。
Galaxy S系列
作為RFID技術的拓展,僅限于13.56MHz頻段的NFC技術能夠?qū)崿F(xiàn)10cm以內(nèi)的的快速信息讀取,但若要用于支付,需要NFC模塊本身支持Security Element,從而實現(xiàn)卡模擬模式,其中放置了各類支付方式的密鑰和信息。早年間手機NFC模塊不具備Security Element,因此NFC-SIM卡就填補了這一空缺,而當前幾乎所有支持NFC模塊的智能手機都選用了embeded方案(手機內(nèi)置Security Element)。
無疑,這正是當前智能手機實現(xiàn)公交卡功能的基礎。從iPhone 6開始,蘋果開始在iPhone中添加NFC功能,其主要的用途在于Apple Pay,當用戶通過Touch-ID進行身份識別之后,iPhone背部的NFC天線與POS機接觸就能實現(xiàn)支付,這意味著iPhone的NFC本身支持卡模擬功能。
Apple Pay
在2016年9月,蘋果宣布Apple Pay進入日本,其首推的功能則是綁定Suica卡(俗稱的西瓜卡),雖然Suica只在東京圈內(nèi)發(fā)行,不過在全日本公交系統(tǒng)都可以使用,另外Suica也整合了一些便捷購物功能,通過Apple Pay綁定后,在所有使用Suica的場景中,iPhone7與iPhone7 Plus用戶都可以直接使用iPhone進行支付。
而Suica支付所采用的正是索尼FeliCa技術,它與NFC一樣,都是一種限于13.56MHz的非接觸式無線電RFID技術,日本發(fā)行的iPhone7/7 Plus的NFC模塊能夠兼容FeliCa,而這也意味著硬件并非iPhone實現(xiàn)公交卡功能的瓶頸。
硬件有基礎 但復雜的交通運營卻是問題
iPhone本身已經(jīng)具備了實現(xiàn)NFC公交卡的硬件基礎,但若要在國內(nèi)實現(xiàn)公交卡功能,卻也不是這么簡單就能達成的,這與國內(nèi)復雜的公共交通運營不無關系。
和Suica能通用于全日本公交系統(tǒng)不同的是,國內(nèi)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獨立的公共交通體系,以上海為例,軌道交通就以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公交系統(tǒng)則隸屬于巴士集團,而上海公交卡運營則交給了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它本身由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巴士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輪渡有限公司、強生集團等企業(yè)共同組成。而北京又分為了北京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地鐵運營公司,這些公司分別運營管理北京不同的地鐵線路。
因此,當智能手機廠商需要在手機中引入相應的公交卡功能時,就需要與當?shù)氐陌l(fā)卡公司進行商務合作,由于不同城市的合作方有所區(qū)別,因此合作過程漫長而又緩慢。諸如三星,在去年Samsung Pay中引入了公交卡功能,至今仍僅支持上海和北京兩個城市,而小米和華為也只在各自的領地摸索,沒有一家公司能說自己吃下了全國所有的主流城市。
各式各樣的交通卡
事實上,在于公交卡發(fā)行方合作中,還將牽扯到發(fā)卡所產(chǎn)生的成本費用,當我們購買一張實體公交卡,往往需要15-20元的押金,而在上述設備中開通虛擬公交卡,同樣會產(chǎn)生一筆“購卡費”,大約在30元左右,而它也是廠商與發(fā)卡方爭論的焦點。
正是因為這些利益的分配以及本地化的合作問題,iPhone是否能刷上公交卡,早已不再是一場技術的糾葛,即便在今年iOS11推送后蘋果宣布支持公交卡功能,也鐵定只會從一線城市開始,后續(xù)城市的合作,將會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