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堂是一檔:本來想抖機靈,但是有可能不成功的的科普欄目;本著事實第一腦洞第二的原則,堅持為您帶來高效的數(shù)碼科技問題解讀,并嘗試解答那些沒有答案的終極問題。舉例來說包括:iPhone 8為啥沒有屏下指紋、魅族黃章到底人在何方等等,閑話少說我們切正題:
現(xiàn)在你一出門就能看到共享單車的海洋,路一遠就想著找個順風車師傅拼個車;在中國,新的生活形式里似乎少不了租賃和共享這兩個詞。比如我們前幾周剛體驗過的共享健身倉;也比如一個人的KTV房。然而那天遇到個話題,突然就不知道怎么說清楚了——
手機,你會租著用么?
換到一年前,這個概念或許比較模糊,但是從年初芝麻信用與愛回收旗下“享換機”業(yè)務(wù)合作后、6月京東上線京東保租、8月初國美還展開了“國美租租”——手機支付端、線上電商巨頭、線下家電零售巨頭都瞄準了“手機租賃市場”,說明這個市場有得做。但拋開這種概念問題,作為個人用戶最先的疑問是——“手機為什么要租著用”;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即將發(fā)布的iPhone 8你會租著用么?
租賃手機,一個新興的形式
要理清這個問題還要從概念開始,畢竟感情上說:手機,這種“機在人在,機沒信號人就蔫”的貼身小棉襖,誰都不太接受租幾天就還。但實質(zhì)上:手機租賃業(yè)務(wù)基本以半年或者一年為期,每個月以繳納固定資金的形式運作,形式和12期免息分期購買手機類似。不太相同的是——每個月還款金額不同、最終產(chǎn)品歸屬不同,當然這么比喻可能還不全面。
問題一:租和買哪個省錢
從定義看,手機租賃能想到的優(yōu)勢可能有兩點:
一、相比較全款購買來說沒有入手門檻;
二、比24期免息購買,每個月月供壓力更。
三、不用在下次換機中考慮舊手機出售的問題
當然手機一用就是一年,究竟是買手機賣了更劃算、還是租賃一年更劃算,先要算一筆賬。
同學們記一下
按照最直觀簡單的方式先來列兩個公式:
租一款手機成本等于=月租費*使用月份
全款購置一款手機的實際成本=購買價格-二手出售價格
其中最大變量在于“二手回收價格”,不同機型在不同時期出售二手價格并不一致。以上,敲敲小黑板同學們可能需要算一算了。
以去年9月末發(fā)售的國行32GB全網(wǎng)黑色iPhone 7為例,最初的國行標價是5388元,以多個大型二手平臺3000元的成交均價估算,11個月的使用期后成本價為2388元。作為對比享換機同型號、同內(nèi)存、同顏色的單月租金為268元,11個月總租金為2960元;某家電賣場新上的租手機業(yè)務(wù)對這款產(chǎn)品單元租金330元,11個月租金為3630元。雖然享換機成本比國美租租少670元,但是仍舊比直接購買貴了近600元。
左為享換機價格,右為國美租租
不過之前強調(diào)過,二手回收價格直接影響了評定結(jié)果;接下來選擇2016年10月28號發(fā)售的R9s (售價2799元),做新一輪比較。
左為享換機價格,右為國美租租價格
目前這款手機的回收均價在1200元上下,10個月的購買成本為1599元,在另一家租手機平臺這款手機的單月租金為139元,十個月使用時間成本為1390元,相比較整機購買在價格上存在200元左右優(yōu)勢。(由于全新手機租期均為一年,考慮到部分手機發(fā)售時間并不足一年,僅計算實際發(fā)售時長)。
問題二:租和買哪個省心
除去價格方面,租和買在售后服務(wù)方面還是有所區(qū)別的,例如“進水、碎屏可免費保修”、“手機回收不擔心和二手販子的交易糾紛”是部分租賃平臺與直接購買的另一個重要差異點。畢竟手機租一年還是要換的,手殘黨摔個四分五裂會不會影響到押金,是不少人最直觀的問題。
1、辦理入口的多少
和買手機差不多,租手機同樣需要渠道。目前愛回收旗下的享換機業(yè)務(wù)支持在支付寶、微信享換機公眾賬號、APP、PC官網(wǎng)四個線上入口進行新機租賃。對比看國美租租不支持獨立APP以及官方網(wǎng)站、微信等線上平臺;我們跑了一圈最終才在門店小哥那找到了租賃辦理點。
國美租租業(yè)務(wù)目前仍舊需要到門店辦理
2、操作過程與門檻難易
在選擇指定機型和月份后(基本新機只有12個月的租期),接下來就是就是辦理信用租賃的過程。目前來看國美租租和愛回收旗下的享換機業(yè)務(wù)采取了相同的租賃形式既:先在銀行卡或者螞蟻花唄凍結(jié)一部分質(zhì)押金(約等于手機全款,僅在賬面上凍結(jié))+每個月定期扣除的月租金(享換機需要在首次租金中繳納一百余元的保險費用)。
具體賬面數(shù)據(jù)我們前一段有分析在這就不展開了。對比來看,相比較12期免息,租賃形式每個月還款的壓力大概要少三分之一,一款iPhone一個月租金兩百多在花唄自動扣除,確實不太會影響生活水平。但同樣也需要注意,初期無論是在花唄還是信用卡,都需要凍結(jié)等價于手機原價的保證金,所以需要凍結(jié)的額度大一些。
3、關(guān)于保修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身邊不少用戶擔心的問題,畢竟我租一臺手機是要還的,手機在一年使用當中碎個屏什么的,相信頗為常見(心疼手殘讀者兩秒)。
從實際情況看,手機租賃用戶并不需要太擔心這一問題。僅從享換機和國美租租兩方協(xié)議和反饋看:除非是手機丟失,一般用戶的手機意外損傷都不需要額外補償;租賃方會提供手機租賃期間的維修金額,這個額度基本約等于手機全款的85%上下。
租賃手機中的換修協(xié)議
還是拿iPhone 7舉例,享換機給這款手機提供有保修金額4849元,也就是說在蘋果官方保修外,出現(xiàn)的進水和碎屏是可以免費維修的?紤]到Apple Care+的兩次意外損壞維修險的價格在900元水平,并且維修換屏還需要額外支付一部分費用(當然Apple Care+提供的范圍是期限兩年)。所以從省心角度考慮,租用iPhone的最終成本要比購買低,同時你可以真的不用擔心貼膜、帶殼等問題。當然,一年摔碎四五個手機的終結(jié)者除外。
Apple Care+本身并不是特別劃算
按照這個邏輯導(dǎo)向:租賃手機在安卓陣營有價格優(yōu)勢、在蘋果陣營有綜合考慮的整體價格優(yōu)勢和體驗優(yōu)勢、入手門檻低并且保修更省心。那么是不是就能證明,你會租著買手機?
問題三:使用習慣是挑戰(zhàn)所在
“人類大部分時間不存在觀念和邏輯、他們依靠對事物的簡單歸納來產(chǎn)生所謂的因果,并堅信世界不會改變”——休謨。
換個好懂的說法,一般人習慣靠慣性生活;比如在中國買手機。
在美國,汽車租著用是種常態(tài)
我們的國際友人在解釋這件事上是有發(fā)言權(quán)的:美國人民房子習慣租住、資金喜歡透支、甚至汽車也是租著買。其中房子和汽車雖然在當?shù)剡h遠稱不上“天價、重金”,但確實是有著一定購入門檻,這是用戶痛點。
而在國內(nèi),共享單車之所以能火可能也是真的解決了自行車偷盜率高居不下和停車太難這兩個用戶問題。
而手機,作為一個入手門檻沒那么高的東西,要想打破購買的習慣可能還要倚靠“未來的新一代”。
怎么說呢,中國年輕用戶購買中高端手機的占比一直不低、科技發(fā)燒友低齡化傾向也越來越嚴重,低成本換機是這類用戶的鋼需。擺在眼前的,假使下個月iPhone 8發(fā)售,大幾千的售價可能還真就需要“租賃”來緩解壓力。所以租手機這條路確實有著一定的市場前景,至于發(fā)展要幾年,還要看打破習慣的時間有多快。(王迪)
另外本著有問必答的原則,歡迎各位網(wǎng)友積極在文章下留言提問。你留下的問題,可能會變成我們下期的文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