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衣
TCL董事長李東生口中那個曾經拯救了TCL的手機業(yè)務,如今似乎成為了他最大的累贅。
10月9日晚間,TCL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TCL實業(yè)控股擬向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戰(zhàn)略投資者轉讓其所持有的TCL通訊科技合計近6.27億股股份,占已發(fā)行股份總數(shù)的49%。股權轉讓價格約4.9億港元。簡單計算,TCL通信業(yè)務的估值目前只有10億港元。
要知道,在去年9月私有化的時候,TCL通訊還有近百億港元的市值,而在前年,TCL還是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商,在更早的時候,在同期獲得國內手機牌照的13家企業(yè)中,TCL手機是唯一幸存下來的一家。
一年時間,TCL手機內部經歷了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交易金額來看,這個買賣確實有點虧,對于在手機圈打拼多年并挺過來的“老牌手機”,TCL算是非?上А
關于這次股權出售,TCL集團的官方解釋是,雖然該公司正積極推進戰(zhàn)略調整、業(yè)務重組及組織優(yōu)化,但受海外手機市場低迷態(tài)勢延續(xù)和內部組織及業(yè)務重組的影響,TCL通訊科技仍未走出業(yè)績低迷態(tài)勢。
TCL認為,出售股權一方面可以引入具備產業(yè)背景和業(yè)務資源的外部投資人,有利于TCL通訊科技的股權結構優(yōu)化,并推動TCL通訊科技加速轉型,重新建立競爭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可降低TCL集團持有TCL通訊科技的股權比例,有利于減少TCL集團股東分占的虧損。
從財務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李東生的壓力。根據(jù)TCL集團2017年中報,公司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110.8%。而TCL通訊銷售收入為68.7億元,同比下滑26.1%,虧損8.52億元。在形勢一片大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下,手機業(yè)務在TCL整個集團中確實顯得有那么一些不搭調。
一個月前,李東生甚至公開表達了他對于手機業(yè)務發(fā)展的謹慎態(tài)度。他說,TCL未來會加大在中國市場推廣黑莓手機的力度,但對于TCL手機品牌,并不會投入太大,否則會影響損益。
但事實上,TCL曾經在海外取得過非常輝煌的成績。2015年第三季度,TCL手機是美國市場增長最快的品牌,并成功躋身美國市場第五大手機品牌。但中國市場在進入智能手機彎道時,TCL似乎慢了半拍,在華為、小米及“OV”兩廠快速收割市場后,留給TCL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贏中國者贏天下,反轉中國手機市場局勢是TCL在手機上必須面對的一戰(zhàn)。
當時的TCL主要陣地鎖定在了中低端,從財務報表來看,TCL手機的銷售單價為三四百元上下。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向中高端邁進,TCL在2015年年底“高價”聘請了曾經在華為和三星工作過的楊柘,擔任通信業(yè)務COO兼中國區(qū)總裁。
從履歷上看,楊柘有著漂亮的成績單,2000年至2015年間,楊柘先后擔任利盟(Lemark)營銷總監(jiān),三星電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移動通信業(yè)務市場部總經理、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線上營銷團隊高級總監(jiān),RIM(黑莓手機)中國區(qū)MarketingVP以及華為CBG副總裁及中國區(qū)首席營銷官等高級管理職位。當時的他認為TCL最大的問題在于品牌的差異化,不要去打價格戰(zhàn),“而是要氣質,做一個知書達理的文科生”。
于是,“宛如生活”成為了這家廠商的新口號。
也許是華為和三星在營銷上太過成功,TCL內部也給了楊柘足夠的信任,除了口號和定位人群的變化外,李東生甚至還允許楊柘帶入自己的人馬,TCL“空降十八名高管”推倒重來的新聞當時充斥著各個門戶網站。
但時間和楊柘的離職證明,中國區(qū)的大換血并沒有給TCL的手機業(yè)務帶來預期的效果。
事實上,當時業(yè)內對于TCL的突然轉型是存有異議的,試想一下,TCL通訊在國內的主要陣地是千元機市場,甚至是百元市場,想要讓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斷然接受“宛如生活”的理念,并掏錢購2000元的手機,怎么會沒有難度。
但可以看到,TCL手機所遇到的問題,其實也是很多國產手機廠商這幾年轉型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在運營商主導的時代,還能依靠中低端定制機活得挺滋潤,但在自由競爭的公開市場,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贏得這一仗不會太容易。
所以這時候為了利潤做一些妥協(xié),幾乎成為了那個時代老牌國產手機廠商的共同選擇。
比如之前酷派的“賣身”,試圖從電商渠道和公開渠道找到另一種存活方式,但不幸的是,在360和樂視身上,酷派并沒有看到一個好的隊友的樣子,而如今卻因為資金鏈緊張而變得岌岌可危。
進入賣股權止損隊伍的,還有中興通訊。兩個多月前,曾經被稱為“中華酷聯(lián)”之一的中興通訊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以7.27億元向南昌高新轉讓所持控股子公司努比亞10.1%股權。在轉讓完成后,中興通訊持有努比亞的股權由60%降到了49.9%,因此努比亞不再納入中興通訊合并報表范圍內。當時公布的努比亞經營狀況是,去年凈虧損9142萬元,今年1~4月凈虧損7123萬元。
如果說當時有人還在為中興感到可惜的話,現(xiàn)在看來,2012年成立的努比亞估值可以賣到10億美元,其實是個不錯的買賣。
在智能手機紅利窗口未閉的情況下,可以預見的是,還會有更多的手機廠商選擇并購或者出讓股份這條路,但大浪淘沙,市場機會也許真的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