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06:58 中關村在線 收藏本文
蘋果的iOS操作系統(tǒng)一直以來都以其純凈、安全的閉環(huán)生態(tài),和可用、易用的功能性而深受大家喜愛,如今已經經歷了11次迭代,可以稱得上是自手機誕生以來最“長壽”的操作系統(tǒng)了。

雖然與iOS前后腳“出生”的Android系統(tǒng),受益于它谷歌“爸爸”開源的理念而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更加廣泛的用戶群,各大安卓手機制造商也紛紛以其作為基底定制出了一套套具有廠商個人色彩的UI,為我們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多元、豐富的選擇余地。但這么多年來,用戶普遍對于Android系統(tǒng)的口碑和看好的程度貌似總比iOS差上一些。
有的朋友說Android系統(tǒng)用久了會卡,體驗不好,這也是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有的朋友說Android的開源也導致了它市場混亂,安全性上不及iOS;甚至我還聽身邊有人這樣說,他喜歡iOS沒有理由,就因為他是鐵桿果粉,不僅如此,還總是要把“Android其實就是個山寨iOS”這種話掛在嘴邊上。

如果說曾經的iOS在手機系統(tǒng)的行列中可以稱得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但時移世易,十年過去了,十年足夠讓我們看清iOS究竟是一款怎樣的系統(tǒng),當然也充分給足了Android廠商們將其反超的時間。
好了,說了這么多,可說到底究竟是iOS好,還是Android好,好又好在哪兒,這還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你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喜歡。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不判對錯,只找尋一下往昔的美好回憶,下面就一起來回首看看那些年我們愛過恨過的iOS吧!
iPhone OS
如果大家對“大明湖畔”的初代iPhone還有印象的話應該會記得,由于那個時候蘋果還沒有正式給出“iOS”這個定義,因此前三代的iPhone系統(tǒng)都叫iPhone OS。

蘋果于2007年推出了第一代iPhone,當時其所搭載的iPhone OS操作系統(tǒng)如果放之于現(xiàn)在來看真可謂是簡陋不堪了,甚至連最基本、最常規(guī)的錄像功能都不支持。諷刺的是,當年喬布斯老爺子甚至沒有在發(fā)布會上過于詳細地給大家介紹iPhone OS,但僅僅幾年的時光,iOS都能自己拿下一場發(fā)布會了。
初代iPhone所搭載的iPhone OS不支持復制/粘貼文字、不支持自主更換桌面壁紙、不支持多任務以及安裝第三方應用。不客氣地說,單就這套系統(tǒng)的可用性而言,當時的iPhone OS可能連塞班系統(tǒng)的水平都還沒達到。但是,iPhone OS首創(chuàng)了通過觸控實現(xiàn)交互的操作邏輯,還帶來了更加簡便、干凈的網(wǎng)頁瀏覽器——Safari,就是因為它們,讓蘋果憑借初代iPhone迎來了事業(yè)的第二春。
iPhone OS 2
2008年,隨著3G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蘋果發(fā)布了iPhone 3G,而隨著它一起和大家見面的就是第二代iPhone OS。從這一代起,蘋果為iPhone定制的專屬系統(tǒng)就有點兒初具規(guī)模的意思了,因為APP Store正式在iPhone OS上落戶了。

雖說起初的時候APP Store中可供用戶下載的應用程序不足500個,但蘋果為開發(fā)者們開放了iOS SDK工具包,讓有能力的開發(fā)者們可以為iPhone提供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應用。令人驚嘆的是,僅不到一個月APP Store中上線的通過了蘋果檢測的優(yōu)質應用就已達兩萬個。由此可見,如果走的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那么走群眾路線準沒錯。
iPhone OS 3
iPhone OS 3說難聽點兒只是在iPhone OS 2的基礎上進行了修修補補,沒有什么太大進步,但是在一些關乎體驗的細節(jié)部分還是能看到蘋果的用心。例如,在iPhone OS 3中加入了在進行文本輸入的時候可對文字進行復制、粘貼或是剪切的功能,讓用戶在編輯文字時更加方便。同時,新增的Spotlight搜索功能,支持在主界面屏幕上進行搜索查找。

iOS 4
iPhone這么個東西真正開始被中國用戶所熟悉就是從2010年發(fā)布的iPhone 4開始的,而且也就是從這一代起,蘋果正式為其打造的閉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命名為iOS。

在iOS 4當中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多任務功能的加入,自此,用戶不僅可以享受多任務間自由切換帶來的便捷,同時得益于iOS獨特的后臺機制,iPhone用戶無需擔心“吃內存”這個問題對手機體驗造成的影響。所以由此可見,很多由iPhone轉向Android手機的朋友感覺Android會越用越卡,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iOS 5
iOS 5誕生的意義在于,蘋果開始意識到系統(tǒng)是在用戶體驗中占據(jù)最大比重的一個方面,因而開始選擇每年專門為iOS系統(tǒng)單開一場發(fā)布會,美其名曰叫開發(fā)者大會。

iOS 5就是蘋果于2011年的開發(fā)者大會上推出的,這一代系統(tǒng)中新增了很多實用功能,并且對此前受到好評的功能進行了完美整合。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改變就是Siri語音助手的加入,它不僅可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還可以在你騰不出手的時候幫你操控手機。在此之后,很多Android廠商也開始了智能語音助手的研究。
iOS 6
iOS 6是蘋果于2012年6月舉行的WWDC大會上發(fā)布的系統(tǒng),其整體相較前代沒有太大變化,依舊是對功能性與安全性進行小幅升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iOS 5起初是針對3.5英寸屏的iPhone 4s進行定制的,三個月后iPhone 5問世,顯示屏尺寸首次升級到了4.0英寸,因而據(jù)說iOS 6在為其進行適配時還費了一番周章呢。

iOS 6也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東西,那就是蘋果從這一代開始徹底拋棄了谷歌提供的地圖服務,開始使用了自主開發(fā)的“地圖”應用,但用戶的普遍反應是:并不好用!
iOS 7
iOS 7的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視覺觀感上,它一改從喬布斯時代一直沿用下來的擬物風圖標,轉而采用了更清爽、更簡單的扁平化設計,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而蘋果的設計向來都是整個行業(yè)的風向標與指南針,放眼時下的手機行業(yè),貌似還在堅持擬物風格圖標設計的只有錘子了吧?

iOS 8
從iOS 7開始,iOS系統(tǒng)便不再為設計風格做太大改變,直到現(xiàn)在依舊如此,因此,沒有新設計,那就新技術來湊吧!

蘋果為iOS 8加入的新功能主要有Apple Pay支付,它可以憑借手機內嵌的NFC芯片實現(xiàn)便捷的移動支付。同時,iOS 8終于支持了第三方的輸入法,并且加入了全新的“健康”功能,同時對原有的iMessage、視頻、語音等功能也做了一些小修小改。
iOS 9
2015年的iOS 9一經發(fā)布便是罵聲一片,被很多用戶戲稱為最平庸的一代iOS,其平淡無味主要體現(xiàn)在系統(tǒng)各方面幾乎都找不出什么特別突出的亮點,沒有和以往一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特性。

但iOS 9也并非一無是處,它新加入了不少小的功能點,包括更智能、更體貼的語音助手Siri、從Android手機“取經”的省電模式。并且,iOS 9讓很多老用戶選擇升級的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其在穩(wěn)定性與流暢性上有了質的提升。
iOS 10
2016年推出的iOS 10依舊只是在功能性上有了一些改進,例如加入了新的通知查看方式,只要抬起手機屏幕就會亮屏并顯示消息通知。而Siri也更加智能、好用(雖然我從未認為好用)。同時,蘋果正式將Siri面向第三方開發(fā)者進行了開放,希望大家可以集思廣益,讓Siri更加智能。此外,被用戶詬病了幾代的自帶“地圖”應用也迎來了重大升級,增加了預測功能。

iOS 11
最后來說說今年推出的iOS 11吧,這一代的最大改變應該就要數(shù)“控制中心”界面的全新設計了,同時,很多朋友期待已久的開啟/關閉流量數(shù)據(jù)的快捷開關也入駐“控制中心”。同時,亮度調節(jié)等功能的圖標樣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并且,“控制中心”里的快捷按鈕用戶可以自行定義了,盡可以將自己常用和喜歡的功能開關放置其中。

其它方面,為了契合iPhone X的一些特性,iOS 11支持了AR技術(增強現(xiàn)實);優(yōu)化了部分拍照功能,在HDR模式下的成像質量得以提升。
對于iOS 12,我們有這些期待
今年iPhone X所搭載的Face ID面容識別功能無疑是最大的亮點,相信沒有朋友不希望在明年推出的所有新iPhone上都看到此功能。但即便如此,F(xiàn)ace ID還是有著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明年的iOS 12能使Face ID的識別速度、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都有一個質的飛躍吧,并且希望Face ID的識別角度可以更廣一些,這樣可用性更高,畢竟指紋識別被完全剔除掉了不是?

除了Face ID之外,蘋果今年還為iPhone X破天荒地采用了三星OLED屏幕,這塊屏的素質固然很高,但用戶們的槽點并不在此。以vivo X20和三星S7為例,人家采用的也是AMOLED屏,但是他們基于OLED屏單位像素自發(fā)光的特性為手機配備了息屏顯示功能,不僅不費電,還很實用,然而iPhone X卻沒有。希望明年如果蘋果在新iPhone上還使用OLED屏的話,讓iOS 12增加個息屏顯示吧!

多年來,蘋果用戶懟安卓用戶的手機越用越卡,但安卓用戶們也不是沒話說,人家說了,你iOS還封閉、不自由呢。雖然在今年的iOS 11中,蘋果已經大幅提升了“控制中心”的自由度,但這遠遠不夠。希望在明年的iOS 12中,蘋果能允許用戶對所有應用的快捷方式進行自我定制,給予用戶充分的自由。

既然提到“控制中心”不得不說的就是不支持關閉WiFi與藍牙這一做法實在是太“不人道”了。雖然可以想象蘋果做這一改變的初衷一定是好的,希望一些常規(guī)特性永遠不會被關閉,讓我們在用機時更加省心。可是,這不等于也是剝奪了用戶自主選擇的權利嗎?希望在明年的iOS 12中,蘋果能多站在“強迫癥”用戶的角度考量問題,把這一惱人的問題解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