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手機廠商都在以“機身厚度”為主題進行設計角力。
![](/attachment.php?aid=405338)
拉長機身擴大機內空間,換接口、砍 3.5mm 音頻口和突出攝像頭,這些都是廠商們曾用過的技法。就是這樣逐步進逼,手機才進化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
當然,目前的智能手機也就能夠在厚度上做文章。雖然“全面屏”設計能夠提升機身利用率,降低機身的變大速度。但有一點不變的是,屏幕會隨著使用需求不斷擴大,要是現(xiàn)在要壓縮體積的話,對于用戶和市場來說都不太現(xiàn)實。
所以如果要在手機這個領域上玩體積壓縮,就要向退役已久的“功能機”下手了。
![](/attachment.php?aid=405339)
近日,英國設計團隊 Clubit New Media Limited 推出了一款“全球最小手機” Zanco tiny t1。這款手機也就只比一個硬幣,大一丟丟而已。
根據(jù) SlashGear 的報道,Zanco tiny t1 的機身設計很簡單,傳統(tǒng)功能機的按鍵排布再加上一個 0.49 英寸的極小屏幕就填滿了正面。機身底部附帶了一個 microUSB 接口,這個接口基本上就占據(jù)了底部絕大部分的空間,在這里你就能夠知道手機到底有多小了。
![](/attachment.php?aid=405340)
除了體積, Zanco tiny t1 的重量也非常小。它僅有 13g,也就是比一對 AirPods (單只 4g) 重一點而已。這個大小和重量放在口袋里面,也可能丟了也不知道。
![](/attachment.php?aid=405341)
既然是小機器,那 Zanco tiny t1 里面用的東西只能用足夠小的了。它的電池只有 200mAh,Sim 卡規(guī)格也是 Nano Sim,機身的運行內存和儲存空間只有 32 MB,只能儲存 300 個電話和 50 條短信。這個配置,基本上也可以算是“出土文物”級別了。
Zanco tiny t1 也只是保留了最基礎的功能,支持 2G 網絡的它也就只能發(fā)發(fā)短信和打電話。鍵盤上保留了白光底鍵背光,這樣雖然可以確保你在晚上也能夠看清楚按鍵,但要在這么小的鍵盤上撥號,恐怕也是個麻煩事。就像 SlashGear 說的,你可能要用類似卡針的小棍子去按才能按清楚。
打電話都這樣的話,你就不要指望能在那個 0.49 英寸的 OLED 屏幕上聊 SMS 短信了。
![](/attachment.php?aid=405342)
除此之外,Zanco tiny t1 的小體積機身對喇叭來說也是限制。你在打電話的時候,聲音也未必能夠傳到話筒中。畢竟,這個機身可能還容不下降噪麥克風,肯定也沒有耳機口和藍牙連接。打電話的時候還要在意下周邊的環(huán)境,太吵的話可能也用不了。
這么看起來,Zanco tiny t1 真的只是一個“為小而小”的機器,它能夠給你的也就只有這個極小體積帶來的感官沖擊力。但你是想懷舊玩玩功能機的話,這個體積要用起來還是不那么方便,還不如買一臺諾基亞來地靠譜。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極限設計也就只能夠在功能機上出現(xiàn),F(xiàn)在的智能手機或者是電腦,要做得這么小其實也很不現(xiàn)實。
![](/attachment.php?aid=405343)
雖然,有些概念是能夠把智能手機壓縮成一個手環(huán)的大小,通過投影來展示屏幕。這個方法雖然具備足夠未來感,但投影帶來的問題以及續(xù)航、機身處理能力能不能跟上,這就是設計者需要考慮的。電腦也是,華碩和英特爾都有微型電腦和“計算棒”這一類概念,能夠個人電腦做得足夠小。但必須接入顯示設備才能用,這個就是一個限制。
不可否認,這些都可能是未來的設計方向。但要真正實現(xiàn)起來,還需要些時間。
回到 Zanco tiny t1 這個話題上,這種小機器的誕生也算是設計力的體現(xiàn)。他們在 Kickstarter 上也獲取了 708 個用戶的支持。團隊預計在明年 5 月發(fā)貨,到時候就能夠看到這個小手機的體驗到底怎么樣了。
![](/attachment.php?aid=405344)
前提是,團隊一定要把包裝設計好。不然這么小的體積,在運送過程中真的很容易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