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愛活網(wǎng)
購物刷手機、坐車刷交通卡、進辦公室刷門卡,對我們來說都已習以為常。所有操作都無須設備間有物理接觸,這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要刷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苦了一些馬大哈,出門忘帶了任何一樣,那整天都會一團糟了。既然這些東西都是非接觸式的,能不能直接裝在身上省去麻煩?國外的一些極客早就開始這么做了,最近,一些公司也行動起來,他們做的就是人體芯片植入。
簡單的芯片植入,揮手搞定所有刷卡場景
2017年夏天,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家公司允許員工自愿植入微型芯片,芯片具有快捷支付、開啟公司大門、登錄公司電腦、使用復印機等多種功能。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家公司也在10名志愿者手上植入了一塊微型芯片,刷手就可打開家中大門、乘坐公共交通,還有閑人用它來解鎖手機或電腦,甚至為此改裝汽車和摩托車。瑞典一家鐵路運營公司也推出了植入手中、可以被驗票機識別的微型芯片火車票,現(xiàn)在,瑞典全國已經(jīng)有約3000人植入了這種芯片。一時間,人體芯片植入的大潮似乎已經(jīng)到來。
目前,用于植入人體內(nèi)的微型芯片只有大約一粒米的大小,由金屬芯片和無線天線組成,包裹在生物兼容的無菌玻璃圓柱體內(nèi)。通過一種特制注射器將其植入人體,這種注射器針頭粗細和人體穿刺針相當,一般植入在肉多的拇指和食指之間。
對于這樣改造人體的事情,擔憂的聲音當然不少。除了異物入侵身體后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還有芯片植入后的安全隱私問題。在雇傭關(guān)系中,公司能通過芯片輕易掌握員工的工作效率,甚至可能記錄下員工一天使用多少次衛(wèi)生間,至于被黑客入侵后使用者被跟蹤等同樣也是公眾非常擔憂的問題。
但是考慮到目前植入芯片多采用NFC或RFID技術(shù)實施無線通訊,讀取數(shù)據(jù)范圍僅限20cm以內(nèi),他們本身也沒有配備電池和GPS傳感器,所以跟蹤問題暫時無需擔憂。至于說讀取芯片的設備可能會泄露個人信息,這一風險也不會比日常使用的手機、門禁卡或交通卡更高。在可預見的未來,微型芯片一定會有更強的功能和更廣泛的應用,但這些只是人體芯片植入的初級階段。
懶到不想揮手?意念控制慢慢成為現(xiàn)實
揮手用到的人體芯片植入在技術(shù)上并沒有太大突破,只是把原先已有的功能縮小化植入到人體組織之中,人們對芯片植入的追求當然不止于此,意念控制是下一步的發(fā)展方向,這涉及到了腦機接口的技術(shù)。
腦機接口技術(shù)分非入侵式和入侵式兩種。在腦袋上貼滿電極,通過腦電圖獲得大腦不同區(qū)域電流活動的方法是非入侵式的,而通過將電極陣列植入大腦皮質(zhì)來接收神經(jīng)元信號則是入侵式的。兩種方法目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人腦與外界直接交流。非入侵式方法雖然安全方便,但獲取大腦數(shù)據(jù)的效率和分辨率較低,入侵式顯然能獲得更精確實時的大腦信息。
腦機接口目前已經(jīng)有了實際運用,它通常用來幫助癱瘓或截肢患者。這些病人的運動皮質(zhì)通常是完好的,將一塊含有100個電極的多電極陣列植入患者的運動皮質(zhì)后經(jīng)過一系列測試,計算機能從電極讀取數(shù)據(jù),大致整理出哪些神經(jīng)元觸發(fā)組合對應哪種意圖,這時,電極植入者便能用意念來控制假肢或者外部電腦等。
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下肢癱瘓青年依靠腦機接口,意念控制外置仿生骨骼,為世界杯進行了最特殊的開球。2017年3月28日,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雜志發(fā)表文章稱,他們利用植入式腦機接口讓癱瘓了8年的患者能在機械臂的幫助下吃上土豆泥、通心粉和奶酪。
還有更酷炫的,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對一名55歲的癱瘓病人經(jīng)過近兩年的訓練,讓她從學習操控機械臂開始,最后完成用意念模擬駕駛F35戰(zhàn)斗機!
和芯片結(jié)合后,我們真的還是人類嗎?
雖然已經(jīng)有了一系列成果,但我們對于腦機接口的研究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人腦有850億個神經(jīng)元,而目前能夠植入的電極數(shù)還是太少。 除了技術(shù)上的限制和開顱排異的擔心,還有對人腦機制不了解導致目前實驗只能停留在皮質(zhì)階段。不過這一行業(yè)顯然潛力巨大,所以像我們熟悉的“鋼鐵俠”伊隆·馬斯克、臉書CEO馬克·扎克伯格也開始進入了該領(lǐng)域。
在未來,最先被商業(yè)化的可能就是上述已經(jīng)在病人身上實現(xiàn)的意念控制,隨著芯片讀取腦部信息效率和精度的提高,這部分技術(shù)可以和近年來大熱的AR/VR方向結(jié)合起來。比起語音、手勢等傳統(tǒng)控制方式,意念控制顯然能極大的提升使用體驗。類似應用場景還有智能家居和物聯(lián)網(wǎng),人們可以擺脫智能音箱、電視或冰箱作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樞,大腦就是所有設備的遙控器。
以上對腦機接口的應用只是利用大腦輸出信號,但這條通道還能是雙向的,外界信息也能輸入到人腦。出于對AI的恐懼,馬斯克創(chuàng)立Neuralink,他認為人類想要不被淘汰,唯一選擇就是人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他想要做的,比起上面那些芯片植入要激進的多。馬斯克希望人類腦部植入的芯片不再只是讀取大腦信息,而是能夠大幅提升記憶力,讓人變得更聰明,就像是給電腦加塊硬盤和升級處理器一樣。有類似想法的扎克伯格也表示,未來人們的交流不再是語言、文字、照片、視頻,我們可以通過腦對腦直接交流,每個人的各種感官體驗都可以百分百地通過腦部芯片還原并分享。
上面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實現(xiàn)起來當然很難,除了技術(shù)上的問題,腦部芯片植入對我們的日常倫理和價值觀也將產(chǎn)生巨大影響。如何使用腦部芯片?一項行動究竟該由大腦決定還是算法說了算?存儲在硅基芯片上的記憶是否會被外部虛假植入?更換了記憶我還是我嗎?有許多問題現(xiàn)在仍沒有答案,但我們需要提前準備起來,畢竟當AlphaGo擊敗李世石前,又有誰能想到圍棋這一號稱體現(xiàn)人類最高智力水平的棋類,會被AI如此輕易地攻破,F(xiàn)在,我們真的離人和芯片結(jié)合的時代還很遙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