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動革命”接近尾聲,人類被移動互聯(lián)網重重包圍,生活方式隨之改變。與此同時,智能手機的電話功能已逐漸被“免費”即時通訊應用所取代,并且手機娛樂影音屬性進一步強化,所以數據流量自然成為手機用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不過,隨著互聯(lián)網手機卡的到來,數據流量資費的困擾開始被解除,但是對于筆者來說,直到目前仍沒有享受到這種福利,因為我是一名中國移動“情懷”用戶。

情懷不能當飯吃,這句話用來形容“我的手機卡”來說最合適不過了,來看看筆者近六個月的資費詳情:(2017年9月和10月份是本人每月實際消費,從11月開始通過其他平臺進行數據流量充值,所以移動數據顯示只有低消的68元)

本人是每月180分鐘通話+6GB數據流量的套餐標準,作為對比,如果我更換為聯(lián)網手機卡(這里以“騰訊大王卡”為例),則可以省下不少錢。
騰訊大王卡
省內用戶每月資費:19元月費+18元語音費+30元流量費(約23.4GB)=67元;
省外用戶每月資費:19元月費+18元語音費+60元流量費(約23.4GB)=97元。
即使每月消耗的是全國流量,其實際資費也不過97元而已,但是卻可以使用近25GB的數據流量,這與6GB數據流量體驗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由此可見,互聯(lián)網手機卡既省錢,又能吃得飽。
想“逃離”,但中國移動不想放我
其實,中國移動也推出了互聯(lián)網卡,但是比起中國聯(lián)通、電信與互聯(lián)網公司合作推出第三方互聯(lián)網卡要雞肋一些。
第一款是小魔卡——上海當地互聯(lián)網套餐卡,目前并不在其它地區(qū)開放辦理。第二款是“任我用”套餐(無限流量),套餐資費從188元起步,還有288元價位檔,當然這是針對新用戶的;而針對老用戶推出的是238元的套餐。不管是哪個資費套餐,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都有些不實用。
可能有的小伙伴會說,你轉投其他互聯(lián)網手機卡(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陣營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本人何嘗不想啊,本人手機號綁定的銀行卡以及重要應用注冊賬號不少于60個,解除綁定并且重新重新綁定新手機號,想想都是一個可怕的大工程;并且還需要重新告知家人、朋友以及客戶新更換的手機號碼;相信很多中國移動手機卡的小伙伴都會有同感。但是如果可以“攜號轉網”,換手機卡帶來的困擾都可以被解決。
攜號轉網大家應該知道吧?就是號碼可攜帶、移機不改號,一家移動電信運營商的,比如持有移動號碼的手機用戶,轉入中國電信或中國聯(lián)通,享受中國電信或中國聯(lián)通提供的電信運營服務。但是對于開放攜號轉網這件事,筆者認為中國移動不會同意;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第一批攜號轉網試點在天津、海南啟動。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攜號轉網試點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實施。從工信部數據顯示來看,截止2016年6月底,開展攜號轉網試點的五。ㄊ校┕灿谐^45萬用戶使用了號碼攜帶服務。
其中,中國電信攜入16.8萬,攜出6.6萬,凈增用戶10.2萬;中國移動攜入16.2萬,攜出25萬,凈增用戶-8.8萬;中國聯(lián)通攜入14.7萬,攜出16.1萬,凈增用戶-1.4萬。從結果來看,轉入中國電信網絡的用戶最多,而中國移動的用戶流失率最高。
再來看一組數據:

截止到2017年年末,中國移動4G用戶累計6.49億人,而中國電信4G用戶、中國聯(lián)通4G用戶分別僅有1.82億人、1.74億人;如果以攜號轉網試點的五。ㄊ校閰⒖紭藴,開放攜號轉網后,中國移動將會用戶流失是巨大的,其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不妨猜測,中國移動必然會抵制攜號轉網的全面開放。
此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報告曾直白地指出,用戶攜號轉網難度大,而究其原因,是運營商為避免用戶流失,通過技術手段人為設置各種門檻,阻止用戶攜出。所以,攜號轉網試點近7年仍未全面放開,這背后最大的阻礙者就是運營商。
除了“身不由己”,也有好消息
不過,對于消費者似乎也有好消息,2017年8月,工信部在一份“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在2020年全國范圍內推行攜號轉網服務。另外還有消息稱,工信部將開展“異網漫游”試點,用戶可在保持號碼不變、歸屬運營商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其他運營商的網絡。打比方來說,在聯(lián)通信號弱、移動信號強的區(qū)域,聯(lián)通用戶可使用移動的網絡。
不管是攜號轉網還是異網漫游,成為現(xiàn)實都將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我們可以以取消漫游資費來做參照,國內漫游費伴隨手機用戶20多個年頭,堪稱化石費用,但是去年在國家強令要求下,很快就被取消了;所以說,攜號轉網、異網漫游或許也會通過類似方法成功實現(xiàn)。
如果攜號轉網最終能夠全國落實,對于用戶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有了流通選擇業(yè)務的自由,以前賣方強勢運營商說了算的時代將成為過去。自由競爭的市場,不管是在資費還是在服務水平上,幾大運營商都要展開積極的調整來吸引用戶,最終不管是資費下降還是服務提升獲利的還是消費者。
如果攜號轉網全面開放,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來說,也是一大利好,因為在4G時代,兩者就確立4G網絡共享、融合發(fā)展的策略,能夠想象,攜號轉網開放后,中國聯(lián)通與中國電信之間的用戶攜出與攜入必將十分活躍,變得更加頻繁。而對于中國移動來說,如果舍不得讓利,一旦攜號轉網全面放開,用戶的選擇更多樣更自由,中國移動估計要哭暈在廁所。
最后,對于攜號轉網大家怎么看?如果攜號轉網全面開放,你們會投到哪家陣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