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我喝著紅牛看蘋果WWDC開發(fā)者大會,一邊讀著朋友對iOS 12的吐槽,一邊笑出聲。
越來越像Android。
沒貨了沒貨了。
應該是科技史上頭一次演示舌頭的吧。
![](/attachment.php?aid=432354)
從常規(guī)的系統(tǒng)加速、應用啟動更快,到Animoji動話表情的“升級版”,自定義動話表情Memoji——iOS 12新增的一些功能的確沒有太大新意,無論是都不足以讓人像在看蘋果秋季發(fā)布會那樣興奮。當然,WWDC從來也不是那種讓人特別激動的互動,如果你不是資深開發(fā)者,應該感受不到那種腎上腺素的涌動。
然而即便和往屆WWDC相比,今年的開發(fā)者大會也未免太過于無趣。低齡和搞笑的新功能擠占了發(fā)布會一大半的內容,剩下的是看似革命性,其實早在兩三年前就被其它硅谷甚至中國公司發(fā)布過的老技術。看完發(fā)布會,很多人吐槽,這屆WWDC沒有什么真正創(chuàng)新的內容。然后是老生常談——蘋果已經無法繼續(xù)創(chuàng)新了。
拋去吐槽,我開始思考,蘋果碰到的創(chuàng)新瓶頸,算不算“江郎才盡”了呢?
蘋果耐心布局的AR社交大棋
在iPhone X之前,蘋果沿用了四代相同的硬件設計,這在中文互聯網上被吐槽為“科技以不換殼為本”。而到了iPhone十周年放出大招的那天,大家才明白,原來蘋果是在等待時機。在自己當家本事——硬件上,蘋果是很有耐心的,在兩三年的時間尺度上,它可以不在乎消費者和業(yè)界的批評。
這種耐心,今天我們在軟件上也看見了:從通知管理,到把iOS應用移植到Mac上,從相機特效,再到Memoji,這些產品和功能大多雞肋、無趣,像擠牙膏一樣。但蘋果仍然對于把它們放出來沒有任何顧慮。
特別是Animoji和Memoji,大多數消費者稱贊一下技術的發(fā)達,再錄一個視頻笑一笑,罷了。至少在蘋果最重要的市場,沒有人使用iMessage的中國,蘋果花這么大功夫做的Animoji,注定淪為“一次性”功能。
不,在我看來Animoji只是大棋里的一小步。
此次iOS 12有兩個新特性,Memoji和支持最多32人在線通話的FaceTime。前者是Animoji升級版,在模仿動物的基礎上,用戶現在可以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人臉。設置條件更豐富,你能選擇自己的發(fā)色和眼鏡等等;而加入舌頭的實時模擬,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比如,下圖的最上面就是蘋果CEO庫克給自己設計的Memoji。
![](/attachment.php?aid=432355)
當蘋果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奇演示FaceTime時,屏幕上的用戶都貼著虛擬頭像,我暗暗感嘆——如果這就是未來的話,那么未來已來了。
我猜測蘋果的未來可能是增強現實社交。結合Memoji,以及iOS 12的ARKit 2演示(樂高),我們有理由推測蘋果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在為AR社交做準備。但目前AR相關硬件發(fā)展速度有限,AR社交距離真正實用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蘋果向來的策略都以保守為上,因此邁著小碎步向前進也不足為奇。
AR社交已不是新聞。在今年的F8開發(fā)者大會上上,Facebook花了很大精力修繕AR開發(fā)者平臺“相機特效”(Camera Effect),目的就是讓開發(fā)者們帶著用戶一起把AR社交做起來。雖然今年蘋果在表面上和Facebook不和(甚至今天還給Safari加入了反制Facebook的功能),在AR社交這件事情上應該是英雄所見略同的。
躲不開的安迪比爾定律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前者指英特爾前CEO安迪·格魯夫,后者指微軟前CEO比爾·蓋茨。安迪比爾定律的意思指的是: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件消耗掉了。
這可以概括當今的IT和手機行業(yè)的現狀。硬件上,所有手機廠商碰上了瓶頸,與之共同發(fā)展的軟件生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除了Google在用人工智能技術為Android帶來新功能之外,其他很多手機公司的手機軟件更新主要還是擠牙膏似的小修小補。
相較于競爭更加激烈的Android陣營,蘋果面對這種狀況則是不緊不慢。去年它收購了iOS效率神器Workflow,這才有了今天iOS 12的Siri新功能“快捷方式”(shortcut)。至于通知分組管理、手機使用數據監(jiān)控功能,FaceTime多人通話等等,都是Android已經有的特性,很難反駁“抄襲Android”的觀點。
![](/attachment.php?aid=432356)
實際上,受限于平臺的封閉性,功能方面蘋果一直都不是領先者,Android和iOS其實是相互學習的一對。不過硬件的設計蘋果一直是業(yè)界的標桿,iPhone X的外形幾乎統(tǒng)一了Android陣營的外觀。如果相互學習的氛圍能夠良性循環(huán),其實更有利于刺激創(chuàng)新,Android陣營有更大幾率擺脫“iPhone不更新就不知道怎么設計”的尷尬境地。
iOS也得益于其封閉性,擁有較為完善的生態(tài),能夠為用戶提供穩(wěn)定且優(yōu)質的使用體驗。相似的功能下蘋果可以說服用戶使用iOS,而非Android。因此大家對于iOS 12基礎更新的吐槽也只能是吐槽罷了,蘋果依然會笑到最后。就算iOS 12沒有暗色模式,還不是得照樣升級?
對了,此前有消息稱蘋果有計劃將iOS與macOS相融合,與蘋果最新公布的開發(fā)者計劃契合了。根據計劃,明年蘋果開發(fā)者將可以更輕易地把iOS應用轉移到macOS上。這或許會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系統(tǒng),比如說在電腦上用觸屏,就像……蘋果版Chromebook那樣,即可以使用桌面應用,也可以安裝Android應用。
當然,你也可以說像蘋果版T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