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托馬斯白
大家好。
1、好久沒寫文章,今天聊回智能手機。
有朋友問我,怎么看vivo的NEX和OPPO的Find X。
我回復了四個字:值得尊敬。
朋友又問,蘋果如果下半年不“跟進”,是不是藥丸了?
想起最近在知乎和微博上看到的一些評論,類似的觀點并不鮮見:
蘋果的notch屏實在是丑,小米華為等一眾廠商又紛紛跟進,此時OV的大膽創(chuàng)新率先去掉了丑陋的劉海,真正實現了“真全面屏”,這將顛覆行業(yè),甚至超越蘋果。
跟進?我當然不同意這個觀點咯。
先說結論,話還是應該說完整:我覺得OV值得尊敬,但是這兩款產品的定義,不符合奧卡姆剃刀定律。更不用說超越蘋果了。
2、什么是奧卡姆剃刀定律?
八個字: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讓我們看看OPPO和vivo為了追求“真全面屏”,分別付出了什么代價:
vivo的NEX將前置攝像頭做成了一個可伸縮的機械結構,每次開啟需要一秒鐘左右的時間升起鏡頭,再花一秒鐘關閉。
OPPO的Find X則是將前后攝像頭均設計為一體化升降結構,同樣在任何需要使用攝像頭的場景下,均需要等待鏡頭升起。除此之外,由于Find X采用了結構光面部解鎖,這個升降結構在你每次解鎖手機時都需要升起再降回。
簡單地說,vivo和OPPO均采用了機械結構創(chuàng)新的方式,把攝像頭隱藏起來,以實現正面的全面屏設計。而這種機械結構實際上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首先是厚度的增加。機械升降機構不論設計得多么精巧,都會大大擠壓手機內部寸土寸金的堆疊空間。其直接結果就是厚度的上升,以及單位厚度下電池容量的減少。
更不用說因為增加這個機構帶來的可靠性風險,以及這種升降帶來的體驗上的減分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前置攝像頭無法快速響應,這兩款手機在使用人臉解鎖時體驗不可能很理想。而基于面部識別而可能延展的所有AI應用,都將變成不可能。
這些機構的設計,是不是有難度?是不是比其他“ 不思進取”的安卓廠商照搬iPhone X的notch屏要更值得尊敬?
是啊,所以我說了,如此進取、在研發(fā)上敢于投入的廠商,值得尊敬。
但是,從實現全面屏的結果上看,追求“edge to edge”設計的蘋果可能才是最優(yōu)解。
3、OPPO和vivo的全面屏方案,Apple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如果有機會黑進蘋果的設計實驗室,你可能會看到500種更精彩的實現“全面屏”的方案。
誰知道那幫全球頂級的結構設計師拿著頂薪,在Cupertino的圓形辦公室里會想出什么天馬行空的方案來?
那么蘋果為什么沒有選擇這些方案呢?
因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很多喜歡強調“設計”的公司,都會掉進這樣的怪圈。
還有人記得錘子T1的對稱式按鍵嗎?
完全冗余的一套按鍵,同樣會帶來工程上的浪費和堆疊上的難度。
T2的隱藏式SIM卡槽,看似簡潔的設計,實際上也給堆疊帶來的負面影響。
以上兩個設計在堅果系列里再也看不到了。
4、與大眾的認知有所不同,其實蘋果從來就不是一家設計優(yōu)先的公司。
蘋果是一家體驗優(yōu)先的公司。為了用戶體驗,設計反而是首先可以被犧牲掉的東西。
iPhone 6是第一款攝像頭有著丑陋凸起的手機。當越來越薄的機身和不妥協的攝像模組必須有的厚度產生矛盾的時候,蘋果并沒有選擇為了更好的ID設計而妥協掉更大Pixel的攝像頭Senser,而是大膽的凸起。
iPhone 6也是第一款有著丑陋白帶的手機。但是很快各個手機品牌發(fā)現,原來要做成Unibody,白帶是唯一最簡潔的選擇。于是很快,市面上充滿了各種有白帶設計的智能手機。
蘋果的攝像頭一直都放在左上角。為什么不像一加一樣,把攝像頭居中?對稱不是最美的嗎?
還是因為堆疊。如果攝像頭居中,電池尺寸就會受限。整機厚度也無法做到最優(yōu)。那么此時,該在左上角,就在左上角,毫不含糊。
類似的選擇還有很多:iPhone從4開始,就是平板造型,一直到現在也是。為什么不做楔形后蓋,讓手機的握持感更出色?
因為寸土寸金啊。做過產品堆疊的內行都是知道,楔形后蓋內部被浪費的體積究竟有多驚人。
請注意,這里并不是說蘋果是一家可以輕易妥協的公司。如果看過蘋果為MacBook楔形外殼全新設計的電池形態(tài),你就會驚嘆這家公司深不可測的研發(fā)實力和產品定義水平。
Apple的設計哲學是,設計服務于用戶體驗。
那么,誰來定義用戶體驗的優(yōu)先級?過去是喬布斯,現在也許是Jonny Ive。
喬布斯時代,美就是用戶體驗。鏡面不銹鋼最美,那就用鏡面不銹鋼。至于磨損,那是每一臺iPod獨特的花紋;iPhone 4的不銹鋼中框信號有問題?換個角度握。
為什么蘋果可以定義用戶體驗?因為蘋果是智能手機行業(yè)的創(chuàng)立者和絕對領導者。
蘋果甚至可以定義美。
白帶,劉海,凸起的攝像頭。只要蘋果采用了的設計,很快就會變成標準。就連由于劉海的堆疊問題而被迫豎置的攝像頭也引起了幾乎所有廠商的快速跟進。
5、說回全面屏吧。
蘋果的全面屏,是符合蘋果“edge to edge”的極致設計理念的。iPhone X的上下左右邊框的寬度,完全一致。
這么多品牌跟蘋果比額頭大小,比“真全面屏”,你有看到任何一家敢跟蘋果比下巴嗎?
因為天線設計的原因,目前還無人可以達到蘋果的設計水準。
蘋果巨大的劉海里,塞下了跟XBOX Kinect幾乎一樣復雜的大量傳感器:
如果幾年內,這種原深感攝像頭還無法完全收縮不見,而不得不在全面屏上挖一個劉海出來時;
如果前置攝像頭結合AI的應用場景和想象空間會遠大于繼續(xù)使用指紋解鎖方案時;
那就挖一個劉海出來吧。
這恰恰是蘋果公司偉大的地方:做出正確的選擇,哪怕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么說吧,各位姑且一聽:以蘋果手機目前的領先優(yōu)勢,不存在被手機品牌內部超越的可能性。
只有被外部破壞性顛覆的可能。
那時,也就是整個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