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BSC 移動通信論壇
搜索
登錄注冊
網絡優(yōu)化工程師招聘專欄 4G/LTE通信工程師最新職位列表 通信實習生/應屆生招聘職位

  • 閱讀:557
  • 回復:0
三星被印度吸引,正離開中國?
mao_mao
論壇副管
鎵嬫満鍙風爜宸查獙璇? style=


 發(fā)短消息    關注Ta 

C友·鐵桿勛章   管理·勤奮勛章   C友·進步勛章   管理·優(yōu)秀勛章   C友·貢獻勛章   “灌水之王”   紀念勛章·七周年   管理·標兵勛章   活動·積極勛章   財富勛章·財運連連   財富勛章·大富豪   財富勛章·小財主   專家·終級勛章   財富勛章·神秘富豪   C友·登錄達人   紀念勛章·五周年   財富勛章·富可敵國   財富勛章·財神   財富勛章·富甲一方   財富勛章·鉆石王老五   活動·第二屆通信技術杯   紀念勛章·六周年   活動·攝影達人   紀念勛章·八周年   紀念勛章·九周年   紀念勛章·十周年   C友·技術大神  
積分 428896
帖子 85070
威望 5263601 個
禮品券 5423 個
專家指數(shù) 3546
注冊 2009-4-24
專業(yè)方向  移動通信
回答問題數(shù) 0
回答被采納數(shù) 0
回答采納率 0%
 
發(fā)表于 2018-07-24 14:45:50  只看樓主 

2018-07-23 17:10:49    創(chuàng)事記 微博 作者: 瞭望智庫    我有話說(22人參與)

 

  歡迎關注“創(chuàng)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汪濤 瞭望智庫特約國際觀察員

  7月初,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與印度總理莫迪一起,參加了三星電子在印度德里諾伊達(Noida)工廠的擴建投產儀式。

  位于諾伊達81區(qū)的這個三星工廠其實早在1995年就開始生產了,這次產能擴建成本為491.5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48.4億元),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生產工廠。

  三星目前在印度每年可生產6000多萬部智能手機,如果新工廠完全竣工投入使用,三星在印度的手機年產能將翻番,增加到1.4億多部。

  三星諾伊達工廠員工7萬人,原有產能為每月500萬(每年6000萬),擴建后產能為每月1200萬(每年1.44億)。

  早在今年4月份,三星就正式關閉了其在中國大陸唯一一家網絡設備生產企業(yè)——深圳三星電子通信公司,并遣散320人左右。縱觀這幾年,三星在中國的用工人數(shù)也是不斷大幅跌落,工廠也漸漸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地區(qū)。

  現(xiàn)在,三星又在印度加大生產,這是不是說,類似三星的大量外資企業(yè)正大量逃離中國,轉移到印度?

  印度又能否像中國一樣,把外商投資作為推動國家工業(yè)化崛起的巨大力量?

  1

  外資企業(yè)并非簡單轉出中國

  4月底,三星關閉了在深圳的工廠,約320人被遣散,而縱觀這幾年,三星在中國的用工人數(shù)也是不斷大幅跌落,工廠也漸漸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

  比如越南,目前三星是越南最大的外來投資企業(yè),已經在越南的8家工廠總計投資了173億美元,在印度擴建的工廠投產前,越南已經是三星最大的手機生產企業(yè)所在地。三星電子在越南的出口額也達到了540億美元,竟然占到越南總出口額的四分之一左右。

  除了三星,很多其他在中國的外資企業(yè)也不斷撤出,轉向越南、印度等地。

  那能不能說相關外資正在全面撤出中國呢?沒那么簡單!

  就在今年3月份,三星宣布將在中國西安正式開建NAND閃存(計算機閃存設備)生產線,該筆投資額為70億美元。要知道,印度三星工廠擴建的投資是7億美元多,兩者可是一個數(shù)量級的差距。

  此外,早在2015年,為了順應中國新能源車的發(fā)展需要,三星、LG等韓國企業(yè)也在中國大力投資建設了鋰電池生產廠。

  由此可見,三星并不是全面撤出中國,而是選擇性地有出有進,并且在中國的投資活動從原來組裝等低技術的生產,轉向了材料和芯片等更高技術的生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上升,的確促使很多企業(yè)低附加值的生產活動向國外轉移,但同樣有很多企業(yè)把一些生產活動由中國沿海不斷轉向中國內地,帶動了中國內地生產水平的提高。

  可以說,外資企業(yè)并不是簡單地轉出。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三星電子通訊公司前身為深圳三星科健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26日,是一家中外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韓國三星電子株式會社為控股股東,持股95%,上海聯(lián)合投資有限公司持有5%。

  2

  印度制造業(yè)開始入門

  莫迪政府近幾年大力推進“印度制造”,成效顯著,尤其是移動通信,成為印度經濟發(fā)展中最大的亮點,這也是三星看好印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幾年,印度移動用戶數(shù)的增長速度并不比中國的發(fā)展過程慢。

  據(jù)印度電信管理局(TRAI)數(shù)據(jù)顯示,至2018年3月底,印度電信用戶數(shù)量為12.0622億,電信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92.84%。其中移動電信用戶滲透率為91.09%,相當于基本上都是移動用戶,固網用戶極少,滲透率僅為1.76%。同期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105.8%,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3.7%。中國雖然還是多一點,但基本上可算是相同水平了。

  印度在人均GDP僅為中國五分之一的條件下,實現(xiàn)了與中國基本相同的電信普及率,這是很不錯的成績。后來者Reliance Jio(印地語中意為“直播生活”)憑借極其雄厚的財力,于2016年9月投入運營后采取“初期完全免費,正常運營后全球最低流量價格”的極端商務策略,快速將印度電信市場的潛力挖掘干凈,該運營商從接近于零開始起步,不到短短的2年時間內就獲得了1.17億用戶。

  由此也帶動了手機產業(yè)的發(fā)展,2017年印度智能手機年銷量達到1.24億部,同比增長14%。

  事實上,在三星擴大在印度的手機產能之前,幾乎所有中國手機廠商都已紛紛進入印度市場。2014年9月以來,印度已經有40座手機工廠投產。原來以中國為主要制造基地的電子代工企業(yè)也已經紛紛進入印度,比如緯創(chuàng)資通、偉創(chuàng)力、富士康集團等。

  印度生產的手機產量急劇增長,使得印度迅速超過越南,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國,其產量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14年的3%,急劇上升到2017年的11%。而由于印度本地手機產量的急劇增加,其進口手機的數(shù)量在2017年下降了一半。

  手機在印度的生產成功,一方面是手機市場本身的巨大牽引力,另一方面,手機畢竟是一個高價值的小件產品,對交通運輸?shù)膲毫ο鄬^小,采用空運都比較劃算。筆者當年在印度時,就曾采用包機形式從中國將手機空運發(fā)貨到印度,彩電、洗衣機等產品那是絕不可能這么干的。

2017年第四季度印度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2017年第四季度印度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

  在印度市場上,中國品牌不斷崛起,小米成為印度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在全部智能手機銷量中,中國品牌已經占據(jù)半壁江山。因此,印度手機市場和生產的發(fā)展并不能僅僅理解為是對中國的威脅,它也是中國相關產業(yè)發(fā)展的很大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印度的手機生產基本上全是散件組裝,印度本土還沒有原器件、模具等生產配套能力。印度能否學習中國,以整機組裝為牽引,逐步發(fā)展到上游原器件的生產,我們還需要繼續(xù)觀察。

  但是,印度政府從2017年12月開始,將智能手機的基本關稅從10%上升到了15%,2018年2月又上升至20%,4月份又對包括電路板、攝像頭模塊在內的電子元件征收了10%的關稅。這樣的政策,無疑會促使手機上游電子元件和整機在本地的生產。

  印度政府看來已經學會了中國政府的產業(yè)發(fā)展經驗。如果他們利用手機市場規(guī)模在本土實現(xiàn)上游配套的發(fā)展,未來的確有可能形成全產業(yè)鏈的生產制造能力。在這方面,我們不可太小看印度。中國要想長期維持相對印度的產業(yè)和技術梯度優(yōu)勢,需要大力加快提升自己的產業(yè)層次。印度人降成本的能力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中國制造主要以成本戰(zhàn)略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可能在未來會逐步地被印度制造所終結。

  15年前的2003年,筆者在將通信設備出口到印度時,當?shù)鼗锇閮H僅為到達減少關稅及國內稅收的目的,就裝模做樣地在印度東部的小城雅蘭建了一個所謂的“工廠”。這個工廠僅僅是一個用土磚修建的農家院,一條長長的土路通到這個農家院里,院外邊都是水稻田。當時我把整個工廠的視頻拿回公司給同事看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那時侯印度政府和社會就不斷在喊要發(fā)展印度制造,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進展卻極為緩慢,甚至一些本來有的制造業(yè)還在破產退出。但是現(xiàn)在,經過這么多年的修煉,印度在制造業(yè)發(fā)展上看來已經開始入門了。

  3

  外商投資能否推動印度工業(yè)化崛起?

  既然三星等外資企業(yè)把部分生產活動轉移到了印度,印度的制造業(yè)發(fā)展也初見成效,那么印度能否像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一樣,利用外資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的崛起呢?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三星在印度的工廠其實23年前就有了,這次擴建只是提升1倍的產能,除了摘得“世界最大”這個名頭外,并不能就此作太多聯(lián)想。

  但是,印度的確很早就認識到了發(fā)展工業(yè)的重要性,只是這個過程遠不像中國過去幾十年那樣順風順水——

  中國1990年到2017年的工業(yè)平均增長率為12.37%,而印度1994年到2017年的這一數(shù)據(jù)只是6.61%。

  不能說印度發(fā)展工業(yè)沒有成就,只是速度比他們的意愿差很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發(fā)展工業(yè)生產需要有良好的交通等基礎設施。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工業(yè)化的過程中,政府普遍明白了“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至今“鐵公基”等基礎設施的投資甚至多到了需要限制的程度。

  但印度土地私有的問題極大限制了基礎設施的發(fā)展。

  為什么印度移動通信發(fā)展極快,固定網絡發(fā)展卻很慢?為什么印度航空業(yè)發(fā)展極快,鐵路和公路發(fā)展卻很慢?因為一旦涉及到征地,在印度就很麻煩。

  其次,印度過度追求最低價的商業(yè)文化,導致工業(yè)生產利潤較低,只能無限壓榨成本,使得其工業(yè)生產水平很難提升。

  再次,與其他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不同,中國能容納工業(yè)生產的空間太大。

  當某個層次的工業(yè)生產因成本上升后,一般會向外轉移。這個普遍規(guī)律在中國同樣適用,但中國可以向內地轉移,而不一定馬上轉移到國外。

  因此,與印度競爭的不是整個中國,而是中國的中西部地區(qū),它們把本可能從中國沿海轉到印度的生產環(huán)節(jié)截留了。這使中國可享受到的整個工業(yè)化和產業(yè)升級轉移的過程遠比其他國家長得多。

  在中國中西部還沒充分發(fā)展完之前,印度、越南等國把中國工業(yè)生產能力吸引過去的努力都不會那么順利。尤其中國的上游配套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替代的。

  中國在剛改革開放時,大量發(fā)展的是紡織業(yè)、以彩電為核心的家用電器、玩具、日化產品、副食品、家具、建材等。

  中國原本工業(yè)門類就相對較為齊全,在此過程中引進的外資又從組裝不斷向原器件、模具、機床等各個領域擴展,到現(xiàn)在甚至已經在向尖端的核心技術領域邁進。

  最后,中國建設經濟特區(qū)的發(fā)展模式,印度很難復制。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抓住了歐美、日本、東南亞等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向外轉移的機遇,推出一系列沿海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更早的經濟特區(qū)政策,都相對順利地獲得了巨大成功。

  印度也想學中國搞經濟特區(qū),但因為各個邦誰也不讓誰,結果一下搞出29個經濟特區(qū)。

  事實上,中國的經濟特區(qū)當中,最終主要是深圳更加突出,原因也很明顯:

深圳靠近香港,承接來自香港的投資比較成功;

 

廈門和汕頭經濟特區(qū)本意是想承接來自臺灣地區(qū)的投資,但因很多年沒有直接與臺灣地區(qū)通航的條件,臺灣地區(qū)到大陸還要繞道香港,因此位置優(yōu)勢基本發(fā)揮不出來;

 

珠海特區(qū)想承接的澳門資源太有限,因此遠不如深圳發(fā)展得快。

  這種發(fā)展表明,經濟特區(qū)的成功與否并不完全是一個政策問題,而是深刻依賴于其想承接地區(qū)的資源狀況。

  印度搞的經濟特區(qū)也是廣泛分布在印度各地,與想承接的資源完全不搭界。因此,它們所能達到的實際功效與中國的經濟特區(qū)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過,既然印度不斷在做著努力,也不會一點成效也沒有。

  比如,距離孟買200多公里的城市浦那(Pune),100多個農場主把他們的土地聯(lián)合起來,統(tǒng)一規(guī)劃,成功地建設了一個很不錯的經濟開發(fā)區(qū)Magarpatta City,在印度國內也很有影響。筆者去過那里很多次,印象很不錯。其規(guī)劃和建設與中國很多省會級城市的開發(fā)區(qū)可以有一比。

  從谷歌地圖上下載的Magarpatta City中心綠地的照片,其環(huán)境建設之優(yōu)美完全改變人們對印度臟亂差的印象。

  4

  印度能追趕上中國嗎?

  中印經濟實力對比在很長時間內都會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客觀地說,印度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在發(fā)展中國家里算是相當好的,與中國相比要多方面地看待。

  如果僅從過去近20年的宏觀經濟發(fā)展狀況來看,中印之間的差距是在不斷擴大,而不是縮小。

  但這個狀況在最近幾年已經逐步趨于穩(wěn)定,甚至印度相對中國的比例開始在上升。2017年印度的經濟總量相當于中國2006年左右,也就是10年多一點的差距。

  這個差距并不是多么遙遠。如果印度經濟活力更進一步釋放,未來慢慢拉近與中國的差距是可以預料的。

  問題只是,10年的差距并不是說10年后就可趕上,那得是中國完全停下來不動了才行。中國現(xiàn)在的經濟增長率與印度不相上下,所以印度真要趕上中國,現(xiàn)在來看還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如果中印增長率一直就是這樣差不多的水平,那意味著他接近于永遠趕不上。對于中國來說,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對本帖內容的看法? 我要點評

     
    [充值威望,立即自動到帳] [VIP貴賓權限+威望套餐] 另有大量優(yōu)惠贈送活動,請光臨充值中心
    充值擁有大量的威望和最高的下載權限,下載站內資料無憂

    快速回復主題    
    標題
    內容
     上傳資料請點左側【添加附件】

    當前時區(qū) GMT+8, 現(xiàn)在時間是 2025-01-10 22:07:15
    渝ICP備11001752號  Copyright @ 2006-2016 mscbsc.com  本站統(tǒng)一服務郵箱:mscbsc@163.com

    Processed in 0.45186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聯(lián)系我們 - 移動通信網 - 移動通信論壇 - 通信招聘網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