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10:49:35 創(chuàng)事記 微博 作者: 量子位

歡迎關注“創(chuàng)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李根 栗子 問耕
來源:量子位(QbitAI)
Google(又)做壞事了。
剛剛,美聯(lián)社發(fā)布調查報道稱,Google旗下安卓會自動存儲用戶的位置數(shù)據(jù)。這家搜索巨頭、AI大廠,仍在偷偷記錄你的位置信息。即便你已經在隱私設置中,關閉了位置記錄。
iPhone用戶別笑。
不止安卓,只要你在iPhone中安裝使用了Google系應用或服務,結果也如出一轍。
Facebook隱私數(shù)據(jù)事件在前,這一發(fā)現(xiàn)自然迅速引發(fā)軒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層浪。
Google知道你去了哪里
實際上,美聯(lián)社揪住的Google隱私問題涉及兩個方面。
第一,涉及位置使用的服務和App,如Google地圖和安卓上的每日天氣更新服務等。
Google都會事先進行申請和提醒,也就是你最初的勾選的“同意”和正在被使用位置的提醒。

但這些位置隱私被使用后,卻不會自動刪除,它們會成為歷史記錄躺在那里,成為你日;顒榆壽E的一部分。
美國人認為,這會帶來隱私風險,而且有例可循。
之前在北卡羅來納州曾發(fā)生過一起兇殺案,最后警方就是通過案發(fā)地附近的設備的“歷史位置”確定的嫌疑人。
這種隱私隱患,讓老美非常擔憂。
更重要的問題是,即便你關掉了位置記錄的選項,但也不代表Google不會使用你的位置。
在你使用一些Google應用時,沒有位置數(shù)據(jù)使用的詢問,但卻會自動為之。
比如你就隨便使用Google搜索“巧克力餅干”、“兒童科學套件”,談不上需要使用位置,但你的位置信息,還是會被精確到經緯度來記錄——并存儲到你的Google帳戶中。
對于這種行為,老美決不能接受。
他們的態(tài)度是,如果Google確實打算讓用戶“位置記錄”和相關數(shù)據(jù),那就應該嚴格嚴謹,在用戶關閉后同時關閉保存位置記錄的地方。
而且停止安卓設備一切收集位置信息和進行標記的行為。
美聯(lián)社甚至還進行了實際操練演示。
他們讓普林斯頓的研究員Gunes Acar帶著一部關閉了位置記錄的安卓手機正常活動,最后導出他的Google帳戶。
然后Gunes Acar去過哪里就清晰可見了。
△ Gunes Acar行動視圖
把他的位置信息連起來,就是一幅行動隱私地圖啊。包括Acar的火車通勤、兩次前往紐約、參觀公園、切爾西市場、餐廳、中央公園活動和去了哈雷姆。
所以Google說的“可以關閉”沒啥用。
前科未平
實際上,Google偷偷收集你的位置隱私信息,早已不是頭一回。
去年11月,這家以不作惡著稱的公司,被曝光即便用戶禁用了位置服務,不開啟任何App,Google還是會照樣收集安卓用戶的位置信息。
甚至,你都沒插SIM卡,也防不住。
據(jù)Quatz當時的調查,上述舉措統(tǒng)統(tǒng)無效,安卓手機會默默收集有關用戶的位置數(shù)據(jù),一旦聯(lián)網,即刻發(fā)回給Google。
△ Qz說安卓會默認收集位置信息并聯(lián)網共享
從2017年初以來,安卓手機一直在搜尋附近手機基站的地址,然后把數(shù)據(jù)偷偷發(fā)給Google。用戶的位置信息,甚至行程信息,都被Google一手掌握。
面對證據(jù),Google承認了自己的這種做法。
為什么要這么干?
Google官方解釋稱,從去年1月開始通過用戶的手機收集基站信息,目的是通過基站定位數(shù)據(jù)“進一步提高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性能”。
不過,拿到基站定位信息到底能改善什么,Google始終沒有明確表態(tài)。
據(jù)報道,這個方法不受手機模式或者手機廠商的限制。所以,手機重置為出廠設置也沒用,如上所述,禁用位置服務也沒用,不裝SIM卡也沒用。
這個事件在國外引發(fā)了大眾的恐慌。安全專家也表示不可理解Google的做法。
顯而易見的是,這些信息能夠幫助Google更好的推送廣告,具備相當?shù)纳虡I(yè)價值。然而更大的風險在于,一旦這些位置信息被其他監(jiān)控軟件或者黑客掌握,用戶的利益可能會被進一步侵害。
當時Google表示,從未利用過這些數(shù)據(jù),而且正采取措施結束這種做法。

誅心之論:Google為廣告增長
那為啥在位置隱私數(shù)據(jù)問題上,Google被一而再擰出來呢?
美媒的說法是:為了廣告更精準,為了營收增長。
而且這種誅心之論并非無稽之談。美聯(lián)社說,從2014年以來,Google就證明了利用位置信息推動在線廣告流量方面的有效性,而且這個位置信息嚴重依賴于用戶的位置歷史記錄。
2017年一年,Google廣告營收達到了954億美元,增長了20%之多,被認為跟位置相關信息利用緊密相關。
并且就在7月舉行的Google營銷峰會上,Google還推出了一款針對本地廣告新工具,可以通過位置信息使用,讓用戶看到線上廣告后,前往附近的實體店。
換成中國人民熟悉的概念,叫O2O或新零售。

位置記錄怎么關?
Google給出的回應是,位置數(shù)據(jù)記錄有助于改善用戶體驗,但這些服務隨時可關,歷史記錄隨時可刪。
但這并沒有馬上說服美國人,況且老美旋即發(fā)現(xiàn):想刪除這些隱私記錄,甚至還得費一番功夫。
當然,Google的位置信息,還是能徹底關的。
美媒親試之后,給出了一整套步驟:
如果想取消谷歌對手機位置的監(jiān)控權限,就要同時關掉位置記錄 (Location History) 以及網絡和應用活動 (web and app activity) 。
具體方法如下:
1.在安卓設備上打開“設置 (Settings) ”,或者在iOS設備上打開谷歌地圖的設置。
2.在安卓設備的“數(shù)據(jù)和個性化 (data & personalization) ”目錄下,找到“位置 (Location) ” ,在iOS上找到“位置設置 (Location settings)”
3.關閉位置記錄,給自己的賬戶也好,整臺設備也好。
4.登入谷歌賬戶的“活動控制 (Activity Control) ”界面。
5.把“網絡和應用活動(web and app activity) ”關掉。這一步可以阻止將信息/本地數(shù)據(jù)保存到賬號的行為。

那么問題來了,應該關閉還是保持開啟呢?
保持位置和數(shù)據(jù)追蹤的話,就可以用上谷歌的更多功能,包含通勤估計,還有與所在區(qū)域相關的一些廣告推送。
如果關掉的話,就可以保護隱私,把自己的數(shù)據(jù)握在自己手里。
但便利性也會相應受損。

Google在中國的競爭對手、百度廠長李彥宏不是說了么:出讓一定的隱私可以換來便利和更好體驗。
就看你如何權衡了。
評論區(qū)人滿為患
毫無疑問,Google隱私問題一曝光,評論區(qū)井噴了。
有人說,家里的地址被黑才是最可怕的。

這是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普通擔憂。
逗比擔憂長這樣:

“谷歌正在招聘!不用申請的,我們已經有你的全部信息了!
大部分吃瓜黨還是很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
比如,花錢跟著谷歌去冒險!

評論區(qū)熱情似火,引經據(jù)典者亦不在少數(shù)。
美國演員James Woods說,如果喬治·奧威爾活著的話,《1984》里那個監(jiān)視你的“老大哥”,可能就成“谷哥”了。贊數(shù)已超過了AP原推。

還有,《指環(huán)王》的索倫之眼,“散發(fā)如同妖貓的黃色光芒!

被人盯著,終究是惴惴不安。就像上學的時候,后窗戶上的一雙眼,好像什么都能看穿。
被老師看穿,還是被Google看穿,聽起來都不是什么安全的事情。
不知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