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商用,承載先行。日前,中國電信正式對外發(fā)布了《5G 時代光傳送網技術白皮書》。該白皮書針對未來 5G 業(yè)務和網絡架構的變化,清晰的描述了未來5G 承載技術,非常值得一讀,小編一邊在學習的時候,順便就把它編輯了出來,供大家一起學習。
1 5G 網絡構架對承載網構架的影響
1.1 5G 分離的 RAN 構架
相對于 4G LTE 接入網的 BBU 和 RRU 兩級構架,5G RAN 將演進為 CU、DU 和AAU 三級結構。

CU:原 BBU 的非實時部分將分割出來,重新定義為 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單元),負責處理非實時協(xié)議和服務。
AAU:BBU 的部分物理層處理功能與原 RRU 合并為 AAU (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線處理單元)。
DU:BBU 的剩余功能重新定義為 DU(Distribute Unit,分布單元),負責處理物理層協(xié)議和實時服務。
這樣,RAN 分離后,承載網也就分成了三個部分:前傳、中傳和回傳。
前傳(Fronthaul):AAU 和 DU 之間。
中傳(Middlehaul):DU 和 CU 之間。
回傳(Backhaul):CU 以上。

其中,有一種 5G 部署與 4G 類似,采用 CU 和 DU 合設的方式,只有前傳和回傳,主要為了降低時延,如上圖(b)。
1.2 核心網云化和下沉
為了滿足 5G 網絡的靈活性和低時延、降低回傳負擔,核心網下沉和云化成為必然趨勢,并引入 MEC(移動邊緣計算),組成更加分布式的構架。

原先的 EPC 拆分成 New Core 和 MEC 兩部分:New Core 將云化部署在城域核心的大型數(shù)據(jù)中心,MEC 部署在城域匯聚或更低的位置中小型數(shù)據(jù)中心,兩者間的云化互聯(lián)需要承載網提供靈活的 Mesh 化 DCI (Data Center Interconnect,數(shù)據(jù)中心互聯(lián)) 網絡進行適配。 MEC 將分擔更多的核心網流量和運算能力,其數(shù)量會增加;而不同業(yè)務可能回傳歸屬到不同的云,因此需要承載網提供不同業(yè)務通過 CU 歸屬到不同 MEC 的路由轉發(fā)能力。而原來基站與每個 EPC 建立的連接也演進為 CU 到云(MEC)以及云到云(MEC 到 New Core)的連接關系。
......
5G光傳送網技術.pdf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