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釋
光纖電纜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發(fā)明之一。光纖電纜以玻璃作介質(zhì)代替銅,使一根頭發(fā)般細小的光纖,其傳輸?shù)男畔⒘肯嗟扔谝粭l飯桌般粗大的銅“線”。它徹底改變了人類通訊的模式,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礎,使“用一條電話線傳送一套電影”的幻想成為現(xiàn)實。發(fā)明光纖電纜的,就是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人科學家高錕。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NDg1NDA5Mg==.html 高錕1933年生于上海。他父親是律師,家住在當時的法租界,小學時代是在上海度過的。童年的高錕對化學最感興趣,他曾經(jīng)自己制造過滅火筒、焰火煙花和曬相紙。最危險的一次是自制炸彈后來他又迷上了無線電,小小年紀就曾成功地裝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保梗矗改,他們舉家遷往香港。高錕先是入讀圣約瑟書院,后來曾考入香港大學。但當時的高錕已立志攻讀電機工程,而港大沒有這個專業(yè),于是他輾轉(zhuǎn)就讀了倫敦大學。畢業(yè)后,他加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任工程師,因表現(xiàn)出色被聘為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同時攻讀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1967年畢業(yè)。 。保梗叮赌,高錕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質(zhì),使用光來傳送信號。他當時的出發(fā)點是想改善傳統(tǒng)的通訊系統(tǒng),使它傳輸?shù)男畔⒘扛、速度更快。對這個設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神經(jīng)有問題。但高錕經(jīng)過理論研究,充分論證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不過,他為尋找那種“沒有雜質(zhì)的玻璃”也費盡周折。為此,他去了許多玻璃工廠,到過美國的貝爾實驗室及日本、德國,跟人們討論玻璃的制法。那段時間,他遭受到許多人的嘲笑,說世界上并不存在沒有雜質(zhì)的玻璃。但高錕的信心并沒有絲毫的動搖。他說:所有的科學家都應該固執(zhí),都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否則不會成功。 后來,他發(fā)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使科學界大為震驚。 高錕的發(fā)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發(fā)展,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因此獲得了巨大的世界性聲譽,被冠以“光纖之父”的稱號。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在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的儀式上說:“你的發(fā)明改變了世界通訊模式,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與玻璃結(jié)合后,影像傳送、電話和電腦有了極大的發(fā)展……”高錕此后幾乎每年都獲得國際性大獎,但由于專利權(quán)是屬于雇用他的英國公司的,他并沒有從中得到很多的財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極深的高輥 ,以一種近乎老莊哲學的態(tài)度說:“我的發(fā)明確有成就,是我的運氣,我應該心滿意足了! 高昆離開英國后,1987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96年退休。他在地球兜了一個圈之后,在香港回歸祖國那年回來了,隨及,他成立了一個高科技顧問公司,擔任香港電訊等多家公司的顧問。目前他有五個職務,其中一個是創(chuàng)新科技委員會成員,專門為香港特區(qū)政府如何發(fā)展高科技出謀獻策。他說:“香港給了我機會,我要盡力報答她! 高錕的最大愛好是打網(wǎng)球和做陶瓷。他認為搞科研的人,往往既辛苦,又寂寞。當一個人靜靜地撫弄泥瓶,享受泥坯在手中變動著形狀,按自己的審美眼光逐步走向完善、走向美,那是“很有治療作用”的一種享受。
移動通信網(wǎng) | 通信人才網(wǎng) | 更新日志 | 團隊博客 | 免責聲明 | 關于詞典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