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 本詞語解釋貢獻者:sunliyong
“尋呼擁塞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nèi),某一信道上的信道擁塞率,即在這段時間內(nèi),這個信道上的呼叫請求數(shù)量占總的呼叫請求數(shù)量的比例。它是用來衡量信道擁塞程度的重要參數(shù),可以用來衡量信道的利用率,也可以用來控制信道的利用率,以防止信道的擁塞。 在通信系統(tǒng)中,尋呼擁塞率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用來評估信道的擁塞程度;二是用來控制信道的利用率,以防止信道的擁塞。 首先,尋呼擁塞率可以用來評估信道的擁塞程度。通過計算一段時間內(nèi)信道上的呼叫請求數(shù)量占總的呼叫請求數(shù)量的比例,可以清楚地了解信道的擁塞程度,從而可以根據(jù)擁塞程度來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改善信道的性能。 其次,尋呼擁塞率可以用來控制信道的利用率,以防止信道的擁塞。當信道的擁塞率超過一定的閾值時,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信道的利用率,以防止信道的擁塞。例如,可以通過限制信道的使用時間,減少信道的利用率,以防止信道的擁塞。 總之,尋呼擁塞率是用來衡量信道擁塞程度的重要參數(shù),可以用來評估信道的擁塞程度,也可以用來控制信道的利用率,以防止信道的擁塞。 間接反映了無線側尋呼信道的資源利用情況,是用戶可感受的指標之一。尋呼擁塞率主要指eNB由于資源限制原因導致尋呼消息發(fā)送失敗的情況。KPI計算公式:尋呼擁塞率=尋呼擁塞次數(shù)/尋呼發(fā)送次數(shù)*100%其中,尋呼發(fā)送次數(shù)=尋呼擁塞次數(shù)+尋呼發(fā)送成功次數(shù)
間接反映了無線側尋呼信道的資源利用情況,是用戶可感受的指標之一。
尋呼擁塞率主要指eNB由于資源限制原因導致尋呼消息發(fā)送失敗的情況。
KPI計算公式:
尋呼擁塞率=尋呼擁塞次數(shù)/尋呼發(fā)送次數(shù)*100%
其中,尋呼發(fā)送次數(shù)=尋呼擁塞次數(shù)+尋呼發(fā)送成功次數(shù)
抱歉,此頁面的內(nèi)容受版權保護,復制需扣除次數(shù),次數(shù)不足時需付費購買。
如需下載請點擊:點擊此處下載
掃碼付費即可復制
LTE切換 | E-RAB掉話率 | RRC連接異常掉話率 | E-RAB建立阻塞率 | E-RAB建立成功率 | RRC連接建立成功率 | 呼叫成功率 | RS-CINR | 接入層信令 | LTE-ACTIVE狀態(tài) | LTE-IDLE狀態(tài) | LTE-DETACHED狀態(tài) |
移動通信網(wǎng) | 通信人才網(wǎng) | 更新日志 | 團隊博客 | 免責聲明 | 關于詞典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