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是國際電信聯(lián)盟(ITU)提出的4G移動通信標準,也稱為LTE-Advanced(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IMT-Advanced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它支持多種類型的網絡,如無線局域網(WLAN)、移動寬帶(MBB)和無線熱點(Wi-Fi)等。 IMT-Advanced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高速的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并且支持超寬帶(UWB)技術,它可以支持更高的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以及更大的網絡容量。此外,IMT-Advanced還支持超低功耗(ULP)技術,可以降低移動設備的功耗,從而提高移動設備的使用壽命。 IMT-Advanced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它可以用于無線網絡、移動寬帶、無線熱點、超寬帶等多種應用場景。IMT-Advanced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傳輸,如視頻、音頻、圖像、文本等,以及多種類型的服務,如語音通信、網絡游戲、視頻會議等。此外,IMT-Advanced還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設備,如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 總之,IMT-Advanced是一種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它可以提供高速的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并且支持超寬帶和超低功耗技術,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傳輸和服務,以及多種類型的設備,應用范圍非常廣泛。 B3G(Beyond Third Gen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超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技術的研究從20世紀末3G技術完成標準化之時就開始了。2006年,ITU-R正式將B3G技術命名為IMT-Advanced技術(3G技術名為IMT-2000)。根據(jù)原定的工作計劃,IMT-Advanced的標準化已經“近在眼前”。ITU-R將在2008年2月向各國發(fā)出通函,向各國和各標準化組織征集IMT-Advanced技術提案。IMT-Advanced技術需要實現(xiàn)更高的數(shù)據(jù)率和更大的系統(tǒng)容量,目標峰值速率為:低速移動、熱點覆蓋場景下1Gbit/s以上;高速移動、廣域覆蓋場景下100Mbit/s以上。 國際上針對IMT-Advanced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進展。日本NTTDoCoMo公司已經通過4×4和12×12多天線MIMO技術在100MHz帶寬下分別驗證了1Gbit/s(室外試驗)和5Gbit/s的峰值傳輸速率,在硬件實現(xiàn)方面處于世界領先位置。歐盟第6框架研究項目WINNER自2004年啟動以來,吸引了歐洲各主要通信設備商。第一階段(PhaseⅠ)已于2005年底完成,就各種B3G關鍵技術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形成了系統(tǒng)化的研究結論;將于2007年底完成的第二階段(Phase Ⅱ)將完成系統(tǒng)設計和性能評估,形成完善的技術方案;2008年開始的第三階段(Phase Ⅲ)將進行演示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實驗。同時,歐盟大力支持的世界無線研究論壇(WWRF)已經成為國際B3G技術交流的主要平臺之一。另外,日本和韓國也分別成立了mITF論壇和NGMC論壇,推廣自己的B3G研究成果。 國內,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研究其時分部分,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其頻分部分。
B3G(Beyond Third Gener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超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技術的研究從20世紀末3G技術完成標準化之時就開始了。2006年,ITU-R正式將B3G技術命名為IMT-Advanced技術(3G技術名為IMT-2000)。根據(jù)原定的工作計劃,IMT-Advanced的標準化已經“近在眼前”。ITU-R將在2008年2月向各國發(fā)出通函,向各國和各標準化組織征集IMT-Advanced技術提案。IMT-Advanced技術需要實現(xiàn)更高的數(shù)據(jù)率和更大的系統(tǒng)容量,目標峰值速率為:低速移動、熱點覆蓋場景下1Gbit/s以上;高速移動、廣域覆蓋場景下100Mbit/s以上。 國際上針對IMT-Advanced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進展。日本NTTDoCoMo公司已經通過4×4和12×12多天線MIMO技術在100MHz帶寬下分別驗證了1Gbit/s(室外試驗)和5Gbit/s的峰值傳輸速率,在硬件實現(xiàn)方面處于世界領先位置。歐盟第6框架研究項目WINNER自2004年啟動以來,吸引了歐洲各主要通信設備商。第一階段(PhaseⅠ)已于2005年底完成,就各種B3G關鍵技術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形成了系統(tǒng)化的研究結論;將于2007年底完成的第二階段(Phase Ⅱ)將完成系統(tǒng)設計和性能評估,形成完善的技術方案;2008年開始的第三階段(Phase Ⅲ)將進行演示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實驗。同時,歐盟大力支持的世界無線研究論壇(WWRF)已經成為國際B3G技術交流的主要平臺之一。另外,日本和韓國也分別成立了mITF論壇和NGMC論壇,推廣自己的B3G研究成果。 國內,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研究其時分部分,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其頻分部分。
抱歉,此頁面的內容受版權保護,復制需扣除次數(shù),次數(shù)不足時需付費購買。
如需下載請點擊:點擊此處下載
掃碼付費即可復制
10060 | bd | Uu接口 | Iur 接口 | Iub 接口 | Iu 接口 | 1G事件 | 2A事件 | 3A事件 | 機卡一體 | 機卡分離 | crossed feeder |
移動通信網 | 通信人才網 | 更新日志 | 團隊博客 | 免責聲明 | 關于詞典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