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員在東莞玩電話詐騙

  南方日報訊 (記者/范琛 通訊員/廖蔚)5名馬來西亞籍人員通過冒充馬來西亞銀行各層級工作人員,合伙針對馬來西亞公民進行詐騙,詐騙數額高達600萬元人民幣。近日,市第一人民法院受理了這起新型團伙詐騙案,并以屬地管轄原則對該案進行審理。

  據公訴機關指控稱,2012年至2013年期間,被告人何某輝、徐某杰、吳某勤、謝某輝、沈某偉先后來到東莞市黃江鎮(zhèn),共同從事電信詐騙活動。該團伙以何某輝為首,冒充馬來西亞AM銀行工作人員及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工作人員,針對馬來西亞公民進行詐騙,稱對方銀行信用卡欠款,可能因個人資料被盜用開戶,要求對方將資金轉移到指定的安全賬戶。

  該團伙作案實行分工合作,由何某輝負責與馬來西亞的同伙聯系提供安全賬戶,其他4名被告分成三個角色:一線冒充馬來西亞AM銀行職員,二線冒充馬來西亞國家銀行職員,三線冒充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高層人員,由沈某偉負責一線的工作,徐某杰、吳某勤負責一線或者二線的工作,謝某輝負責三線的工作。

  何某輝等人從2012年5月開始從事詐騙活動,共成功詐騙多名被害人。每次成功詐騙被害人的金額總數,何某輝提成4%,一線的人提成4%,二線的人提成6%,三線的人提成5%。至今,何某輝共獲取提成等收入約110萬元人民幣,團伙詐騙金額共約600萬元人民幣。該團伙于2013年7月3日被抓獲,F市第一區(qū)檢察院以詐騙罪對上述被告人向法院提起公訴。筆者獲悉,案件初定于9月16日上午開庭審理。

  法官提醒:近年來,電信、各類網絡平臺影響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給民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了部分罪犯的窺視與潛伏,不少民眾都曾收到過自稱“銀行”“公安”打來的詐騙電話。該案被告人作案思路嚴謹,不僅隱藏在我國電信端口對其本國居民進行詐騙,更設置了3層不同層級的工作人員交叉對受害人進行詐騙,迷糊當事人的判斷能力,更多次得手,獲得600萬元的非法所得,可見其手法的隱蔽性與新穎性。利用電信詐騙的手段現已層出不窮、呈集團式發(fā)展趨勢。該案作案對象雖非本國居民,但也應引起民眾警惕。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