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娜
[ 專家表示,專利被引用次數(shù)是識別哪些專利已廣泛應用并且有很多人借鑒這些技術,這些專利更具影響力并代表著該技術領域的核心創(chuàng)新技術。從5G領域專利數(shù)量上看,OPPO的不管是申請量還是授權有效量都已經超過了諾基亞,但從專利質量的核心指標“專利被引數(shù)”來分析,諾基亞5G專利的質量仍然明顯要高出很多。 ]
5G普及之際,通信技術專利紛爭四起。
高通和蘋果的專利訴訟“車輪戰(zhàn)”平息不到兩年,諾基亞又在全球向中國廠商發(fā)起了專利訴訟戰(zhàn)。7月9日,OPPO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諾基亞主張極為不合理的許可費,并通過訴訟使OPPO在許可談判中做出讓步。
借助來自諾基亞科技、諾基亞網絡和阿爾卡特朗訊的知識產權組合,諾基亞掌握了與移動設備和其他產品相關的大量技術。根據(jù)智慧芽向記者提供的數(shù)據(jù),諾基亞在全球已公開的5G相關專利申請量超過7700件,其中有效專利超過1200件。
在機構看來,專利許可一直是科技巨頭技術博弈背后的“王牌”,也是市場“護城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后5G時代”,新的專利許可談判序幕已然拉開。
全球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新興設備技術研究服務在一份報告中指出,5G手機將在2025年每年為專利(IP)持有者帶來近200億美元的全球專利使用收益,而愛立信,諾基亞和高通三家公司將占據(jù)這些專利使用收益的絕大部分。
5G專利費用“爭議”
諾基亞正在全球多個國家對中國手機廠商OPPO發(fā)起專利訴訟,雙方爭議的焦點在5G專利費用到底該交多少的問題上。
從諾基亞在2018年對外公布的5G專利收費標準來看,每部使用其專利的5G手機應向諾基亞支付3歐元的專利費,但這一費用標準在手機廠商看來,收費過高。
“此前與諾基亞也達成過就4G有關專利授權的合作。雙方對5G許可合同的有關問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談判,但諾基亞主張極為不合理的許可費,并通過訴訟使OPPO在許可談判中做出讓步,從而接受其不合理的許可費。”O(jiān)PPO方面對記者表示,OPPO會積極應對此次訴訟,在充分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OPPO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積累和優(yōu)勢,達成合理的許可費用,以保障其在全球的有序經營。
據(jù)了解,在過去十年時間內,僅在手機領域,諾基亞就向蘋果、華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Research In Motion (RIM)以及視覺科技公司優(yōu)派(ViewSonic co)提起過專利權訴訟。即便是在智能手機市場“掉隊”后,專利授權所獲得的收入也已經成為了諾基亞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jù)財報數(shù)據(jù),諾基亞2019年的(專利)許可費收入為14.02億歐元,2020年的許可費收入為14.87億歐元。
“5G總專利使用費用將占5G智能手機總批發(fā)價格的約7%,這與之前的4G專利使用費一致。”Strategy Analytics在分析中指出,預計愛立信和諾基亞合計將在2025年占全球5G手機專利收益總額的35%,而高通將占一半以上。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愛立信也曾對蘋果、三星以及國內的小米、中興通訊展開過專利費用的訴訟。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愛立信2021年第二季度知識產權許可收入預計為20億至25億瑞典克朗。
相比于愛立信與諾基亞,高通在手機領域的話語權顯然更強。
從業(yè)務板塊來看,高通的主要營業(yè)收入來源于CDMA技術部門(QCT)和技術許可部門(QTL)。QCT主要負責研發(fā)和銷售無線基礎設施和設備中的芯片等軟硬件方案,QTL則為高通技術授權部門,主要負責對高通歷年積累和收購的技術專利進行授權。
與蘋果之間的訴訟可以看到高通在手機領域的專利構成。
高通與蘋果的專利大戰(zhàn)曾持續(xù)兩年多時間,自2017年初,高通與蘋果合作關系破裂,雙方圍繞專利授權費展開了多次訴訟交鋒,主要糾紛圍繞著高通的技術授權業(yè)務而展開,蘋果指控高通的知識產權授權模式不合理,而高通則指責蘋果使用了高通的專利卻不付錢。蘋果首席運營官COO杰夫-威廉姆斯表示,一部iPhone要向高通交7.5美元專利費。他認為這種按整機收取專利費非常不合理。
“如果高通收取5%的專利費率,30美元基帶芯片的專利費應該在1.5美元,這是蘋果能接受的。但高通的收費標準是以整機售價為基準支付5%,手機售價越高,支付給高通的專利費也越高!苯芊-威廉姆斯表示,如果重新商定協(xié)議,高通就會停止供貨。
此外,根據(jù)華為當時提供的證詞,在與高通簽訂的CDMA零部件訂購專利協(xié)議中,華為必須購買其CDMA芯片,如果有一個芯片是來自其他供應商,那么就需要向高通支付更高的專利費率。
專利“含金量”PK
從行業(yè)發(fā)展來看,專利費用應該尊重公平、合理和非歧視(FRAND)的原則,即要求不能因為申請人的市場地位和專利儲備來調整報價。但擁有大量專利的大公司通常為自己的立場辯護,稱它們創(chuàng)造了幫助他人創(chuàng)新的技術。
諾基亞歐洲訴訟主管克萊門斯奧古斯特赫什曾表示,該公司的5G技術專利可以對數(shù)據(jù)進行壓縮、傳輸和解碼,而每年僅在連通性方面的研發(fā)支出就高達40億美元。
從全球5G專利的數(shù)據(jù)來看,諾基亞確實領先于大多數(shù)科技公司。
根據(jù)智慧芽向記者提供的數(shù)據(jù),諾基亞及其關聯(lián)公司在全球已公開的專利申請近30萬件,其中有效專利超4.3萬件,有效的發(fā)明專利超4.2萬件。在諾基亞有效專利中,大多數(shù)為通信技術類專利,達到近3.4萬件,在有效專利中占比79%。
諾基亞5G專利布局主要參考諾基亞在分類號為H04(通信技術)中申請的帶有5G字段的專利,諾基亞在全球已公開的5G相關專利申請量超過7700件,其中有效專利超過1200件。而在諾基亞5G相關專利中,被引用最多的前3件專利被引用次數(shù)均超過了220次,最高為240次。
智慧芽專家對記者表示,專利被引用次數(shù)是識別哪些專利已廣泛應用并且有很多人借鑒這些技術,這些專利更具影響力并代表著該技術領域的核心創(chuàng)新技術。從5G領域專利數(shù)量上看,OPPO的不管是申請量還是授權有效量都已經超過了諾基亞,但從專利質量的核心指標“專利被引數(shù)”來分析,諾基亞5G專利的質量仍然明顯要高出很多。
上述機構表示,OPPO及其關聯(lián)公司在全球已公開的專利申請超6.4萬件,其中有效專利超2.5萬件,有效的發(fā)明專利超1.9萬件。根據(jù)智慧芽創(chuàng)新詞云分析,OPPO重點的研發(fā)技術主題是電子設備、移動終端、終端設備、顯示屏、圖像處理、無線通信、攝像頭等。
而OPPO在5G專利布局主要參考OPPO在分類號為H04(通信技術)中申請的帶有5G字段的專利:OPPO在全球已公開的5G相關專利申請量超1.4萬件,其中授權有效專利超過2000件。而在5G相關專利中,被引用最多的專利被引用次數(shù)為64次。
此外,參考小米公司在分類號為H04(通信技術)中申請的帶有5G字段的專利,小米及其關聯(lián)公司在全球已公開的5G相關專利申請量超過3000件,其中有效專利約390件。而國內另外一家廠商華為5G相關專利接近2.6萬件。
今年三月,華為在深圳發(fā)布了《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并公布了華為在5G領域的專利費率標準,其中對單部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
“華為公司預計2019~2021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在12億到13億美元之間,在5G多模手機的收費標準上,華為對遵循5G標準的單部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并提供適用于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比A為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表示,華為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希望通過交叉許可、技術與商業(yè)合作等多種途徑解決知識產權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6億美元專利許可,華為今年一季度在營收下降的情況下凈利反增26%。
“如果企業(yè)坐擁非常龐大的專利組合,就會在市場中擁有主導力量!鄙鲜鰢a手機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廠商正在加快5G專利的申請工作。同時,不管是頭部廠商還是中小手機廠商都會通過加入專利聯(lián)盟或者積極應訴的方式來解決“專利戰(zhàn)”帶來的問題。
但“公平”是一個非常難定義的詞匯。上述手機廠商表示,4G與5G間的巨大變化不僅在于速度,還在于5G極大地增加了每個基站可以連接的設備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