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乘機啟用飛行模式拒絕關機遭罰2000元

相關專題: 無線

  茅冠雋(新聞晚報供稿)

  日前,一乘客在從大連飛往上海浦東的航班上拒絕關閉手機,而是將手機調(diào)成“飛行模式”后使用,最后被罰款2000元。此事引起了廣泛討論:既然“飛行模式”無用,為何手機廠商還要設計此項功能?

  手機的“飛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航班模式”。在“飛行模式”下,手機所有的無線電連接都會關閉,無法接收任何信息與電話。一名東航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旅客質(zhì)疑“飛行模式”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但乘飛機時禁用手機是強制規(guī)定,乘客需自覺遵守。至于調(diào)到“飛行模式”的手機是否會干擾飛機航行,客服人員表示 “影響甚微”,“但不管怎樣,目前民航部門尚未對‘飛行模式’的安全性進行認證,為了機上乘客的安全起見,關閉手機較為妥當。 ”

  記者從中國民航局官方網(wǎng)站上了解到,因發(fā)射功率較小,手機在航行中的飛機上多數(shù)時間是不能工作的,只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才有可能被接通。而這正是飛機飛行最為緊張的階段,一旦手機信號干擾了飛機并導致某些儀表失靈,后果將不堪設想。在中國民航信息網(wǎng)的“乘機常識”欄目中,“切勿在飛機上使用移動電話等便攜式電子設備”排在首位。據(jù)了解,《民用航空飛行標準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在飛機上使用便攜式電子設備并影響飛機起降安全的,可處2000元罰款。

  既然如此,為何具有“飛行模式”功能的手機仍充斥市場?一位從事手機銷售的業(yè)內(nèi)人士告訴記者, “‘飛行模式’的確是一項手機功能,特定情況下可以提供防打擾的便利,但命名為‘飛行模式’,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可在飛機上使用。以‘飛行模式’命名該種手機功能,實為手機商家的一種營銷噱頭,乘客在乘坐飛機時使用‘飛行模式’而不關閉手機,仍屬違規(guī)行為。 ”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