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諾基亞的塞班日漸沒落,谷歌的安卓來勢洶洶,iPhone的iOS讓人欲罷不能,微軟的Windows Phone7虎視眈眈,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正進入一個全新的三國時代。它們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正在重塑著全球財富格局。本刊特策劃系列報道,向讀者展示智能手機里的財富故事和豪門恩怨。
智能手機系統(tǒng)之1
狠咬蘋果一口的“綠巨人”安卓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辰越
智能手機火起來,是從蘋果開始的。但如今,在蘋果的老家美國,賣得最好的卻是安卓手機。麥肯錫今年初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世界范圍內平均每天就有近40萬人成為安卓的用戶。
這個綠色的小機器人已經開始風靡世界。其開發(fā)者安迪·魯賓也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讓喬布斯羨慕嫉妒恨的人。
公司并購史上“最棒的一筆交易”
早在2002年,美國硅谷的技術達人和潮人們開始喜歡在腰上別上一款側滑蓋全鍵盤的智能手機,他們用這款手機隨時收發(fā)郵件,使用搜索引擎瀏覽消息,這在當時簡直是一件“酷斃”了的事情。
這款肥皂形的手機就是智能手機的鼻祖Sidekick,它比當時比較流行的可以用來收發(fā)郵件的黑莓手機在操作上更加順暢和方便,是當時能夠將即時通訊、電子郵件等功能完美結合的首批智能手機之一,研發(fā)Sidekick的人就是安迪·魯賓。
如果沒有Sidekick,安迪·魯賓也許不會把滿腔熱情轉移智能手機上,也不會促成和谷歌的合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魯賓在斯坦福大學給硅谷的工程師講課時,談到了關于Sidekick的研發(fā)過程。聽眾中有兩個重量級人物:谷歌的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
下課后,拉里·佩奇走到魯賓身邊,好奇地把玩魯賓的Sidekick,他發(fā)現(xiàn)魯賓竟然把Google設為默認瀏覽器。
Sidekick讓拉里·佩奇萌生了開發(fā)一款屬于谷歌的智能手機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想法。這讓魯賓最終和谷歌走到了一起。
Sidekick的成功讓魯賓開始研究如何從一個研發(fā)者轉變?yōu)橐粋管理者,用魯賓的話說,“我們都努力去考慮營銷策略,那是我第一次啟動自己大腦的這個部分!
然而在魯賓的努力下,自己和朋友合開的Danger公司的盈利并沒有任何長進。2003年,Danger的董事會開始考慮讓魯賓離開公司。
從Danger離開后,魯賓開始閉門研究新產品。他注冊了一家叫安卓(Android)的公司。
魯賓召集了一批工程師和產品規(guī)劃師,他的設想是開發(fā)一個面向所有軟件開發(fā)者開放的移動手機平臺。這便是安卓最初的設想。
從此,魯賓一頭扎進了安卓的開發(fā)上。
漸漸地,開始有風險投資家對安卓感興趣了,想收購安卓。魯賓一邊和風險投資家談判收購事宜,一邊發(fā)了一封郵件給拉里·佩奇,暗示他,安卓也有和谷歌合作的可能性。
幾個星期之后,谷歌迅速收購了安卓,而魯賓則成為了谷歌移動部門的副總裁,這一年是2005年。這場價值5000萬美元的收購,后來被譽為公司并購史上“最棒的一筆交易”。
這個世界有安卓就夠了
2005年到2007年之間,安卓一直被谷歌當做秘密項目開發(fā)。
2007年初,喬布斯公布了他的第一代iPhone,野心勃勃地宣布要重新發(fā)明手機。這一天,拉里·佩奇似乎感到了危機。2007年11月5日,安卓系統(tǒng)的發(fā)布似乎是在和喬幫主宣戰(zhàn)。
對于貿然闖入通訊領域的谷歌,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當時認為,安卓只是紙上談兵,并且頗具嘲諷地“歡迎”谷歌加入智能手機市場。然而谷歌接下來的表現(xiàn)狠狠地抽了史蒂夫一記耳光!
據(jù)美國著名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2011年8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安卓系統(tǒng)以39%的市場占有率穩(wěn)居全球第一的寶座,而蘋果的iOS系統(tǒng)則以28%的市場占有率屈居第二。
發(fā)布僅僅四年時間,安卓成功打敗了稱霸智能手機界十年的諾基亞,超越了蘋果,成為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平臺。這個成功是拉里·佩奇都沒有想到過的,這個曾經將喬布斯當做創(chuàng)業(yè)導師的年輕人如今已然站在了導師的頭上。
2008年,面對安卓系統(tǒng)市場占有率的迅速攀升,以及G1和iPhone及其雷同的外形,喬布斯大呼拉里·佩奇是個“騙子”!然而無論是那些對于iPhone的高端價格望塵莫及的消費者,還是想在潛力無限的智能手機產業(yè)分一杯羹的手機生產商看來,安卓的優(yōu)勢都已經顯而易見地擺在那了。
“首先,價格上很親民,花iPhone一半甚至更少的價格,就可以擁有和iPhone差不多的應用體驗,安卓這一點深深地吸引了用戶群體的注意力。此外,安卓是個開源的軟件,這賦予了谷歌的合作商無數(shù)種可能,可以隨意在原來的程序代碼上進行更改,使程序變得更加易用,這深深地吸引了手機廠商的注意力。此外,在硬件上,蘋果是完全封閉的,而安卓可以由合作的手機廠商任意進行修改,雙核,四核,都可以達到。”網(wǎng)易手機頻道主編駱峰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此外,與安卓的一系列競爭對手如微軟的Windows Phone以及RIM的黑莓OS相比較,手機生產商在和他們合作的時候需要交納相當于手機成本的10%的牌照費,安卓則不需要。此外,在使用過程中,對于其他的系統(tǒng),手機制造商和網(wǎng)絡運營商為了保證收入,通常會限制用戶使用某些功能和服務,而安卓的開放性則可以完全打破這些限制!
憑借著這些優(yōu)越性,谷歌很快將很多老牌手機生產商吸納到了自己的陣營中來,HTC、摩托羅拉、三星、索愛,更可怕的是,一些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國產品牌,也開始在搭載了安卓系統(tǒng)之后,改頭換面,登上了智能手機時代的歷史舞臺。如果說蘋果的風靡靠的是優(yōu)秀的用戶體驗和喬布斯強烈的信仰式的感召力,那么安卓則采用了“人海戰(zhàn)術”。
“這個世界上有了安卓就再也不需要其他的智能手機平臺了,因為它是完全開放甚至免費的!”安迪·魯賓說。
如今,這個風靡程度不亞于暴力熊的綠色安卓機器人玩偶,已然將安卓的開放自由內化成了一種文化。在此之前,能夠帶給人們文化上的感召力的怕也只有蘋果的喬布斯了。然而,隨著2011年10月6日喬布斯的逝世,也許這一切都要變了。
“沒有了喬布斯,蘋果一定會走下坡路,迎頭趕上蘋果,坐上霸主地位的,不是安卓還能是誰!”電信專家王煜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