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網(wǎng)(mscbsc)訊 6月29日中午消息,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 雷軍 近日在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米實施IPO的時間點大約在2025年,即9年以后,雷軍并未解釋為何是2025年,僅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精力在實體店拓展和新產(chǎn)品研發(fā)。
關于小米IPO的問題,早已不是新聞。雷軍創(chuàng)辦小米,一直對外宣稱“短期內不考慮上市”,其后被問及,也是“5年內沒有上市計劃”。今年3月人大會議分會場上,這位小米科技掌舵者才有所松口,表示不排斥IPO。
在其后接受移動通信網(wǎng)采訪時,雷軍進一步解釋了關于小米IPO的主要觀點:1)一開始說5年內不上市,是因為小米是我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我們是沖著做一家偉大的公司去做的,不是為了上市圈錢;2)上市是一個偉大公司的階段,是一個順勢而為的事情,不強求;3)自己的金山軟件和其他幾家公司上市了,所以深知上市的優(yōu)缺點。上市公司的缺點就是對短期的股價有要求,如果定力不夠,很容易屈從于外界的壓力。
雷軍當時還強調稱,小米目前沒有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和時間。
然而現(xiàn)在,雷軍給出了具體的時間點,表明小米內部開始將此提上了議程。
實際上,小米科技是目前全球估值較高的未上市公司之一,在中國則以450億美元的估值位列“螞蟻金服”之后。關于小米融資和上市,一直是外界喜聞樂見的話題。2015年,還爆發(fā)了“小米融資不順”、“小米估值下滑”等負面輿論危機,但其后雷軍在人大委員媒體見面會上明確告訴移動通信網(wǎng):“小米賬上有超過100億元的現(xiàn)金,根本不需要新一輪融資,估值一說也是無稽之談!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稱,一直沒有IPO計劃的小米此時放出“2025年”的時間點,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緩解內外壓力,外部壓力主要來自投資人,雖然當初投資時明確被告知“小米短期不會IPO”,但對于投資人來說,基金的存續(xù)期限是個大問題,一般不會超過10年以上,投資機構有退出壓力。但按照雷軍在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領域的“江湖地位”,以及小米的成績,退出和找到接盤者應該問題不大,這可能還不是小米現(xiàn)在宣布IPO時間點的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來自小米內部,小米自創(chuàng)辦以來,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優(yōu)秀的工程師和人才,這些人除了“新國貨”的情懷,期權股權激勵和財富回報也是重要原因,如果始終堅持不上市,高強度工作下,高薪水可能無法留住這些人才。(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