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余一
華為老將、榮耀功臣、360手機新帥的三個標簽,再配合著2016年年末流傳的360放棄手機業(yè)務的傳聞,李開新一站到臺前,就收獲了各種意味不同的注視,期待的目光不少,好奇和懷疑的打量更多。
雖然去年12月27日,360才公布了李開新正式升任為360手機公司總裁,全面負責360手機工作的消息。但12月5日,李開新已經以新掌門人的身份,召開了一場媒體溝通會。
在溝通會上,李開新回答了新浪科技關于換帥之后周鴻祎對他的期待,三大系列銷量以及進軍中高端等問題,也不回避地談論了前任祝芳浩。但第一次公開亮相,他明顯有點緊張。如果同時問了兩個問題,他幾乎都要追問第二個問題是什么,而且場合所限,很多問題只能點到即止。
上次溝通,他給包括新浪科技在內的很多媒體,留下了一個長相酷似張嘉譯,坦誠卻不太善于言辭表達的印象。
之后李開新又重新回到了低調的狀態(tài),很少對外發(fā)聲。直到這次專訪,新浪科技和他深度討論了360手機的出路和機會,以及國產手機廠商面臨的新挑戰(zhàn)和舊問題時,才修正了他不擅表達的最初印象。
他依舊很坦誠地承認,360手機需要去解決用戶關于“360居然做手機”的疑問,在2千以上的價格檔位和華為、OV暫時沒有可比性,主打的安全牌還沒有真正地觸及用戶痛點,以及行業(yè)普遍遇到的漲價和成本上升的問題等等。
不過他也很堅定地告訴新浪科技,雖然大家都在尋找手機之外的下一個平臺,但是由于移動的便捷性,和低成本、規(guī)模化的現(xiàn)狀,手機可能形態(tài)有所變化,但在長時間內依舊是最重要的平臺,對于未來的智能硬件、甚至是VR/AR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也是最好的承載平臺,這個時間不會少于10年。所以360肯定會堅持做手機。
剩下的就是如何做好的問題。對于突破高端市場,打造品牌,娛樂和體育營銷和擴張線下渠道,這些熱門方向,李開新說暫時都不是360手機的重點。
“其他廠商視線投向高端,會留下新的空隙,1000-1500的價格檔是360手機明年的主打市場。我也不打算單純地做品牌,360手機現(xiàn)在還處于通過產品能力帶動品牌提升階段,還沒有到通過品牌來帶動產品的階段”。
至于逆襲機會在哪,李開新說,他期待手機產品作為快銷品,不斷更新?lián)Q代產生的新機會,和360手機穩(wěn)妥上升的未來。
關于360手機的兩個疑問:為什么做和怎么賺錢
新浪科技:來采訪之前,有位朋友很疑惑的問我,“360也在做手機嗎”,要怎么解決這種疑惑,讓用戶去選擇360手機?
李開新:當我們買電腦時,會比較內存是多少,芯片、顯卡、聲卡是什么樣的,同樣花了1000元,買這樣的產品,會買到什么樣的配置,買那樣的產品,會買到什么樣的配置,這是最直觀的感受。我覺得需要告訴用戶,同樣的價錢,買360手機,能買到什么樣配置的機器,這是最直觀的感受。
我們還要告訴用戶,360的用戶體驗是什么樣的情況。各個廠家OS有自己的特點,有不同和側重,我們會把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講出來,當然看別人做得好的地方,也會學習,我們會告訴用戶花1000元能得到什么東西。
新浪科技:2016年年底,有很多360要放棄手機的聲音,最終周鴻祎用換帥來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手機對于360意味著什么?為什么堅持要做下去?
李開新:360的核心業(yè)務是PC端的工具軟件,收入、利潤依舊很好,如果周鴻祎知足了,那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但是上網人群遷移的趨勢太明顯了,和PC端不同,PC廠商對于工具類軟件公司是很開發(fā)和歡迎的,而手機廠商更趨向于自己做。
未來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必定是大趨勢,單純靠軟件切入碰到的阻力也是越來越多,這是周鴻祎要做手機核心原因。而且我認為,手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依舊會是最普及的應用平臺。這個時間至少超過10年。
PC是放在家里或辦公場所,手機、電視或者其他智能家居都可以替代掉它的部分功能。而手機是隨身帶的,解決的是不在固定場所時的需求,而個人隨身又不可能帶太多東西。所以移動場景下,未來很多智能硬件,包括VR/AR的應用,人工智能的應用,手機依舊是最好的承載平臺,只不過未來形態(tài)會有變化。
這個角度來講,周鴻祎肯定要堅定不移地去做,除非他準備放棄移動端的業(yè)務,那是另外一回事,而目前360顯然要在移動端繼續(xù)往下走的。
新浪科技:現(xiàn)在成本上升很快,美元在升值,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增量市場的東風又過去了,似乎看到的都是難題,要怎么回歸商業(yè)價值,怎么去實現(xiàn)盈利?空間在哪?
李開新:在定價上肯定不能像過去那么極端,過去周鴻祎講的硬件免費是要調整的。
下一步規(guī)劃時,我們也要把產品做好,看看我們規(guī)劃的產品需要解決哪部分人群需求,不可能做出一個萬能的東西,滿足所有人去求,機器很好看,工藝又很好,配置又是最高的,什么都是最好的,價格也是最低的。我可以把面向客戶群的核心需求滿足好可能是需要做好的。
另外管理上還是要下功夫,怎么挖掘潛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運營效率,這部分我們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預測2017:手機產業(yè)鏈都在調整節(jié)奏 安全最重要
新浪科技: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有很多非常大的變化,今年還會有這么大的變動嗎?
李開新:我個人覺得短期應該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動了。市場的變化和產品運作的模式,很多都已經表現(xiàn)出來了,大家都在互相學習。技術上,也很難體現(xiàn)出非常大的區(qū)別。
從產業(yè)的角度來看,三季度開始,整個上游漲價,器件供應緊張給廠商都帶來一定的壓力。2016年,樂視走得比較坎坷,對整個供應鏈和其他手機公司都有所警示,到2017年,大家做事情可能會更多考慮運營的安全性。
新浪科技:2017年手機廠商們會走向保守?
李開新:不管過的好的,還是不好的廠商,2017年都會有節(jié)奏的調整,廠商們應該都不會像前兩年一樣用過于激進的方式擴張。
不僅僅是廠商,上游供應鏈和渠道商也是類似態(tài)度,小米的成功給大家?guī)砹撕芏嗾饎。上游和渠道商覺得沒有搭上小米這班車,下一班車過來千萬就別錯過了,但2016年大家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覺得安全是最重要。
新浪科技:那么現(xiàn)在手機廠商的洗牌是到了快結束的狀態(tài)嗎?
李開新:結束肯定談不上,應該說大家進入到更理性、相對更穩(wěn)妥的狀態(tài)。
元器件漲價:產業(yè)鏈毛利均偏低 明年漲價或繼續(xù)
新浪科技:三季度以來,手機元器件漲價幅度很大,甚至還有漲價三倍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大的價格波動?
李開新:整個手機產業(yè)鏈,大家的生存壓力都比較大,整個毛利水平都很低。上游器件供應商,除了個別屬于壟斷性器件,例如高通的芯片、三星的存儲、屏幕,屬于壟斷性資源,絕大部分企業(yè)生存的壓力都比較大。
市場需求角度來講,需求還在增長。盡管國內增幅沒有原來那么大,但還是微增的狀態(tài),2015年出貨4億多,去年是5億,海外也有一些需求。
漲價有主動性也有被動性的,三星因為產品流動性問題,導致公司財務壓力很大,希望能在別的方面彌補,三星漲價也助長了跟風效應。
新浪科技:明年元器件價格還會繼續(xù)漲嗎?還是會回落到原來的價位?
李開新:據(jù)我們了解,明年還會繼續(xù)漲。
新浪科技:會不會給手機廠商帶來很大壓力,讓廠家不得不漲價,或者需求高端溢價的突破?
李開新:可能是這樣的方式,手機廠商壓力確實會很大,魅族已經宣布他們的產品要漲價了。而且這種壓力不僅僅是在終端廠商這里,產業(yè)鏈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小品牌廠商恐怕壓力更大,因為上游元器件的漲價,讓他們很多合同,在簽的時候還是能盈利的,等到交付時發(fā)現(xiàn)是虧損的。
新浪科技:360會怎么應對元器件漲價的問題?
李開新:第一,我們要提前鎖定一些資源,這個角度來說,或許對我們還是個機會。360手機的總量需求沒有那么大,可以提前付錢鎖定資源。第二,從器件管理角度來講,會把不同產品的一些器件盡量統(tǒng)一起來,從成本管理上會好一點。第三,內部管理要做得更細一點,通過內部挖掘增效,提高效率。
三千元依舊天花板:華為、OV之外都不算成功
新浪科技:今年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在嘗試突破3千、4千甚至5千的價格檔位,匯率變化和元器件漲價,會不會客觀上推動這個檔位的競爭更加激烈?
李開新:通過突破高端獲得溢價,來抵充成本上升壓力,不是對所有的廠家都適合。華為、OPPO、VIVO會比較適合一點,賣3000元以上的機器對品牌的要求實際是很高的。
三年前,華為、OPPO、VIVO,消費者只能接受他們2000多元的機器,超過3000元消費者就不愿意買單。最近幾年,華為多次嘗試做3000元以上的機器,但之前都不能算完全達到效果,直到華為P9才真正達到了效果。
突破三千元價格,性能和配置已經不是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品牌作用很重要。而消費者、市場對品牌的接受度需要時間。
2016年,由于三星出現(xiàn)問題,剛好市場空出來了。另一方面,品牌不斷成長過程中,消費者也慢慢可以做到能接受這個價錢。華為、OPPO、VIVO在3千檔位立住了。
但其他品牌都還在嘗試的過程中,都不算成功,3000元對大部分國產品牌依舊是個很重要的門檻。
新浪科技:3000元及以上的用戶有什么特點?
李開新:其實超過2000元以上的人群都是偏商務的用戶。他們對于機器的性能要求,可能還要低于千元使用用戶對機器性能的要求,對機器商務功能要求高一些,或者品牌要求高一些。
新浪科技:360手機明年會試著沖擊3000檔嗎?會把塑造品牌作為工作的重點嗎?
李開新:把產品做好對我們來說是最關鍵的。360手機現(xiàn)在還處于通過產品能力帶動品牌提升階段。而大品牌,例如華為、OV現(xiàn)在已經開始進入到通過品牌來帶動產品的階段,大家階段不一樣。我們的目標還是要建立自己相對核心、相對穩(wěn)定的用戶群,服務好這個用戶群。
線下渠道:手機自然更替的量依舊很大
新浪科技:今年OV爆發(fā)之后,大家都開始拓展線下渠道,但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一樣,應該也是有一定容量的,現(xiàn)在渠道會不會也趨于飽和?
李開新:國內手機市場75%的量還是通過線下完成的,消費角度來講,一年出貨量5億部,增量市場應該是飽和了。但是手機產品更新?lián)Q代還是比較快的,盡管不像前兩年換機潮那么大的增量,但光是每年自然更替的量依然是很大的。
第二手機是消費品,只要產品能真正滿足客戶、消費者的需求,總會有機會。消費者幾乎不存在沒法更換或完全不更換消費品的情況,也很少有消費者會認定一個品牌持續(xù)走下去。所以現(xiàn)在的市場足夠手機廠商好好地去做,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東西做好
新浪科技:走向高端,似乎往往和線下渠道結合在一起,360手機對于建設線下渠道是怎么計劃的?
李開新:我的壓力沒有其他手機廠商那么大,現(xiàn)階段而言,360手機還是重點打造好N系列,在1000-2000檔位站穩(wěn),所以還有時間一步步穩(wěn)妥地去布局。
新浪科技:網絡用戶獲取的成本更高,還是電視用戶成本更高?
李開新:比較來說,其實電視成本還是更高,地方電視臺的成本相對低一點。
從電視用戶角度來看,應該是10歲以上,50歲以下的人群,中間年齡段看電視的人群比例是非常低的,現(xiàn)在手機通過電視傳播的并不是特別多。
不過針對特定人群,比如湖南衛(wèi)視或浙江衛(wèi)視的節(jié)目,這些人群和剛才說的還是不一樣的,熱播節(jié)目的人群和手機覆蓋的人群是強相關的,要做的話成本很高。體育營銷和娛樂營銷,我們應該會做一些,但不是重點,360手機會把純粹品牌類的宣傳,更多轉到產品上來。
360手機VS小米:路徑不一樣
新浪科技:360 N系列的主要對手是紅米和魅藍,如果要擴大市場的話,必然要直面他們,而小米魅族的知名度更高,要怎么去競爭呢?
李開新:N系列是1000-1500元價格檔位,定位要稍微高一點。紅米的人群和F系列人群比較接近,紅米的用戶一般是中學生、職業(yè)高中學生或者偏重第一次用手機的人以及40歲以上人群、年齡偏大人群的基本上網要求,但他們不是手機的重度用戶,這個人群和F系列的人群比較接近。
N系列覆蓋的人群是互聯(lián)網重度人群,這部分用戶人群是20-30歲之間,這部分人群基本已經到了大學或剛剛進入工作崗位的人群。這部分用戶對機器性能要求是比較高的,而且希望少花錢多辦事,N系列手機賣得好,就是因為貼合了這部分需求。
但是需要承認的是,和他們相比,對于360手機來說,不足在于,大家會說“360也在做手機嗎?”這是我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新浪科技:有很多人會說,紅米賣得好,反而阻礙了小米往高端走。那么把重點放在1000-1500元檔位,會不會影響360手機往上走?
李開新:我不擔心這個問題,我們走的路徑和小米不一樣。小米手機最開始是在1999元的檔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極致性價比。由于量的壓力,小米開始做紅米,雖然帶來了量的增加,但是紅米和小米兩個產品之間的區(qū)隔,包括產品配置、特性的區(qū)隔做得不夠好,不夠清晰,甚至有些紅米的產品和小米的配置比較接近,這給品牌帶來了一些傷害。而且1999價位的小米手機,也沒有在這個檔位真正安全存活下來,其他品牌也在不斷沖擊它的位置。
360手機品牌的發(fā)展過程來說,開始做的是f系列500、600元機器,后來我們做了N系列、Q系列,我們在配置上做了區(qū)隔。
華為和三星都是從低價位逐步往上走,從幾百元到上千元,再到現(xiàn)在的幾千元。并不是說之前做過這種低價位的機器未來就不能做高價位的機器,而是高價位的機器和低價位機器產品特性上要做好區(qū)分。往上走的時候大家是接受的,但從高往低走,回過頭再想拉回去,這個難度就增加了。
手機安全:依舊處于自嗨狀態(tài)
新浪科技:高配置是360手機主要的一個特性,安全牌會怎么打?
李開新:安全肯定是360手機一個長期的特性,但是我們安全還可以做得更好,安全的需求應該越來越進化,怎么樣找到和大家的體驗更密切,或者讓大家感覺更直接的安全特性,這是我們要去努力做好的。
新浪科技:現(xiàn)在有很多手機都在打安全牌,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這些事情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重視程度遠遠比不上電腦,手機真正打動人的地方似乎并不多?
李開新:每個層面或者每個年齡段的用戶對安全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我們去年也在做一些探索,但核心問題并沒有解決。
盡管安全是個痛點,但無論是8848包裝的、還是金立包裝的,還是我們自己包裝的特點,盡管部分解決了問題,但解決的還是不夠好。大家都很難很清楚地說到每個人心坎兒里。我認為,這點還是要認真地研究一下,,還有千元機人群對于安全的需求也需要認真地評測一下。
即便是所謂的商務安全手機,這部分人群真正有重要的事情,依然不會用手機處理問題。目前大家說談到的各種安全功能,還是屬于偽需求,自嗨狀態(tài),不是真正的需求,但客觀角度來說,安全問題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