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線網絡技術大量應用的今天,藍牙技術已經成為短距離無線應用中最為普及的一項技術。藍牙技術主要應用于少量數據及音頻傳輸,應用范圍主要是通訊領域。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Bluetooth 2.0+EDR標準,該標準在2004年已經推出,支持Bluetooth 2.0+EDR標準的產品也于2006年大量出現。雖然Bluetooth 2.0+EDR標準在技術上作了大量的改進,但從1.X標準延續(xù)下來的配置流程復雜和設備功耗較大的問題依然存在。
為了改善藍牙技術目前存在的問題,藍牙SIG組織(Special Interest Group)推出了Bluetooth 2.1+EDR版本的藍牙技術。
1。改善裝置配對流程:由于有許多使用者在進行硬件之間的藍牙配對時,會遭遇到許多問題,不管是單次配對,或者是永久配對,在配對的過程與必要操作過于繁雜,以往在連接過程中,需要利用個人識別碼來確保連接的安全性,而改進過后的連接方式則是會自動使用數字密碼來進行配對與連接,舉例來說,只要在手機選項中選擇連接特定裝置,在確定之后,手機會自動列出目前環(huán)境中可使用的設備,并且自動進行連結。
而短距離的配對方面,也具備了在兩個支持藍牙的手機之間互相進行配對與通訊傳輸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機制。NFC是短距離的無線RFID技術,在針對1~2公尺的短距離聯(lián)機應用上,以電磁波為基礎,取代傳統(tǒng)無線電傳輸。由于NFC機制掌控了配對的起始偵測,當范圍內的2臺裝置要進行配對傳輸時,只要簡單的在手機屏幕上點選是否接受聯(lián)機即可。不過要應用NFC功能,系統(tǒng)必須要內建NFC芯片或者是具備相關硬件功能。
2。更佳的省電效果:藍牙2.1版加入了Sniff Subrating的功能,透過設定在2個裝置之間互相確認訊號的發(fā)送間隔來達到節(jié)省功耗的目的。一般來說,當2個進行連結的藍牙裝置進入待機狀態(tài)之后,藍牙裝置之間仍需要透過相互的呼叫來確定彼此是否仍在聯(lián)機狀態(tài),當然,也因為這樣,藍牙芯片就必須隨時保持在工作狀態(tài),即使手機的其它組件都已經進入休眠模式。為了改善了這樣這樣的狀況,藍牙2.1將裝置之間相互確認的訊號發(fā)送時間間隔從舊版的0.1秒延長到0.5秒左右,如此可以讓藍牙芯片的工作負載大幅降低,也可讓藍牙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徹底休眠。根據官方的報告,采用此技術之后,藍牙裝置在開啟藍牙聯(lián)機之后的待機時間可以有效延長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