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魅族發(fā)布公告稱,PRO5將延遲6天發(fā)貨,但并非是受臺風影響,而是由于NFC功能還不夠完美,需要調試以及合入最新固件。
據了解,PRO5是魅族定位高端的產品。上月底,魅族宣布推出高端子品牌PRO,并正式發(fā)布了該系列的第一款機型PRO5。至此,魅族的產品線布局大致完成,PRO、MX和魅藍系列分別覆蓋高中低不同的市場區(qū)間。
如今,到了臨發(fā)貨之前才提出需要重新調試,延遲發(fā)貨,外界關注的是,這是一種饑餓營銷還是對產品品質的追求?同時,延遲發(fā)貨是否會對接下來的銷量造成影響?
延遲發(fā)貨銷量承壓
PRO5原定于10月12日開售。但之前傳聞說,由于受臺風“彩虹”影響,位于湛江的魅族手機包裝供應商倉庫被淹,預計將延遲發(fā)貨半個月到一個月。
針對傳聞,魅族發(fā)布公告稱,我們沒輸給臺風,輸給了自己!笆俏覀冏约旱脑颍琍RO5的NFC功能還不夠完美,需要調試以及合入最新固件!
所謂NFC,即近場通信技術,擁有NFC功能除了方便與藍牙設備間的配對之外,NFC還支持移動支付、門禁識別、數據傳輸、信息瀏覽等。早在十余年前,NFC功能便在日韓等鄰國大量應用于手持終端。2013年,中國移動曾與北京公交總公司合作推出NFC手機,以刷手機代替公交卡,以期減少出行攜帶物。
不過,該技術在中國一直未能普及起來,主要與成本有關。據了解,要加入NFC功能,除了上游芯片供應商之外,手機制造商要同時整合銀聯、商戶和手機消費者的多重協作,產業(yè)鏈過長,從而導致成本增加。畢竟隨著手機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價格一再被壓低,成本的增加已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另一方面則是安全隱患的問題。業(yè)內人士指出,安卓用戶使用NFC支付,需要用戶換卡、換手機,在換卡換機的過程當中,用戶要承受可能存在的隱私泄漏風險,機卡內的各種信息隨時能被拷走,用戶心存顧慮。
此外,NFC技術需要信號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同時使用,且只能近距離操作才能實現支付,對環(huán)境、時間、物理距離、操作姿勢都有要求。其他主流支付方式則無此限制,如掃描二維碼,手機上只要有攝像頭和掃碼應用,無論二維碼印刷在何介質上均可有效讀取。
從眼下國內市場來看,跟進這一應用的廠商不多,以中低端市場為主的中國手機廠商,近兩年在旗艦產品上嘗試加入NFC 支付技術。
對于延遲發(fā)貨對銷量所造成的影響等問題,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fā)稿前,魅族尚未作出回復。而通信行業(yè)觀察家項立剛認為,“推遲6天的時間消費者應該還能接受,對魅族的損失不會那么嚴重。倒是現在發(fā)現一些問題,提出來需要重新調整,沒有正常發(fā)貨,可能還會引起一些關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一種營銷手段!
為表示歉意,魅族稱將對這批即將購買PRO5的3萬名消費者提供總額近千萬元的補償:所有用戶贈送價值¥199的一年PRO 5意外保;32G用戶額外贈送價值¥129的EP-21 HD耳機;64G 用戶額外贈送價值¥129的Flyme消費券。
產量不足被迫饑餓營銷?
事實上,在此之前,魅族宣布進軍印度市場,并在印度發(fā)布了智能手機魅族MX5。而這款手機在國內持續(xù)處于缺貨,甚至加價才能買到的狀態(tài)。于是,有業(yè)內人士質疑,魅族是否在玩饑餓營銷。
項立剛表示,“不認為手機廠商會故意搞饑餓營銷。最早的時候,大家都說蘋果搞饑餓營銷,后來大家又說小米饑餓營銷,根本原因在于產量不足,沒有做到這個數字!
按照其說法,任何一個手機廠商做手機時,又不敢明確說這款手機能賣多少,只能在原來的銷售基礎上,做一個比較保守的數據,因為如果做得不好,手機廠商都會死在庫存上。比如預測賣100萬部,如果實際做了80萬部,全部賣掉就能賺錢;但如果做了150萬部,只賣掉120萬部,可能會死掉。
過去,魅族崇尚“小而美”的理念。自2014年創(chuàng)始人黃章回歸以來,魅族開始走上激進的擴張之路,向大公司轉型。仔細算下來,自今年6月以來,魅族至少要開5場發(fā)布會,到10月為止,恰好是平均每月一場的節(jié)奏,而且每場都請來大牌明星助陣。
如今PRO5才正要發(fā)貨,魅藍的新品又來了。對于魅族而言,在供應鏈和產品的消化上是否會有壓力?
“做多款產品,覆蓋多個人群,這件事情不止魅族在做,比如以前諾基亞一年發(fā)30個品種,平均一個月發(fā)三款手機,甚至一年50個品種,所以說機海戰(zhàn)術和精品戰(zhàn)術都是一個公司的策略。中興、華為過去是采用機海戰(zhàn)術的,現在轉而采用精品戰(zhàn)術,希望提高利潤;魅族過去是采用精品戰(zhàn)術的,現在轉而采用機海戰(zhàn)術,希望把銷量做起來,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選擇!表椓偙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