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建移動基站?每年250萬元“入場費”拿來!想租借機房?1平方米1個月600元!想進機房維修?每次“開門費”6萬元!當人們在機場、地鐵里隨心所欲地撥打電話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通暢的手機通話背后,是擺在運營商面前的一道道“高價門檻”,這些令人咋舌的費用,便是電信運營商進入機場、地鐵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機場、地鐵征收天價“入場費”
隨著進入世博會倒計時一周年階段,申城的城市建設也進入高潮,根據規(guī)劃,2010年世博會召開前夕,上海將完成機場擴建,新建地鐵和交通綜合樞紐等諸多工程。然而,記者近日從某位通信管理部門人士處得知,市民們屆時想在這些新建交通樞紐打通手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額的“入場費”有可能阻擋各家運營商鋪設網絡的步伐。
據該人士透露,所謂“入場費”,是指運營商為了讓其移動網絡覆蓋機場、地鐵,架設基站時必須向區(qū)域所有者繳納的費用,包括名目繁多的“資源占用費”、“代維費”、“租用費”、“管道費”等等,聽起來似乎并不起眼,但數字說出來卻嚇人一跳。
這位人士以某條在建地鐵線路為例,每家運營商每架設一個基站,必須向地鐵公司支付120萬元的“入場費”,如果這條線需要20個基站,意味著運營商共需支付2400萬元。而這還不是全部,網絡鋪設好后,每年每個基站還需支付42萬元的“維護費”,那么20個基站是840萬元。如需在地鐵里租用機房,每平方米月租費則是600元,“比五星級酒店的房價還要貴!比绻娦、移動、聯通三家運營商都要進入這條地鐵線,地鐵公司第一年起碼可將近億元“納入囊中”,而且接下來每年還有“租金”可拿。
除了地鐵外,機場開出的價碼也不低。據某運營商相關人士透露,他們曾想在虹橋機場架設一個3G基站,可對方開出的“入場費”是每年250萬元,如此高的“門檻”讓他們左右為難。
“山大王”現象引起連鎖反應
由于“入場費”門檻太高,導致的通信障礙在國內已有先例。去年8月,由于北京地鐵公司和電信運營商沒有達成一致,北京新建的地鐵10號線上始終沒有手機信號。直至奧運會開幕3天后,在北京市政府干預下,市民才得以打通手機。
同樣的問題在天津也有發(fā)生。天津市民付穎告訴記者,2006年6月天津地鐵1號線開通時,手機同樣打不通,直至兩年后奧運會前夕,這一問題才解決。據通信人士透露,天津也是靠政府強勢介入,地鐵方才會“放行”。“不過最近信號似乎又不好了,有的站臺有信號有的站臺沒有信號,有時候車速一快也沒信號!备斗f擔心,是不是雙方又開始爭執(zhí)了。
讓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擔心的是,這種“占山為王”、漫天要價的“山大王”現象,一旦不能得以遏制,很容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起連鎖反應,“現在已經有房地產商有樣學樣,也要求運營商為進入他們小區(qū)繳納‘入場費’,而三家運營商的激烈競爭讓這些房地產商覺得奇貨可居,一旦最后只有一家價高者得,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手機信號成“消失的電波”
“這種為了部門利益妨礙通信網絡建設的行為,需要引起國家高度重視,否則會小到影響老百姓使用手機,大到不利于國家整體網絡建設,甚至會影響世博會期間的通信保障安全!痹鴦η飳Υ祟惉F象頗為憂慮。
更有可能引發(fā)的后果是,一旦三家運營商因費用過高,集體拒絕“入場”,那么可能出現地鐵里打不通手機的現象,市民生活將因此受到極大影響。這并非杞人憂天,在北京10號線引發(fā)的糾葛中,移動和聯通便拋開“恩怨”,一起頂住了地鐵方的要求,從而導致10號線運行月余,依然沒有手機信號。
記者致電上海地鐵集團,要求就此問題進行采訪,但截止到發(fā)稿,都沒有得到回音。而根據北京地鐵方的聲明,之所以向運營商收費,是因為地鐵公司已為信號開通做了前期投入,加上日后運營、安全維護的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我們并不反對付費,但希望費用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圍之內!蹦俏煌ㄐ殴芾聿块T人士表示。最新消息是,上海各方之間的談判與基站建設正在同步進行。
記者手記
協商不能解決就讓法規(guī)來解決
隨著2009年進入3G網絡建設高峰,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運營商都在加緊移動基站建設。移動基站覆蓋范圍如何,將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感受。
目前我國應用最多的電信法律規(guī)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記者查閱《條例》后發(fā)現,據其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關單位或者部門規(guī)劃、建設道路、橋梁、隧道或者地下鐵道等,應當事先通知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和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協商預留電信管線等事宜。但對于如何協商、費用如何支付、一旦協商不成功會有怎樣后果,卻沒有更多細則。這也直接導致因收費過高引起的混亂現象。
所幸,上海市政府對此已經高度關注。政府部門正在考慮如何協調解決高額“入場費”的問題,其中的重點方案便是,把基站建設納入政府城市建設總體規(guī)劃中。
事實上,《條例》第四十五條中,也明確提出基礎電信設施要納入規(guī)劃,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沒有詳細的法則,因此需要更高級別的法律出臺。“應該明確通信網絡全程全網的特性,明確網絡建設是國家行為,明確一旦阻礙建設會有怎樣的后果!痹鴦η锖粲,即將在8月提交人大立項的《電信法》中,“這幾個重要的問題一定要明確,要立即解決!
作者:郝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