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事實上一直制約手機廠商發(fā)展。業(yè)內就曾有這樣的感嘆,市場好時怕產能不足,而市場不好時又怕存貨太多。前有錘子科技創(chuàng)始人羅永浩蹚“坑”,后有小米創(chuàng)始人 雷軍 親自壓陣供應鏈,最近又有樂視創(chuàng)始人 賈躍亭 公開信自曝供應鏈壓力驟增。最近,vivo執(zhí)行副總裁胡柏山、高級副總裁倪旭東、高級副總裁施玉堅集體接受媒體采訪。vivo執(zhí)行副總裁胡柏山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了vivo供應鏈管理和成本管理細節(jié)。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供應鏈管理其實是市場競爭的后臺力量,關系到產能,也關系到產品競爭力。
今年前三季度,vivo前三季度出貨量的快速增長,無疑也需要供應鏈管理的極大支撐。同時,vivo也率先在產品中采用了曲面屏,關鍵部件向來是缺貨的,這顯示其可能得到供應鏈廠商的優(yōu)先合作。
在vivo高層媒體對話會上,第一財經記者也就關鍵的同時也是熱點的供應鏈管理問題向vivo提問。vivo執(zhí)行副總裁胡柏山在回應中首次透露了細節(jié),比如vivo的賬期,和合作伙伴的關系,如何提前進行產品規(guī)劃。胡柏山同時回答了成本控制問題,通過和供應鏈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分享合理利潤空間,使得供應商能更好進行機器等方面的投資,同時提升良率,進而也得以更好控制成本。
第一財經記者:今年3月份vivo發(fā)布了Xplay5,是國內最早做曲面屏手機的,為什么能得到供應鏈支持?
胡柏山:我們把供應鏈當成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和合作伙伴不是一個簡單的買賣關系。我們和供應鏈的關系,其實是從企業(yè)文化延伸出來的,企業(yè)文化是我們的使命。
要把供應鏈做好,首先有規(guī)劃。就和我剛才講的,雖然我不追求這個銷量結果,但是要規(guī)劃一個數量。臨時去追,神仙也追不回來。對于供應商伙伴來講,它的投資是需要提前的,每年的投資在每年的11月份就決定了,臨時增加訂單,它連設備都買不回來。
從10月份開始,10月份、11月份、12月份,我們會預測每年全年的需求,在正負10%這個幅度,把數量給到供應鏈。
所以我們和供應鏈的合作,就是我們現在的時間。以前我們采購部門去追貨還有效果,現在體量越來越大,追貨其實也沒有什么好的效果。
正因為我們的做法,我們把它當成一個合作伙伴來看,我們的年度合作計劃做得相對靠譜,所以這些合作伙伴會把我們當成他們真正的合作伙伴。所以他們相對好的一些技術,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們,告訴我們這個技術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價值。
當然有時候他們的考慮會太過于技術化了。這個很正常,因為他們就是這種思考模式。但我們要和他們充分溝通這個技術,我們站在消費者角度能轉化成什么樣的解決方案。雙方經過來回碰撞,我們就進入技術開發(fā)階段,但這個技術明年底能開發(fā)出來就不錯了,真正大批量生產還得到到后年。
因為vivo的文化價值觀就是本分、誠信,所以我們跟供應商的結款,如果條件是30天月結,那付款一定不會超過第45天。如果他們的資金鏈緊張,他們會跟我們說,我們會提前付款。
如果沒有這樣的合作關系,沒有整年的計劃,他是不可能把最好的技術告訴你。所以他們也愿意把最好的技術給我們。我們能把它們轉化成未來真正能大批量生產的商品。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在我們剛開始做手機時,就討論這個供應鏈該怎么做。我們一致認為,企業(yè)和企業(yè)的競爭,其實我們作為一個領頭者的供應鏈的競爭。
一個好的技術,不是只靠我們自己就能解決,而是充分把大家的潛力發(fā)掘出來。我們作為領頭者,把它整合在一起,一部分通過他們研發(fā),一部分通過我們研發(fā)。單獨靠某一家企業(yè)把所有技術從頭到尾研發(fā),在目前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下其實很難,因為術業(yè)有專攻,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擅長。
第一財經記者:我還有一個好奇,成本。
胡柏山:首先,我們認為我們和供應鏈是對等、互利的平臺,整個供應鏈都要獲得價值,只是不同技術獲利不一樣。如果只是完成一下任務,我們給的獲利空間可能會少一些。對于我們自己而言,整個計劃要做得早,做得相對準。
而且,我們和合作伙伴談的都是長期的合作,不是今天某一家便宜了,我就轉向這一家。
表面來看,短期合作成本是最低的,但是你綜合來看,成本反而是增加的。我相信在座一些行業(yè)人士看重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效率、一個是良率。其實要提高效率,就要更多自動化,把人工占比降低,因為我們的訂單相對來說比較長期,一旦產能爬坡上去,合作伙伴的良率就會提高。他獲得了他合理的利潤,價格也不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