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運營商巨頭競爭寡頭化三為二,謠傳電信聯通合并到聯通正式聲明進入混改大軍已經整整兩年了。聯通混改終于落地!
雖然目前我國的通信服務業(yè)整體狀況較好,但聯通的競爭力一直薄弱,曾經有人這么形容三大運營商的資金狀況,中國移動是今年花去年的錢,中國電信是今年花今年的錢,而中國聯通是今年花明年的錢。而通過聯通的財報我們發(fā)現,聯通明年的收入卻并不足以支付今年的支出,就資金問題,大企業(yè)進駐聯通似乎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那么問題就來了,國企聯通的內部機制會適應社會上新互聯網的模式嗎?他們能否彼此融合,將混改帶來的問題大事化小,還是漏洞百出加劇聯通的窘境?會不會上演熱播劇《人民的名義》大風廠改革的鬧劇?
混改資金入駐
《人民的名義》里面大風廠的改革從國企固有模式到大企業(yè)資金入駐和員工持股。中國聯通正在混改,而且據來自香港星島日報消息,中國聯通擬發(fā)行A股至少融資300億元,擬引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其他國企作為股東,新股東占A股股本比例可能達到20%。一直傳言的BAT入股聯通快要得到證實。問題就來了,資金的入駐就代表著分紅收入,聯通發(fā)行股票擺脫目前的困境,BAT迎合,那么之后的收入要怎么分?不論怎樣的分法,是否可以同時滿足聯通和BAT的要求?《人民的名義》里鬧劇就是由分紅時持股的員工要求達不到滿足所引發(fā)的。
混改引發(fā)聯通發(fā)展方向
“互聯網+”時代,傳統(tǒng)電信運營商的布局似乎已經偏離航向。2G/3G時代的傳統(tǒng)語音被4G流量替代。之后的5G更是象征著流量的“大爆發(fā)”。代表著互聯網的BAT入駐電信運營商,那聯通未來的發(fā)展是不是會有一些改變?既然發(fā)展格局發(fā)生改變,聯通人員配備會有改變嗎?是否會由此引發(fā)規(guī)模性的裁員?改革必須大刀闊斧,才能發(fā)揮效果。功能相像、落伍技術人員的移除成為必要,此番混改,真為聯通捏一把汗。《人民的名義》大風廠被抵押收購,不匹配員工面臨下崗問題暴動,這些聯通都應該引以為戒,現實肯定不會是電視劇,可電視劇卻來源生活。
改革薪酬機制激發(fā)員工活力
中國聯通癥結所在是大家有目共睹,傳統(tǒng)的充分放權和一面倒的薪酬機制。傳統(tǒng)的充分放權阻礙了新思維新模式的涌入,而一面倒的薪酬機制干擾員工活力。固有運營方式加上消極怠工的勞動力,聯通混改勢在必行。BAT為中國聯通注入新鮮血液,改變一潭死水的現狀,和員工薪酬掛鉤,從而激勵員工活力!度嗣竦拿x》里大風廠的國營已經不適合改革后的社會,員工持股充分應用了固有資源,拯救了國營企業(y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國營企業(yè)的天下,適當的放權改革反而能激發(fā)員工群體的積極性。
混改帶來的繁榮不可估量,引發(fā)的問題也應該考慮。新的體制造就新的聯通。送給聯通一句話:且改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