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伙們都聽說了,蘋果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要造車了。
在 10 月 18 日鴻海公司( 富士康的母公司 )的科技日上,也就是他們老板郭臺銘生日的那天,富士康一口氣發(fā)布了三輛車,分別是兩廂車 Model B 、電動皮卡 Model V ,還有 Model C 量產(chǎn)版。
富士康老板郭臺銘,也直接坐上了自家造的車,可以說是排面十足了。
如果再加上去年發(fā)布的豪華轎車 Model E 和電動大巴 Model T 的話,短短一年時間之內(nèi),富士康其實已經(jīng)涵蓋了各種車型,直接給大家整出了五款新車了。
也難怪郭臺銘凡爾賽到:體驗自家電車, 已經(jīng)是我每年最期待的生日活動之一。
只不過說實話,一看富士康這些車的名字, Model 這 Model 那的,一股碰瓷 “ 特斯拉 ” 的味道是相當?shù)貨_。
所以猜測,富士康或許和某些公司一樣,就是想蹭個風口,然后隨便弄出幾輛原型車,再時不時放出即將量產(chǎn)的消息,拉高一波股價,然后套現(xiàn)走人。
但在查了一些資料之后,才發(fā)現(xiàn)格局著實小了那么一點,因為人家富士康不是簡單的想 “ 蹭 ” 特斯拉。
在前幾天的科技日上,富士康董事長就表示說,他們其實想在電動車領域繼續(xù)干老本行。也就是給電車們組裝代工,并且還很希望未來能給特斯拉代工。
然而問題也來了,都說隔行如隔山,你富士康一個以組裝手機出名的代工廠,人家車企憑啥找你合作。
就連馬斯克在接受《 德國商報 》采訪時,都說過類似嘲諷的話:“ 相比于手機與智能手表,汽車非常復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說,給我造輛車吧。 ”
只不過,和馬斯克看衰富士康代工電車不同。
富士康創(chuàng)始人郭臺銘,則雙手插兜 “ 裝 ” 起了高手,說到:汽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的 iPhone ,我們既然能造 iPhone ,為啥就不能造電動車?
所以這些年富士康整出的這么多車,名字啥的其實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要秀肌肉。
這才好告訴全世界的車企們:我,富士康,有能力造電車,電車代工模式可行!趕緊麻溜來和我合作吧!
而在馬斯克和郭臺銘各執(zhí)一詞的情況下,差評君也查了一些資料,準備和大伙們聊一聊富士康代工造車的那些事。
首先第一個問題肯定是,像是特斯拉這類的車廠會自建工廠,蔚來、理想則會找江淮、力帆這些傳統(tǒng)車企代工。
在老師傅林立的車圈兒,是誰給了富士康這么一個電子廠勇氣,敢于入局的呢?
大伙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富士康并不是這兩年看到電車火了,才臨時決定去摻和一腳的愣頭青。
富士康開始布局汽車行業(yè)的時間,甚至比國內(nèi)不少造車新勢力還早。
在 17 年前的 2005 年,他們就收購了安泰電業(yè),安泰電業(yè)是中國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制造商之一,福特、大眾等汽車公司都是它的客戶。
在車機電子器件、屏幕、面板等方面,富士康自己就能造,還給特斯拉、奔馳、寶馬等車企當過供應商,屬于是傳統(tǒng)藝能了。
它還投資過小鵬這樣的新勢力、寧德時代這樣電池巨頭。甚至在芯片上,富士康還入股了馬來西亞的 DNeX 芯片廠。
確實是沒啥造車經(jīng)驗,但是架不住朋友多不是?所以說,富士康在車圈一直在廣撒網(wǎng)。
布局早是一回事兒,但差評君覺得,富士康入局造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比起傳統(tǒng)的燃油車,電車的制造生產(chǎn)流程相對簡單。
因為一臺燃油車的零部件大約高達 3 萬件,但電動車只需要燃油車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中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三電系統(tǒng),也就是電池、電機、電控三大系統(tǒng),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不少的供應商和集成品。
所以,富士康也像其他車企一樣,覺得自己又行了,甚至還推出了自家的造車平臺 MIH 。
它可以幫你包辦車身結(jié)構(gòu)、電子架構(gòu)、電池和動力總成這些不好設計的東西,讓造車的工作變成套娃。
客戶們想要推出一款新車,只需要關注車機、外觀等等底盤以上的東西就行了。
他們還把這玩意兒稱作是電動車界的 Android 。
給蘋果代工,卻準備做電車界的安卓,多少有些黑色幽默了。
另外差評君覺得富士康造車,還是有不少的阻力在的。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除了這個 MIH 平臺,看起來似乎有些說法之外( 當然具體好不好用,咱也還不知道 ),并沒有看到其他核心技術(shù)。
今天手機代工業(yè)務上利潤低、容易被替代等等的問題,未來也可能會再來一波歷史重現(xiàn)。
這事啊,看看蘋果的代工廠們就知道了。因為缺乏核心技術(shù),蘋果拿捏起他們和玩泥巴一樣。
曾為蘋果提供鏡頭的歐菲光,在被甩之后凈利潤直接就降了 93% ,還有不少原果鏈公司被分手之后,直走向了破產(chǎn)。
就算是富士康,去年的手機代工業(yè)務凈利潤也是負的,反觀蘋果呢,凈利潤足足有 25.8%,誰是打工人,不用我多說了吧。
所以啊,富士康這么著急地想開展造車業(yè)務,其實和它的經(jīng)營現(xiàn)狀多少也相關。
身為蘋果的最大代工廠,雖然名頭響亮,營收也是穩(wěn)中向好,但卻不咋賺錢。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智能手機銷量下跌等等原因,富士康的手機代工業(yè)務,甚至還是屬于虧損的狀況,凈虧損達到了兩千多萬美元。
但富士康又多少有點蘋果依賴癥, 50% 左右的營收和蘋果代工業(yè)務相關,可以說公司的命運和蘋果綁在了一起。
而蘋果對供應鏈的態(tài)度大家懂的都懂,活脫脫的一個渣男。為了保證供應鏈的安全,會不斷拉備胎進群和現(xiàn)任互相內(nèi)卷。
其中的代工備胎立訊精密,就從富士康手中搶走了不少單子。
為了治療蘋果依賴癥,拓展新業(yè)務肯定迫在眉睫。況且人家立訊精密,都和奇瑞合作進軍造車界了。
早早就布局汽車工業(yè)的富士康宣布造車,也合情合理吧。
而在未來,富士康的目標是到 2025 年左右,能拿到 5% 的市場份額,營收目標大概在 300 億元。
這個手機和電腦市場里的代工霸主,到底能不能在電動車領域開出新花,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富士康造車,至少會比賈躍亭靠譜點。
責任編輯:上方文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