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印度遭戰(zhàn)略性過濾:印方表態(tài)自相矛盾

  華為審查程序實際由印度內政部和安全部門掌握

  本報記者 蘭曉萌 北京報道

  國內最大、世界第二大電信設備商華為近期在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之一——印度遭遇了強勁的阻力。

  過去5個月,印度電信部多次拒絕當?shù)刂饕娦胚\營商采購中國設備的請求,理由是印度內政部出于“國家安全考慮”,認為印度電信部門若使用中國制造的設備,將使印度可能受到安全方面的挑戰(zhàn)。作為在印度最大的兩家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和中興首當其沖成為“禁令”的受害者。

  有關消息一出,印度電信部、內政部官員,以及通訊與信息技術事務國務部長紛紛澄清,表示印度并未針對中國實施禁令,但他們都承認或默認,印度加緊了對國外電信設備的安全審查,安全審查是客觀事實。

  一片含混表態(tài)當中,一位印度閣員卻發(fā)出了鮮明的聲音。5月8日,印度環(huán)境和森林事務國務部長賈伊拉姆·拉梅什評論:“如果我們繼續(xù)對中國在印度的投資疑神疑鬼,我們將無法獲得哥本哈根精神帶來的全部好處。重點是,華為正在印度制造財富,它在雇用印度專業(yè)人員,其80%多的雇員是印度人……內政部在用它的懷疑態(tài)度設置路障!贝搜砸怀觯肥擦⒖淘獾接《葒鴥葒,黯然提出辭職。

  在印度政府自相矛盾的說辭中,華為已經(jīng)快有5個月沒有接到印度運營商的采購合同了。

  華為遭遇區(qū)別性“過濾”

  擁有11億人口的印度,天然地擁有一個龐大的電信市場。不僅如此,近年來該市場發(fā)展迅速,速度已經(jīng)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捎^的市場前景吸引了世界主要設備商前來“圈地”。在激烈的競爭中,以華為和中興為首的中國公司拿下印度15%的市場份額,并得以與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等歐美大牌設備商分庭抗禮。印度市場也為華為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在該公司上一財年的全球營收中,印度市場貢獻了約14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11%,比前一年增加了1倍以上。

  但是,正在快速增長的華為卻一頭撞上了“玻璃天花板”——去年12月,印度電信部要求電信運營商的設備采購合同必須接受安全審查。正是從那時起,中國銷售商在實際操作中被印度政府“過濾”。

  據(jù)印度當?shù)孛襟w報道,5個月來,在印度多家主要電信運營商的采購請求或招標中,中國的設備供應商先后被印度電信部以“內政部擔心有安全隱患”為由拒絕。但華為和中興都表示,未曾收到印方正式的通知文件。

  然而,一些歐美設備商卻被批準“放行”。印度《商界報》報道,印度電信部2月以來拒絕了11份采購中國設備的申請,卻批準了4份購買歐洲產品的請求,其中包括華為的一大競爭者——諾基亞西門子?墒聦嵣,價格較歐美競爭者低30%-40%的中國設備商在印度市場上更受歡迎。

  對華“禁令”師出無名

  就印度媒體披露的審查程序來看,華為在印度的命運,掌握在印度內政部和安全部門的手中。當?shù)仉娦胚\營商的設備采購請求會被轉送至內政部,其副本則送交調查分析局和情報局——印度的安全部門。

  同時,這塊“玻璃天花板”似乎也得到了更高級別決策者的認可。英國《金融時報》在4月30日發(fā)表的文章中,聲稱看到印度電信部在當周致辛格總理辦公室的信函中,通報了這一情況。“出于安全考慮,我們不建議從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采購設備……因此,電信服務提供商提交的采購中國產設備的請求將被拒絕!毙胖羞@樣說。

  但據(jù)業(yè)內人士稱,印度目前仍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說明安全審查如何進行的指導意見,并且,印度也還沒有實施安全審查的技術能力。印度可能需要兩年時間才具備這一技術能力。在沒有明確規(guī)則和技術能力的情況下,審查的結果顯然缺乏公信力。但尤其讓中國公司感到受歧視的是,印度電信運營商按要求,必須將中國設備供應商和非中國設備供應商分開提交安全審查申請。

  印度政府以產品安全為由限制中國設備商在印度的發(fā)展同樣有些站不住腳。

  華為在印度的公司回應,中國與西方廠家的設備在基本結構上沒有差別,若對設備進行純技術的審查,不可能出現(xiàn)西方廠商通過而中國不通過的結果。而且,中國企業(yè)提供給印度市場的設備與提供給英國、德國、法國市場的設備一樣,既然中國的設備在技術更發(fā)達的西方國家都通過了嚴格的技術測試,就沒理由在印度通不過審查。此外,中國的電信設備在5年前就開始廣泛地服務于印度的無線網(wǎng)絡,事實已證明,產品的安全性能沒有問題。

  凸顯中印仍缺互信

  既然如此,需要大量進口國外設備,用于發(fā)展本國通信基礎設施的印度,為何一邊在美、英、德等國極力宣介,呼吁歐美公司投資印度基礎設施的同時,一邊又將送上門來的中國企業(yè)拒之門外呢?

  從印度對中國電信設備廠商幾乎“疑神疑鬼”的戒備,到它在其它多個領域中表現(xiàn)出的同樣的審慎態(tài)度,不難看出印度對其鄰邦中國缺乏政治信任。

  領土爭議和歷史是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對華貿易逆差也是印度政府在市場中給中國企業(yè)設置障礙的動因之一。在去年434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中,印度貿易逆差接近16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0%多。貿易失衡問題已上升至印度對華議程的最前列。印度官員也已多次公開呼吁中國采取措施,平衡貿易。

  此外,在印度,中國“威脅論者”依然握有一定的政治話語權。一位印度安全分析人士稱:“新德里一些強大的政治勢力仍在宣揚中國威脅論,前任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曾視中國為印度的頭號敵人。要想根除這些成見,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而就在中國設備商被禁的這幾個月,正值印度拍賣電信3G牌照。5月拍賣一結束,運營商們就要開始采購3G設備,這對設備商來說,是決定未來至少3年市場份額的關鍵時期。沒有通過安全許可的華為們,會被排除在這個市場之外。

  華為正在竭盡全力,擠進正在對它關上的大門。

  5月12日,華為宣布考慮重啟在印度建立電信設備生產廠的計劃。大約5年前,華為申請建廠的計劃被印度政府以安全理由拒絕。據(jù)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這一100%的FDI建廠計劃已進入自動審批程序,5億美元的大手筆很可能讓華為在印度的前景明朗起來。同時,華為還正在考慮雇用一名印度人擔任其印度公司的CEO。

  與此同時,中國使館據(jù)稱也已出面調解。作為中國少有的高科技輸出的代表之一,華為在印度的發(fā)展不僅需要企業(yè)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之間的互信。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業(yè)界最新資訊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