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鏈路切換為硬切換
在某一瞬間,接入的移動終端僅接收一個基站的數據,前向鏈路使用速率控制而不是在 CDMA2000 1x中使用的功率控制,它不需要軟切換。接入的移動終端接收它激活的信道中的最強的載波的數據。它監(jiān)視激活的信道中的所有載波的信號強度,如果另一個扇區(qū)的載波信號強,則請求切換。反向鏈路的軟切換和 CDMA2000 1x類似。
反向鏈路數據速率控制
盡管1x EV-DO系統(tǒng)的反向鏈路與CDMA2000 1x相似,兩者之間也有一些區(qū)別。在1x EV-DO系統(tǒng)中,對反向鏈路移動終端使用的數據速率沒有直接的控制。移動終端傳送的分組中攜帶了數據速率的信息。
基站向移動終端廣播反向鏈路的占用情況比特(RAB) ,以此向移動終端指示反向鏈路是否滿載。如果反向鏈路滿載,RAB就置成“忙”。此時,移動終端將根據基本試驗的隨機數,降低反向鏈路傳送的數據速率或保持速率不變。如果隨機數高于某一特定數據速率的閾值,該數據速率降低,所以,數據速率越高,速率降低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果RAB沒有置成“忙”,移動終端將根據基本試驗的隨機數,增加反向鏈路傳送的數據速率或保持速率不變。
這種情況下,對于當前數據速率低的用戶,其增加數據速率的可能性就大。
R-P會話的建立
在IP網絡中,數據分組的選路基于節(jié)點的IP地址。在蜂窩和個人通信網中,呼叫的選路是基于IMSI/MIN,但在1x EV-DO網絡中,選路不需要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符和移動識別號碼(IMSI/MIN) 。所以,1x EV-DO 接入終端不需要提前分配 IMSI/MIN。對于R-P會話在RNC和PDSN之間的切換需要另外的解決方案。為了成功地在同一個PDSN的RNC/BSC(PDSN內部,RNC之間)之間傳送會話,移動終端的IMSI應該一樣。
由于移動終端沒有IMSI,當RNC在移動終端和PDSN之間開始一個會話時,就給移動終端分配一個IMSI。在1x EV-DO的標準中,引入了一個新的接口A12。它是RNC和AN-AAA服務器之間的接口。 AN-AAA有兩個功能:第一,完成對移動終端的鑒權。因為1x EV-DO的終端不在MSC注冊,所以在MSC沒有1x EV-DO的鑒權設施。 AN-AAA服務器對移動終端的鑒權基于網絡接入識別符(NAI) ,或者稱作用戶鑒權口令。第二, AN-AAA在它的鑒權接受消息中向RNC返送一個IMSI值。這個IMSI用于RNC與PDSN建立R-P會話。用這種方法可以為一個雙模終端在1x EV-DO和1x網絡中分配相同的IMSI。這也正是會話在1x EV-DO和CDMA2000 1x網絡之間切換所要求的。
如果1x EV-DO網絡中未部署AN-AAA服務器,RNC必須用其他的專用方法為移動終端分配IMSI。但必須保證IMSI在整個網絡中是唯一的。
沒有AN-AAA服務器時,不能完成1x EV-DO RNC和 CDMA2000 1x BSC之間的R-P會話切換。移動終端只能依靠移動IP來保持它的IP地址在穿過網絡邊緣時不變。如果網絡沒有移動IP功能,在移動終端通過網絡邊緣時,必須分配新的IP地址。部署AN-AAA有利于快速切換和改善移動終端通過網絡邊緣時的性能。
1x EV-DO與CDMA2000 1x比較
為了更好的理解1x EV-DO的技術特征,本節(jié)將其與CDMA2000 1x進行比較。1x EV-DO與 CDMA2000 1x相比有兩大優(yōu)點:(1)峰值速率高;(2)容量大,可支持的用戶多。其主要差別是,在CDMA2000 1x中,網絡側不但決定前向鏈路的數據速率,而且還直接控制反向鏈路的數據速率。但在1x EV-DO 技術中,接入的移動終端決定前向鏈路的數據速率,基站根據移動終端請求的速率決定是否給該移動終端傳輸數據。因此,1x EV-DO的網絡性能很大程度取決于移動終端使用的算法;驹谇跋蜴溌凡荒苓x擇數據速率,但它能決定向每一個終端發(fā)送數據的時刻。
----《通信產業(y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