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攜號轉網無力改變電信壟斷困局

  馬紅漫

  攜號轉網終于正式由文件變?yōu)楝F實。從22日起,天津、海南開始進行攜號轉網試點,除TD用戶外,天津的移動、聯通和電信用戶可以互相轉網,海南的用戶只能從移動轉網到電信和聯通。

  攜號轉網是指一家移動通信運營商用戶無需改變自己的手機號碼,就能轉而選擇另一家運營商,并享受后者提供的各種電信服務。換句話說,攜號轉網意味著手機號碼與運營商的一一對應關系將被徹底弱化,139開頭的手機可以使用中國聯通網絡,而130開頭的手機號碼或許使用的是中國移動網絡。

  從海外電信市場競爭經驗看,推出攜號轉網的短期市場積極意義非常明顯,但是并不意味著長期移動通信市場競爭格局全面改觀,不宜過于盲目夸大這一政策效果。從其他國家攜號轉網的具體實施情況來看,在該政策剛出臺的一段時期,市場反應往往比較強烈,用戶換網率可能會很高。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市場格局就會再次回到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市場效應不會長期持續(xù)。

  從理論上講,攜號轉網確實有利于削弱主導運營商的優(yōu)勢地位,能夠為市場弱者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從而推動通信市場的整體發(fā)展。但是從實際操作看,攜號轉網只是不需要更換手機號碼,并不意味著轉換成本完全為零,比如轉網客戶原有存入的電話費將會被清零、辦理轉網需要時間和程序等。一般而言,用戶轉網短期內考慮的因素就是資費高低,所以轉網往往先由強勢運營商向弱勢運營商轉移,比如中國移動的資費普遍高于中國聯通,所以會在短期出現用戶流出的現象。但是這種流出并不意味著強弱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差距消失,長期而言運營商的服務水平等綜合因素才是校正的關鍵,所以并不會出現企業(yè)地位的巨變。

  攜號轉網業(yè)務能夠優(yōu)化移動運營商競爭,但是這并非是一個顛覆性的政策改變。從3G業(yè)務推出伊始,監(jiān)管部門平衡市場競爭的行政意圖就非常明顯。這樣的調控意圖仿佛符合了扶弱抑強的民意,但實際上未必與市場邏輯相符合,至今中國聯通也并未借此而能夠與中國移動匹敵。

  移動通信市場需要鼓勵競爭效率提升,但并非簡單地扶弱抑強。在我看來,政策的關鍵在于需要推行恩威并舉,所謂恩就是全面開放市場準入,所謂威就是讓《反壟斷法》落到實處。強勢企業(yè)若借勢欺人,就會被法律制約。在這兩方面政策作用之下,市場會自發(fā)找到最優(yōu)的狀態(tài),而不用像攜號轉網一樣小打小鬧了。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