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鄭州3月9日電 (記者 門杰丹)隨著通訊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手機產(chǎn)品的快速更新,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廢舊手機,這些手機扔了有點可惜,賣掉又不值錢,究竟該如何處理,市民頗為犯難。
“賣給回收手機的也不值錢,還得當心有人將其翻新后再次銷售。不賣吧,像這樣放著又沒用,還占地方。”幾天前在鄭州某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周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說她家里有3個淘汰的舊手機,還有2個有點小毛病的壞手機,電池、充電器、耳機等一大堆,放在抽屜里,實在是礙事,可一問回收舊手機的,才十幾塊錢一部。
針對廢舊手機問題,連日來,記者隨機調查了20名市民,發(fā)現(xiàn)人人都有廢舊手機,有的扔了,有的賣了,有的閑置在家里。有市民表示,舊手機送人也不合適,但有的通訊店免費回收,感覺也不合適。
“手機的很多零部件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對生產(chǎn)企業(yè)來說,材料再利用也獲得了利潤,為什么要無償捐手機?”市民胡先生認為,捐出一部手機應該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況且捐之前為了保證里面的信息不被竊取,還得刪除所有信息,也很麻煩。
記者在市區(qū)通訊店分布密集或者流動人口多的地方看到,有不少小商販,打出高價回收廢舊手機的牌子;▓@路農業(yè)路口附近一個回收舊手機的商販告訴記者:“2009年之前生產(chǎn)的雜牌機,不管是否報廢,一律5塊錢。”幾大品牌機,價格高點,大多幾十塊錢,個別好的200元左右。對于這些手機回收后如何處理,商販表示,他只管回收,其他的不清楚,也許一部分會拆機當配件吧。
3月9日,記者就此咨詢了鄭州市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表示,手機電池、主機電路板等都含有多種有害物質,手機的塑料外殼本身也是難以降解的污染物,其中含有的有機物能分解出毒害物質,會對地下水、土壤造成重大污染,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大危害,建議妥善處理。
在采訪中,在采訪中有市民認為,手機市場上,水貨泛濫、翻新機普遍存在,廢舊手機要妥善處理,也可以像家電“以舊換新”一樣回收,無償回收難以調動市民積極性,有償回收效果會更好。他們建議有關方面能夠設立回收專柜,根據(jù)手機的好壞開出相應的價格,讓那些閑置在市民家中的廢舊手機有個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