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日,一位行人打著手機從“手機漫游費零0元”廣告旁走過。南山/CFP 圖
目前,北京手機漫游到上海后,按后付費用戶每分鐘0.4元收取,預付費用戶每分鐘0.6元收取,加上“建立漫游費”每分鐘0.2元,再加上長途話費每分鐘0.7元,就成了每分鐘1.3元和1.5元
綜合新華社電 “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聽證會將于明日舉行,不少消費者希望這次聽證最終能成為融化國內電信資費多年堅冰的開始。
參與為聽證會制定討論方案的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20日說,例如北京手機用戶到上海通話時,會產生本地通話費、建立漫游費、長途通話費三部分費用,11日向社會公布的兩種討論方案,均對第二部分即建立漫游費完全取消。
手機漫游發(fā)生三種費用
闞凱力說,例如一個北京的手機用戶漫游到上海,可能發(fā)生以下三種費用。
第一部分是北京手機用戶到上海后通話,發(fā)生相應的上海本地通話費成本。對于這一部分,目前按后付費用戶每分鐘0.4元收取,預付費用戶每分鐘0.6元收取。
第二部分是上海移動運營商向北京的移動運營商查詢號碼,北京再進行回復,是一個建立漫游的過程,這部分費用在電信行業(yè)稱作手機漫游費,就是在第一部分基礎上各加0.2元,于是變成了每分鐘0.6元和0.8元。在政府有關電信資費的文件上都是把這兩部分并稱為“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所以,這次的聽證會也稱為“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的上限標準方案”,跟建立漫游收取的0.2元不同。
第三部分是北京手機用戶到上海,發(fā)生長途電話費用。如果在北京的朋友給已漫游到上海的北京用戶打電話,或者北京用戶在上海給北京的朋友打電話,就要按傳統(tǒng)長途通話收費,每6秒鐘0.07元,折合每分鐘0.7元。但若北京手機作為主叫,往往可以加撥“17951”等IP前綴號碼,每分鐘0.3元。
綜合以上,北京手機漫游到上海后,每分鐘0.4元或0.6元,加上后兩部分費用,就成每分鐘1.3元到1.5元。這個收費標準不符合近來電信資費普遍大幅下降的形勢,必須調整。
本地和長途話費也要降
闞凱力說,建立漫游費即在上海和北京之間交換信息等過程產生的每分鐘0.2元,向聽證會提交的兩個方案都對這部分完全給予撤銷。
而且,項目組專家對漫游狀態(tài)下的本地通話費與長途通話費,也進行了大幅度降低。
首先是第一部分的本地通話費。方案二中所包含的本地通話費取消了后付費與預付費之間的區(qū)別,采取每分鐘0.4元作為上限標準。同時,在漫游狀態(tài)下接聽電話的本地通話費一律免收。
其次是第三部分的長途通話費。項目組專家盡可能地向IP電話標準靠攏,長途通話為每分鐘0.3元。
因此,按照方案二,北京用戶到上海后,不管與國內哪個地方用戶通話,主叫一律每分鐘0.7元(本地0.4元+長途0.3元);被叫一律每分鐘0.3元(長途0.3元)。
聽證能否啟動破冰之旅
此次聽證之所以引起廣大用戶的深切關注,更多的是來源于電信資費破冰信號對消費者的鼓舞。雖然電信資費近年來確實持續(xù)下降,但下降的速度和幅度都很難讓消費者滿意,以至于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我們在自己的國家打電話,費用比人家外國打國際電話還貴?”
實際上,需要聽證的不僅只是漫游費的收取水平。北京市消費者協(xié)會副會長張明指出,電信業(yè)不合理收費還有很多。例如,目前的雙向收費讓消費者被迫為大量的騷擾電話付費;移動資費是按分鐘計算,不滿一分鐘的也按一分鐘收費。
觀點
不公布成本只能是筆“糊涂賬”
據新華社電 雖然聽證會召開的日期臨近,但據媒體報道,關于手機漫游費成本,包括其中基本通話費和長途通話費的定價成本依據目前尚未公開。一位業(yè)內人士認為,這預示著聽證會期間公布漫游成本的可能性也不大,這一前提下出臺的漫游費用有可能是一筆“糊涂賬”,很難說清楚最后的漫游費用到底是否真正“便宜”了消費者。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議,應將運營商的實際成本向社會公開,在此基礎上,通過聽證會制度重新確定有關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