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雪杉(中國聯通赤峰分公司)
隨著技術更新換代和光纖成本的降低,光纜成為當今社會各種信息網的主要傳輸承載工具。出于參與競爭的需要,光纜維護單位的職能也在不斷延伸,面向經營承接本地網維護、機線一體化維護、綜合業(yè)務承攬、業(yè)務外包等活動已在各單位不同程度地展開。面對新的形勢,光纜維護工程及管理人員需要接受新的線路維護與管理理念,掌握線路維護管理的先進方法與技術,以順應電信業(yè)轉型發(fā)展的需要。而準確分析判斷光纜線路的障礙、提高光纖通信系統的可靠性,也就成為了每位線路維護人員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
未雨綢繆,做好搶修準備工作
首先,將各種工程技術資料歸類,把同一線路的各中繼段放在一起,以便于日后查找。同時要注重日常資料的積累,將每次出障礙的位置記錄下來,曲線存盤,為下一次快捷查找障礙留下原始資料,并將新增的接頭和所換光纜的波長繪制到維護圖中。此外,隨著光纖系統的不斷增加,還要及時掌握各系統纖號的使用情況。
其次,要保證搶修工器具齊全到位,儀表定時充電、清洗和保養(yǎng),對所有備用光纜進行測試登記,便于障礙發(fā)生后隨時調用。
正確使用儀表
設置儀表
1.測量范圍。在測試光纖斷點時,應選擇大于被測距離而又最為接近的測試范圍,一般而言,比被測光纖長幾公里就可以,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儀表精度。例如,用HP8147型OTOR,我們粗略地測試到斷點位置為30公里,那么就要用35公里的測試范圍檔,橫向每格代表3.5公里,如果用80公里的檔位,那么每格代表8公里,讀到的數據會有一定偏差。
2.折射率。折射率是真空中光速及光纖內光速之間的比率。光纖的折射率不是恒定的,它因光纖特性而異。因此在使用OTDR測試光纖長度時,要選擇與其對應的折射率。如果儀表上設定的折射率與光纖的實際折射率不一致,那么測試結果就會產生誤差,其誤差值(△L)大小可由下列算式得出:
△L﹦L·(n-n’)/n’
式中:L—測定光纖長度(米)
n—被測光纖的折射率
n’—OTDR所設定折射率
以上算式計算結果為正值時,光纖長度比實際長度要長;反之,光纖測試長度比實際長度要短。若折射率不詳時1310nm單模光纖為1.4680,1550nm單模光纖為1.4685。
3.脈沖寬度。脈沖寬度選擇的大小與測試距離及要實現的目的有關,脈沖較寬可提高信噪比,但距離信息變得模糊,曲線臺階變得平坦;脈沖越窄,信噪比降低,距離信息更為清晰,臺階變得越陡,適合近斷點的測試,還可以避開盲區(qū)。
掌握盲區(qū)和幻峰
盲區(qū)是指光纖后向散射信號曲線的始端,由于受近端菲涅爾反射的影響,在一定距離范圍內被掩蓋,無法反映曲線的狀態(tài)。盲區(qū)的大小還與脈寬有關,儀表的最小標稱盲區(qū),在小脈寬檔時,一般儀表的盲區(qū)在100米左右。因此在測試近距離的光纖時要用小脈寬,以減小盲區(qū)的范圍。
在測試時屏幕上顯示的后向散射信號曲線有間斷或又出現一個小的反射峰現象,這種現象稱為幻峰;梅迨浅霈F在屏幕上的假象峰值,它是由于大菲涅爾反射而引起的二次反射,個別是由于菲涅爾反射點與測試距離范圍之間的關系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