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未確定是整合鐵塔,還是裝進基站等更多“內容”
一則“國家基站公司”將成立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報道稱,今后三大運營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國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維護工作也交給該公司。
南都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數月前,三大運營商高層及監(jiān)管部門已開始醞釀成立專門的“超級公司”,整合運營商鐵塔、基站等資源,統一運營管理。目前并未確定該公司是整合鐵塔,還是基站等更多“內容”要裝進該超級公司。但公司成立事宜基本敲定,最快3個月后掛牌。而南都記者獲得的消息顯示,“國家基站公司”只是目前一個概括的說法,公司另有名稱。
在站址資源日益枯竭的當下,打通三大運營商的站址資源有利于加速4G建設,節(jié)省資本支出。4月30日港股大跌,三大運營商港股卻逆市上揚, 中國聯通 (0762.HK)大漲5.872%, 中國電信 (0728.HK)漲3.1%,現存基站數最多的中國移動(0941.HK)微漲0.752%。
三大運營商鐵塔并入
南都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新公司的正式談判工作數月前已經開始,三大運營商均派出高層參與新公司籌建的溝通談判。據悉,新公司將由國資委直接管理、三大運營商共同持股,負責統籌現有鐵塔等資源的布局。原則上,今后三大運營商將不再自建基站,必須租用國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維護工作也交由該公司。
“三大運營商為了搶占市場、發(fā)展業(yè)務、實現各自的信號覆蓋,采取了跑馬圈地的方式建設基站!敝袊ㄐ欧⻊涨嗪9究偨浝磬嚂暂x援引相關數據指出,2G/3G時代,三大運營商基站建設總量為140多萬個,其中,中國移動70多萬個、中國聯通40多萬個、中國電信約30萬個。每個基站的成本平均約100萬元。
國家審計署發(fā)布的報告顯示,由于缺乏統籌規(guī)劃,重復投資問題突出,造成土地資源占用后的閑置浪費、電能消耗等不可估量的狀況,且網絡資源利用率普遍偏低、產生的效益極差。鄧曉輝指出,如果三大運營商聯合關閉1萬個基站,可減少的支出將超200億元,如果減少10萬個基站,運營商減少的開支將超2000億元,退還土地面積達數萬畝。
中國社會科學院規(guī)劃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向南都表示,成立國家基站公司的討論早在2012年便已經展開了,“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早有整合想法”。南都獲悉,未來,新公司會按照三大運營商4G網絡建設等需求新建鐵塔,而運營商的存量鐵塔等資源也將逐步裝進這家“超級公司”,并進一步優(yōu)化整合。
移動50萬4G基站共用?
顯然,站址越少的運營商將越受益于新公司成立后的鐵塔基站共享———為了獲得合適的站址,運營商除了土建成本外,還要在選址上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費用,而共享后進入的運營商則不必付出這些代價。這也是聯通、電信兩家運營商股價均逆勢大漲的重要原因———且不說2G/3G,中國移動建設了超過其他兩家總和的基站,最新的4G建設,中國移動今年計劃要建成超過50萬個4G的TD-LTE基站,一旦成立“超級公司”,這些資源都可以為電信和聯通所使用。
當然,中國電信和聯通也建設了諸多FDD-LTE基站,未來也可以為中國移動所用,中國移動(0941.HK)昨日也微漲0.752%。成立“超級公司”直接的好處是減少重復建設,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中國社會科學院規(guī)劃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認為,這一決策也許能實現集約資源、降低成本,但更大的可能是造成資源壟斷,使得電信資費提高,定價權歸基礎網絡公司所有,“上游的基站資源被壟斷,下游必然是資費提價”,而“網業(yè)分離”在國際上也沒有過成功案例。
也有評論指,三大運營商共同持股基站公司,那基站公司與三大運營商就有復雜的利益關聯,在網絡建設、資源分配、結算等方面,究竟聽哪個股東的也是問題。采寫:南都記者汪小星實習生蔡依馨
“超級公司”到底裝什么料?
南都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目前“超級公司”這個殼到底裝什么“料”,還在博弈談判中。是只裝入鐵塔資源,還是裝入基站甚至更多網絡資源還沒有最終確定。北京郵電大學博導舒華英和電信分析師付亮均指出,該公司其實應該叫做鐵塔公司,專門負責建設站址基礎設施,包括鐵塔、鐵桿、電源、管路、桿路的建設和出租,而不涉及裝入基站。
舒華英稱,由于目前三大運營商所采用的網絡制式、設備均有不同,如果是成立基站公司在建設時如何建設、如何進行網絡優(yōu)化維護這些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