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仍不堪回首,災難又降臨到了青海玉樹。那年剛聽到地震消息的時候,我拼命打身在成都的哥哥的手機,卻怎么都不通;辦公室電話好不容易通了,又無人接聽。直到哥哥主動打來報平安的電話,我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玉樹地震幾天之后,我也才輾轉得到消息,曾經看望過的玉樹孤兒院的師生們,僥幸都還安好。
越是到大災大難的時候,通信的重要性才越是彰顯出來。平時從來沒有覺得一個電話如此重要,關鍵的時候它可能就是一條生命線。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洗禮,通信運營商在玉樹地震后的反應快了許多,表現(xiàn)也更加可圈可點。聯(lián)通、移動相繼宣布,災區(qū)用戶欠費后不停機;電信則率先宣告搶通被地震破壞的通信線路。此外,三大運營商都采取了諸如電話尋親、短信捐贈等一系列措施,保障災區(qū)的通信生命線暢通,也在全國人民與災區(qū)之間搭起了一道寶貴的橋梁。
實際上,電信運營是國家高度壟斷的行業(yè),準入門檻很高,即使中國加入世貿之后,也絕不允許外資控股。也只有到了大的自然災難或者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通信的戰(zhàn)略地位才會顯現(xiàn)出來,國家高度壟斷的必要性與意義也才會凸顯出來。身為壟斷性國企,通信運營商在地震災害中,理應比普通企業(yè)更加不講得失地肩負起通信保障的重任,這也是我們所說的一種“普遍服務”。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經在汶川大地震中采取的通信保障措施,在這次玉樹地震中并沒有被采納或者未被提及。記得當時運營商曾經對汶川災區(qū)實行了一段時間的免費通話,這次在玉樹有沒有實行不知道,但至少沒有誰宣傳這一點。為了支持災區(qū)救援,聯(lián)通曾經對全國各地漫游至四川五個地震重災區(qū)的每個預付費用戶贈送200元的話費,結果,政策沒實行多久就發(fā)現(xiàn),北京等地有不少的商販組織了大批的手機卡跑到災區(qū)去開通,以騙取贈送話費,再拿回本地倒賣。中國商人真是太聰明了,沒有辦不到的,只怕想不到。也許是被“蛇”咬過,幾大運營商都不敢再貿然實行這樣“激進”的措施,抑或做了也不敢再大張旗鼓地宣傳了。
想2008年廣東冰災的時候,數(shù)十萬旅客滯留廣州火車站,移動、聯(lián)通也搞過類似的免費“空中充值”。后來有好幾個朋友都高興地說,有一天從火車站旁邊開車經過,沒想到手機就無端端地被送了10元的話費。通信基站沒有那么聰明,分辨不出誰是旅客誰是過客,但畢竟送出的金額不大,送錯幾個也無所謂。到了汶川地震,同樣的送話費就出了問題,真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蛘哒f,做點好事容易,但要讓好事不變成壞事,也未必那么容易。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