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調發(fā)布本土網民媒介行為調研報告
本報訊 ( 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國中調)六成以上網民網齡在5年以上,其中網齡5~10年的占比最大,近八成網民每天瀏覽網絡信息1小時以上……昨日,國家統(tǒng)計局中山調查隊發(fā)布了調研“網民媒介行為與網絡輿情”的相關報告。該報告隨機抽取了201位網民作為樣本,走訪兩個月完成。
在這個報告中,本土網民使用網絡的習慣、每天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一一有量化的呈現(xiàn),更反映了樣本網民對網絡的態(tài)度。值得關注的是,在以5~10年網齡為主要群體中,網民逐漸傾向于以網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和反映問題,其中 微博 、QQ、微信等三大渠道是網民最為青睞的曝光方式。
數(shù)據(jù):八成網民每天觸網一小時
數(shù)據(jù)顯示,六成以上網民網齡在5年以上。網齡5~10年的占比最大,達44.3%,10年以上占據(jù)近兩成。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手機為上網工具的占據(jù)了近八成的比例。市民每天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也相當多。數(shù)據(jù)顯示,近八成網民每天瀏覽網絡信息1小時以上,其中有一成的網民坦言每天瀏覽超過4個小時。
在生活中遇到問題需要反映時,越來越多的市民傾向于用網絡曝光問題。在可選擇的9種曝光渠道下,受訪者最青睞“放到自己的微博微信”和“放到QQ群并與網友討論”兩種,選擇這兩項的均超過一半以上,分別占54.5%和51.5%。排在第三位的是“上本地網絡問政平臺曝光”,占21.8%。
另外,超六成中山網民會把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轉發(fā)到微信、微博或QQ,但僅有近三成網民會對信息進行真實性核實。
趨勢:網絡問政平臺每月活躍500個話題
隨著網民數(shù)量的逐漸增加,觸網時間日漸加長,越來越多的市民也通過網絡的方式與政府相關部門打交道,并通過網絡公眾平臺反映問題。
據(jù)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統(tǒng)計,從2013年4月16日至2014年3月31日11個半月時間,網友在中山網絡問政平臺共發(fā)表話題5749個,平均每月網友發(fā)表話題約500個。
在調研了近200個受訪者意見之后,國中調相關調研人員建議,進一步完善網絡問政機制,明確職能部門責任及答復、處理問題時限,提高效率。確保網上有互動、網下有行動時,及時回應網友需求,同時加強對造謠傳謠,惡意攻擊他人、社會及國家,網絡侵權,網絡暴力等行為的監(jiān)督,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