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全球通訊業(yè)是否真正向好變化,只看華為未必準確,它的規(guī)模與被人推崇的高度,可能掩蓋著全球基本面,它在北美等地不吃香;看小米也未必合理,專利缺乏且出貨過度集中在本土,掩蓋著行業(yè)的技術支撐以及更多海外市場的變化。
我覺得中興通訊更合適。你可能會說,中興規(guī)模遠不如業(yè)務類似的華為,手機出貨又趕不上小米,憑啥呢?
我要說,正是在規(guī)模與出貨的簡單對比之下,隱藏著中興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家容易為人忽視的公司,過去它給人的印象是穩(wěn)重有余、活潑不足,總覺得差一口氣。當2012年、2013年陷入財務困境時,一些人認為它很難走出危機。
但若你注意到它的2014年年報,再回顧過往一年,你會發(fā)覺,截至目前,中興已一掃陰霾,成為一家在技術、產品、生態(tài)、營銷、全球化布局等方面最均衡的中國公司。
讓我們看一眼年報數(shù)據(jù):營收同比增8.3%至814.7億,凈利同比增94%至26.3億元。
事實上,這組數(shù)據(jù)不足以反映中興過去一年真實成長。要知道2012年中興巨虧28億,2013年雖盈利13億,但主要靠出售資產與補貼。若比較主業(yè)務表現(xiàn),2014年的中興,營收雖未爆發(fā)性增長,但利潤表現(xiàn)同比粗略計算,幾乎就是兩倍。這與中興2014年戰(zhàn)略定位帶來的結構變化深有關聯(lián)?梢赃@么說,中興已徹底走出陰霾,走向強勁獲利軌道。
讓我們看看它為何更能作為標桿企業(yè)觀察全球動向。
是的,中興整體營收規(guī)模遠不及華為。但截至目前,中興全球化布局的均衡性,卻明顯高于華為。無論設備還是移動終端,華為在北美至今沒多少斬獲。
當任正非抱怨美國政府不公時,中興卻成了美國市占最高的中國手機廠商。Strategy Analytics數(shù)據(jù)顯示,中興目前位居美國手機市場前4。2014年Q3市占近8%,出貨同比增40%。此外,中興在美預付費手機市銷量排名第二,市占達19.4%,已成功進入后付費市場。
還有更多:中興印尼LTE智能機銷量第一,中興印度4G設備市占第一;中興俄羅斯與運營商建立戰(zhàn)略合作,鋪設10000多家零售店;連續(xù)4年成日本移動熱點UFI市占增長最快品牌;澳洲電訊預付費和后付費市占分別為第一和第三名。此外,中東智能設備在中東、非洲的出貨同比年增400%,拉美同比增580%。
財報顯示,2014年,中興終端全球出貨約1億部,其中智能機為4800萬部,約占移動設備收入的70%,其中60%都是4G智能機,海外發(fā)貨占比超過50%。
不要說華為、小米,即便拉入蘋果與三星,中興智能手機全球的布局,均衡度毫不遜色。
成績背后,有品牌營銷推進效應。2014年,中興贊助了尼克斯、休斯頓火箭和金州勇士3支NBA球隊,并在紐約麥迪遜廣場刊登巨幅廣告。但它更有技術支撐。2014年7月,中興在加拿大渥太華設立手機研發(fā)中心,強化投入。隨后引入黑莓三個核心研發(fā)團隊,側重設計、安全及語音交互,成為2014年中興手機成長的基礎。
這成績背后隱含太多復雜博弈。要知道,中興在北美面臨的阻力,不比華為少。主流市場的突破,意味著中興已占據(jù)全球品牌高地與技術橋頭堡,經過這個全球最苛刻的市場考驗后,再去輻射其他區(qū)域,反哺中國市場,成本會大幅降低。這種攻堅帶來的全球化均衡布局,正是中興相對華為等本土手機企業(yè)最明顯的優(yōu)勢。
如果海外主流市場發(fā)不出聲音,確實難以稱得上真正的國際化企業(yè)。當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時,總會變相積累風險。
這也得益于中興許久以來的國際化戰(zhàn)略,尤其是去年提出的“全球+”布局!叭颉敝钢信d全球化發(fā)展,“+”指全球各區(qū)域差異化布局。中興手機業(yè)務出貨重心在海外,每次關鍵轉型,基本都由海外返程,產品引爆市場。前不久MWC上,我看到,中興星星2號等系列產品已成全球消費者矚目焦點。
這一現(xiàn)實,對華為之外的中國其他手機品牌同樣提出考驗。小米自然也無法繞過。它的出貨明顯高于中興,但全球化布局才起步。截至目前,小米手機在美、歐、日韓基本沒有布局,主要在東南亞、印度等地有所落地。小米出貨集中在中國大陸,它創(chuàng)造了品牌效應,也累積著出海壓力。
小米一直布局海外,但一出門就不利:在印度遭愛立信專利阻擊。不但落地受阻,品牌形象也遭到矮化。小米現(xiàn)金流好,不愁專利費,但是,一旦持續(xù)付費就會形成依賴,縱容阻擊者。小米急須消除這重風險,事實上,2014年傳聞說多家本地企業(yè)都對它發(fā)出警告。
中興不但海外布局均衡,專利布局更是相當完善。聯(lián)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幾日前公布了一份報告。中興以2179項名列去年全球通訊業(yè)第三,僅次于高通。截至目前,中興全球專利已超6萬件,連續(xù)5年位列申請量全球前三。
專利儲備為中興終端灌注了技術氣質,增強了信任。當中國許多品牌拼價格、配置時,中興開始集成原始創(chuàng)新。2014年的“智慧語音戰(zhàn)略”,成了年度最大技術秀與終端營銷秀。
連獲大獎的星星2號手機并非智慧語音全部。后者其實已經是一個平臺,帶有生態(tài)思維。去年,中興推出語音戰(zhàn)略時,曾聯(lián)合Nuance、Audience等全球頂級語音企業(yè)成立“智慧語音聯(lián)盟”。去年8月中興提出“十防手機”安全理念,推出首款安全手機,并聯(lián)合阿里、騰訊等巨頭成立首個安全聯(lián)盟,希望打造一個安全終端生態(tài)系統(tǒng)。
中興人士坦陳,公司手機出貨距離前幾大仍有差距,中國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在“全球+”戰(zhàn)略下,2015年,期望擴大中、美、亞太和歐洲市占,這三大區(qū)域移動設備營收能占整體80%。2015年,智能手機出貨目標為6000萬部,重點銷售價格250美元及以上機型。
2014年,中興重新做了品牌定位,強化了B2C轉型,針對不同市場追求不同機遇。過去兩季,中興手機品牌推廣形式已擺脫僵化,一貫西裝革履的掌門曾學忠都穿上了牛仔褲。
中興2012至2013年的陰霾已經一掃而光。它的2014年戰(zhàn)略成效,已體現(xiàn)在資本市場。去年4月至今,中興股價已翻倍。大概受到2014年報鼓舞,中興宣布了新的分紅政策,每10股派發(fā)2.0元現(xiàn)金,同時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2股?雌饋,在技術、產品、生產、營銷做好儲備后,這家中國公司已消除了不確定性,有望以新一個財季刺激中國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