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網(wǎng)】日前,滴滴代駕百日業(yè)績發(fā)布,很重要的一條是,注冊司機達到了150萬,從最初一上線就號稱100萬注冊司機,然后120萬,現(xiàn)在是150萬。但,請問滴滴代駕,注冊司機又是什么概念?所有專車和順風車主也都被算進去了吧。還是說說每天你真實的代駕司機上線數(shù)量吧。
為什么不直接說自己平臺的真實代駕司機,以及上線的代駕司機數(shù)量,而是轉(zhuǎn)來拐去的搞什么注冊司機數(shù)量?因為這個消費者和公眾看不懂。
但實際的體驗卻是,打開滴滴代駕的APP,顯示在附近的司機什么時候都是100人以上。然而如果你真正地叫滴滴代駕,顯示這么多司機,事實卻可能無人接單,有的接單是十萬八千里,讓你等一刻鐘甚至半小時。
事實是,滴滴代駕招不來代駕司機——后者比順風車、專車要求的水平,以及風險承擔能力更強。就讓很多第三方公司以勞務的形式派遣司機。結(jié)果,在人頭計費的模式之下,第三方公司往往取消門檻,讓很多只有一年駕齡,甚至剛拿到駕照的司機代駕,安全及服務狀況堪憂。
另外,如果滴滴代駕真的有150萬司機,那要養(yǎng)活這150萬的司機,這得要多少錢啊,即使一個人一天補100元,就是1.5億。要養(yǎng)活他們,一個月一個司機4000元,這是60個億。中國代駕市場,目前有這么大嗎?
吹牛皮不負責,無底線,雖然一時可能迷惑公眾。但在事實面前,最終會穿幫,最后自己也會被打臉。因為事實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和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