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毅:“攜號轉網”已失去意義

(廈門智者恒通管理顧問機構總監(jiān) 吳勇毅)“攜號轉網”呼吁已久,但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中移動高層最近表示,目前已陸續(xù)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試點“攜號轉網”,這被不少媒體解讀為要推行全國性的“攜號轉網”的前兆。

攜號轉網從2010年起便開始試點,但是效果卻很不理想,直到今天工信部才批準了5個省市試點,然而6年過去了,“攜號轉網”看似姍姍而來卻不來,消費者的手機號依舊被“捆綁”住。

“攜號轉網”遭受冷遇的主要原因還是在運營商身上。運營商為避免肥水外流,通過技術手段人為設置各種門檻,阻止用戶攜出。網上曾經流傳一個吐槽:要成功“攜號轉網”需要30多個程序。而對用戶來說,一旦匆忙“攜號轉網”,綁定的銀行、微信、支付寶、滴滴打車等信息,可能會全部癱瘓,讓人“傷不起”。

筆者認為,“攜號轉網”是十年前有效解決市場競爭的辦法,如今價值已經不大。時下用戶通過雙卡雙待、呼叫轉移等技術方法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xiàn)了“攜號轉網”。

對于消費者來說,“攜號轉網”的主要原因是某運營商的套餐價格、服務水平、網絡質量不如其他運營商,想要換換試試。但目前三大運營商均設置了不同的套餐選擇,價格上差別越來越小,網絡質量和服務水平相互間不分伯仲,用戶攜號轉網的實際需求已在不斷降低。

而“攜號轉網”對現(xiàn)有運營商的市場分配格局影響亦不大了,甚至說幾無影響。因為目前市場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充分選擇,只有極少數(shù)需要攜號轉網、保留號碼的需求。更有甚者認為,攜號轉網實則浪費了重大社會資源,只滿足極少數(shù)人需要,應暫停此項業(yè)務。

“攜號轉網”是一個重大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它與各行各業(yè)關系密切,已不是簡簡單單一個通信行業(yè)內部的事情,這需要跨行業(yè)跨部門的大力協(xié)調,沒有強力的政府監(jiān)管,沒有特殊監(jiān)管政策,很難靠自由市場競爭達到目的。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