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在于經濟效益
在廣電看來,目前已經基本實現較高入戶率的有線廣電網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三網融合。
杜百川引用2008年3月份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指出,目前74.9%的網民居住在城鎮(zhèn),城鎮(zhèn)居民互聯網的普及率為27.3%,農村僅7.1%,農村非網民中有53.3%的人不上網的原因是不懂電腦或者網絡,23.1%的人不上網的原因是沒有上網資本。
以廣電在遼寧農村的試點為例,“后來改成有線電視,是因為電腦在農村仍然沒有很多人會用,所以最后采用有線電視加裝機頂盒的辦法! 杜百川說。
杜百川認為,三網融合在技術層面的融合早已經開始,比如無論是互聯網還是電信網,其實現的技術基礎都是IP,實現方式為寬帶接入,電話加上調試器可以實現寬帶接入,有線電視網加上調節(jié)器也可以實現寬帶接入,因此,有線電視數字化是廣電推廣三網融合的技術。
中廣衛(wèi)星移動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朝暉表示,推動三網融合的根本在于經濟效益,而不是技術本身。“如果把光纖鋪到十家,但最終只有兩家買單,相當于兩家用戶承擔了八家的成本,這樣的三網融合不能算成功,因此三網融合要跟著市場走,跟著資金回報率走,否則就算實現了三網融合,也不是當初所想的樣子!
業(yè)內人士認為,三網融合的本質在于業(yè)務和終端的融合,而非網絡層面的融合,特別是希望以一種網絡取代另一種網絡的想法是完全不現實的。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侯自強指出,未來的三網融合是內容和業(yè)務的融合以及終端的融合,但各種網絡有不同的優(yōu)勢,有技術的優(yōu)勢,也有歸屬的優(yōu)勢,網絡的多樣性會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