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委會上月受理投訴環(huán)比增7.03%,挽回損失近87萬元
南方日報訊 (記者 張瑋 實習生 廖少敏 通訊員 李紅 郭敏華) 上月深圳市民關于手機的投訴高居榜首,總投訴量達到137宗,即平均每天受理4宗以上。記者昨日從深圳市消委會公布的最新全市投訴情況報告上獲悉,上月市區(qū)兩級消委會的受理消費者投訴比8月增長了7.03%,為消費者挽回損失近87萬元。在所有投訴中,手機類商品位居投訴榜之首。
據市消委會統計,上月消費者的投訴問題主要以服務類和家用電子電器類為主,質量問題則占到投訴一半以上。其中,手機投訴高達137宗,占總投訴量的16.67%,位居各類單項商品投訴首位!跋M者反映手機質量不合格,如信號不穩(wěn)定、自動關機、相數清晰度差等問題較為普遍。而經銷商規(guī)避‘三包’責任,設置退換貨障礙,甚至不返還送修手機是引起手機投訴的另一主要原因。”
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在調查中還發(fā)現,出現了有銷售商涉嫌非法銷售非信息產業(yè)部核準的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手機。上月食品類投訴也較此前出現大幅增長,因“食品變質、過期而導致消費者食用出現身體不適,而經營者不承擔相應的責任”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原因。
此外,通信服務、互聯網投訴問題也較為突出。其中,在59宗的互聯網投訴中,網絡質量投訴21宗,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寬帶收費和上網質量方面;網上購物投訴有18宗,投訴問題集中在質量存在瑕疵、誘騙消費者支付其他費用、收取貨款后不發(fā)貨等方面。
- ←←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 版權申明:部分文章轉載或來源于投稿,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
- 上篇文章:數字電視產業(yè)陷入盈利難尷尬
- 下篇文章:全球通用手機充電器將出爐
- 技術 國產手機 通信 北京 小基站 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