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單侵犯公民信息安全案昨日在珠海宣判。
記者從廣東高院獲悉,珠海市香洲區(qū)人民法院日前以詐騙罪判處邵國松、王劍波、黃燕萬等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到11年不等,并處罰金4萬到15萬元不等;而被告人周建平則因向上述被告人非法出售個人信息資料被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周建平是2009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針對《刑法修正案(七)》而公布施行的《罪名補充規(guī)定(四)》后,國內(nèi)被法院以侵犯個人信息安全的新罪名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一人。
案情還原
作案5起獲利83萬元
還冒充恩平市委書記、佛山市紀委書記等進行詐騙
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08年11月,周建平在廣州市海珠區(qū)昌崗中路成立了廣州市華探調(diào)查有限公司,違反規(guī)定,非法獲取他人電話清單、手機清單和人員資料。同年12月,林桂余來到其公司要求周建平向該詐騙團伙提供14位領導的電話號碼及通話清單。周建平通過林海棠和網(wǎng)友“皇家大衛(wèi)”(均另案處理)非法購買了電話清單,并以每份1200元或1500元不等價格先后向林桂余出售了14份電話清單。僅這一轉手,周建平就從中獲利1.6萬元。
根據(jù)周建平提供的電話清單,2009年2月2日,李斌海、林桂余、黃燕萬、邵國松伙同他人冒充珠海市霍副市長,騙得其親友馬某5萬元。
而邵國松等人還從其他途徑非法獲取他人信息,有分有合先后瘋狂進行電話詐騙。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19日,邵國松、王劍波、黃燕萬、李斌海、林桂余、邵金華、黃曉萬等七人共先后作案5起,分別冒充恩平市委書記、深圳市寶安區(qū)消防中隊隊長、佛山市紀委書記等,以急用為由對其親友進行電話詐騙,共非法斂財83萬元。
2009年2月到3月期間,八被告人先后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法院審理認為,邵國松等七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法院根據(jù)被告人參與詐騙的次數(shù)和數(shù)額依法作出判決;被告人周建平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該行為已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
宣判后,各被告人均未提起上訴,該案已于2009年12月14日生效。
流程解析
被騙者接到電話后 不好意思回撥核實
廣東省高院相關人士亦表示:目前利用非法獲得的個人信息實施電話詐騙案件多發(fā)。這種信息的獲得路徑是怎么樣的呢?這起詐騙案件提供了一個個人信息“購買”的清晰路徑圖:
第1步:通過網(wǎng)絡購買
獲領導通訊錄
為了購買“廣東省政府官員”通訊錄,黃燕萬、黃曉萬通過網(wǎng)上搜索引擎獲取了賣家的聯(lián)系電話,以2400元購買到領導通訊錄及其通話清單。通過這樣手段先后獲得了19份領導名單及通話清單,而被告人周建平與上述詐騙團伙的林桂平之所以能接上頭靠的也是網(wǎng)絡搜索引擎。
第2步:請客吃飯為名
核實領導身份
買來的通訊錄如何探明真?zhèn)危_定冒充對象這是第二步。
李斌海獲取通訊錄后指示邵國松、王劍波等人利用預先購買好的多部手機和電話充值卡以電話請吃飯的方式撥通號碼,核實領導的身份。
第3步:借用操作平臺
實施變號顯示
如何能將被害人手機的來電顯示為冒充對象的號碼呢?
本案詐騙集團使用的手機變號軟件,是一個操作平臺,只要使用平臺所有人提供的賬號和密碼,通過充值電話撥打平臺號碼,對方收線后會自動回撥,這時再輸入選定的冒充對像的電話號碼就可以變號使用,而這種軟件的獲得也是通過網(wǎng)絡搜索功能。
第4步:按清單打電話
謊稱急需用錢
通過安排人員根據(jù)電話清單逐一打電話行騙,一般是冒充領導的身份謊稱有事急用,讓對方匯款至指定賬戶。
這些電話為什么能夠讓人上當受騙?一個總的特征,就是電話那頭的詐騙犯能真真假假講出當事人的個人情況來,從而讓當事人受到震動,以為真發(fā)生了什么事而自己不知情或者真是自己的熟人有求于自己;再者,犯罪分子還利用改號軟件,任意把電話顯示為領導電話或者政法機關辦案電話,讓當事人在極度震動的時刻,無法核實情況。一度震動再加上狠狠一腳,最終讓當事人上當受騙。
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是———記者發(fā)現(xiàn),被害人接到顯示為領導來電的通話后不好意思或沒有回撥核實。
采寫:本報記者 劉中元 通訊員 林勁標 劉天然
- ←←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 版權申明:部分文章轉載或來源于投稿,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
- 上篇文章:華為發(fā)布最美成績單:去年銷售收入215億美元
- 下篇文章:三大運營商3G新年比拼白熱化
- 電信 網(wǎng)絡測試 解決方案 網(wǎng)絡 聯(lián)通 北京時間